设计思维引导下的城乡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3
/ 2

设计思维引导下的城乡规划

张洋

泗阳县创意镇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资源配置,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当前快速城市化和农村发展的背景下,城乡规划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传统的城乡规划方法往往注重技术和经济因素,忽视了用户需求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传统城乡规划方法的局限性,提高规划的创新性和可行性,为城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设计思维;引导;城乡规划

1设计思维的基本原理

1.1 设计思维的概念

设计思维是由Herbert A. Simon等人提出的,旨在解决复杂问题和创造新颖解决方案的思考方式。设计思维强调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关注用户需求和体验,以人为本。它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2 设计思维的原则

设计思维有一些基本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2.1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思维强调关注用户需求和体验,将用户放在设计的核心位置。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设计思维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1.2.2多元思考:设计思维鼓励多元化的思考方式,即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来审视问题。通过多元思考,可以发现问题的不同方面,寻找更多的可能性和解决方案。

1.2.3迭代循环:设计思维采用迭代循环的方式进行问题解决。通过不断地尝试、反思和改进,可以逐步优化解决方案,实现更好的创新和改进。

1.2.4系统思维:设计思维注重整体和系统性的思考。它将问题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关注问题与环境、人与物的相互关系,以及问题解决方案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1.3 设计思维的方法

设计思维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3.1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是设计思维的重要环节,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期望和行为,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用户研究的方法包括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可以帮助设计者获取用户的真实反馈和需求。

1.3.2 故事板

故事板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用于展示用户的使用场景和体验过程。通过制作故事板,设计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1.3.3 原型制作

原型制作是设计思维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制作初步的产品原型,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和验证解决方案。原型可以是纸质的手绘图,也可以是数字化的交互原型,可以帮助设计者和用户更好地沟通和协作。

2城乡规划的特点

2.1 城乡规划的背景

城乡规划的背景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现实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面临的挑战包括城市扩张带来的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而农村则面临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业问题。因此,城乡规划的背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性的规划措施,促进城乡发展的协调和可持续性。

2.2 城乡规划的目标

城乡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城乡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互动和资源共享,实现城乡要素的有机流动和优化配置。具体而言,城乡规划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优化城乡空间布局。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和乡村的空间布局,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有序发展和协调发展。例如,合理规划城市边界,避免城市扩张过快,减少农用地的占用;同时,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2.2.2促进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融合。通过加强城市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和合作,实现城乡经济的有机衔接和共同发展。例如,发展农村产业,推动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引导城市产业向农村转移,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的互利共赢。

2.2.3保护和改善城乡环境。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护城市与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提高城乡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例如,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推动农村环境保护,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2.3城乡规划的挑战

城乡规划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3.1不平衡发展的压力。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区差异,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如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都会对农村产生影响,而农村也面临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业问题。因此,在城乡规划中需要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2.3.2资源配置的难题。城乡规划需要合理配置城乡之间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金等。然而,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的挑战。因此,城乡规划需要解决资源配置的难题,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享。

2.3.3规划实施的难度。城乡规划需要将规划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协调合作。然而,由于利益冲突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规划实施面临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城乡规划中需要加强规划实施的能力和机制建设,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3基于设计思维的城乡规划方法

3.1 问题定义

在城乡规划过程中,问题定义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准确定义问题,可以明确规划的目标和范围,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问题定义的关键是对城乡规划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同时,问题定义还需要考虑相关利益方的需求和期望,以确保规划结果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在进行问题定义时,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如SWOT分析(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和PESTEL分析(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Legal)。这些分析方法可以帮助规划者全面了解城乡规划中的各种因素和影响,从而更好地定义问题。

3.2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基于问题定义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需求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规划的目标和具体要求,为后续的创意生成提供指导。需求分析的关键是深入了解城乡规划的各种需求,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同时,需求分析还需要考虑不同利益方的需求和冲突,以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如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案例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规划者获取各种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把握需求。

3.3创意生成

创意生成是基于问题定义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创意生成,可以产生各种可能的规划方案,为后续的方案评估提供选择。创意生成的关键是鼓励创新和多样性,尽可能地涵盖各种可能性,并考虑不同利益方的需求。

在进行创意生成时,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如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和场景模拟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规划者激发创造力,产生更多的创意。

4.4 方案评估

方案评估是基于创意生成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方案评估,可以对各种可能的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选择最佳的方案。方案评估的关键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利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在进行方案评估时,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多标准决策分析和风险评估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规划者对各种方案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

结束语

基于设计思维的城乡规划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效果。它可以有效引导城乡规划过程,提高规划的创新性和可行性。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设计思维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如如何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如何与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等。因此,我们建议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这一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城乡规划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基于创新性能力培养的建筑规划设计教学[J]. 王禹.住宅与房地产,2019(31)

[2] 新型城镇化时期城乡规划学专业开放式课程教学思考——以建筑设计课程为例[J]. 覃永晖.中国市场,2017(30)

[3] SPSS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以城市公园使用者调查为例[J]. 曹琦;师满江.现代职业教育,2019(35)

[4] 城乡规划学“认知-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初探——以本科阶段的教学探索为例[J]. 吴晓;王承慧;高源.城市规划,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