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策略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2
/ 3

基于“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策略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段红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黄冈  438002)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策略下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通过深入研究思政与专业知识的融合,本研究旨在明确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原则,并解决可能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明确思政元素内涵标准、深化融合与建立评价体系的策略,以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思政教育;专业融通;课程挖掘;元素;评价体系

基金项目: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融通育人机制研究(编号:2022C2041117)

高职课程思政背景下“思政元素”开发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JYJZWGGK2023A-35)

引言:在高等教育领域,思政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往往被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缺乏有机的融合。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许多教育机构开始探索“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的策略,即在专业课程中挖掘和融合思政元素,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互渗透。

一、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的理论基础

在高等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往往被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存在着割裂和脱节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许多教育机构开始探索“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的策略,即在专业课程中挖掘和融合思政元素,使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互渗透。

这一策略的理论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当代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等。思政教育恰恰涵盖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而专业课程则是培养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可以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1]。当前,知识的交叉和综合性越来越重要。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可以促进跨学科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这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力和综合能力的人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思政教育强调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专业课程通常涉及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教育整合是一种教育改革的趋势,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领域知识的交流和整合。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正是教育整合的一种具体实践,有助于创造更具活力和创新性的教育环境。综上所述,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的理论基础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理念、跨学科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以及教育整合等方面。这些理论支持了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可能性。

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原则

(一)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时,应注重内外融合

内部融合意味着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以避免产生割裂感。外部融合则强调与社会实际和行业需求的连接,确保教学内容具有实际应用性。

(二)思政元素的融入应该具有渗透性

思政元素的融入不仅仅是单纯地添加一些内容,而是将思政理念和价值观渗透到整个课程中。这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的能力,能够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不同专业领域和课程特点各异,因此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和课程设计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而不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讨论。学生应该被视为课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他们的观点和反馈应该被纳入课程设计和改进的过程中。

(三)建立适当的评价机制,以确保思政元素的融入得到有效衡量

评价不仅应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应考虑学生对思政理念和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反馈机制可以帮助不断改进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应该具有可持续性。这意味着这一策略不仅仅是一时的举措,而应该纳入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中。学校和教育机构需要为教师提供培训和支持,以确保思政元素的持续融入[2]

三、课程思政元素挖掘面临的问题

(一)思政元素识别不清

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时,首要问题是思政元素的识别和明晰化。有时教师和课程设计者可能难以准确确定哪些元素属于思政领域,尤其是在专业课程中。缺乏清晰的标准和指南可能导致思政元素的遗漏或混淆,从而影响到融合的有效性。

(二)思政元素融入不深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然而,有些教师可能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支持,导致思政元素融入不够深入。这可能表现为简单地添加一些思政内容,而未能将其有机融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中,从而无法实现思政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三)思政元素评价不明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后,如何对学生的思政能力和素养进行评价成为一个挑战。传统的评价方法可能难以捕捉到思政元素的体现,因为它们通常更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测量。因此,思政元素的评价体系需要更加明确和全面,包括对学生对思政理念的理解、应用和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的评估。

四、“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策略

(一)明确思政元素内涵标准

思政元素的明确定义应该包括对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的简明描述。这个定义应该能够适用于不同专业领域,并具有通用性,以确保广泛的适用性。例如,思政元素的定义可以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素养、道德观念等核心特征。这个定义不仅有助于教育机构内部的一致性理解,还可以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清晰的认知。思政元素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或领域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例如,可以将思政元素分为道德维度、社会责任维度、政治觉悟维度等。每个维度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具体的要素,以帮助教师和课程设计者更好地理解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入不同的专业课程中。对于每个思政元素,应该明确具体的要求和表现,以便能够量化和评估学生在这些元素上的表现。例如,对于社会责任维度,具体要求可以包括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小时数、参与社会问题讨论的频率、参与公益活动的贡献等。这些要求应该具体到足够详细的程度,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理解和操作。评价标准是确保思政元素有效评估的关键。这些标准可以包括明确定义的评估指标、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例如,对于道德维度,评价标准可以包括学生在决策中的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的合理性等。建立这些标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了解思政元素的具体期望,也有助于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在明确思政元素内涵标准时,应该广泛邀请教师、专家、学生和利益相关者参与讨论和制定。多方讨论可以帮助确保标准的全面性和合理性,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此外,多方讨论还可以增强标准的合法性和可接受性,促进共识的形成。

(二)深化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思政与专业融通的关键一步。在课程大纲中,应当明确定义如何引入思政元素,包括何时、何地以及如何融入到课程中。例如,在工程课程中,可以明确规划道德讨论的时间,指定哪些课程模块需要考虑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容易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中,确保学生接触到这些重要概念。跨学科合作是促进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的有效途径。不同领域的教师可以共同设计课程,将各自领域的知识和理念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学习体验。例如,社会科学教师和工程师可以共同策划一个项目研究,讨论科技发展对社会和道德的影响。这种合作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鼓励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研究和实际应用是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和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思政元素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例如,在医学课程中,学生可以研究道德决策案例,探讨医疗道德的原则和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这种实际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决策能力,将道德观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引导性讨论和辩论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决策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提出具有争议性的道德和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和辩论赛,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道德问题,理解各种观点的优缺点,并形成自己的立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道德挑战。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和社会参与活动是将思政元素付诸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或实地考察,学生可以将所学的道德和社会责任观念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例如,学生参与环保项目可以深刻体验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出对社会责任的认知。这种实践体验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教师在融合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提供教师培训和支持至关重要。培训可以包括道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如何在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同时,为教师提供教材和资源,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设计和实施相关教学活动。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确保思政元素融合的关键因素。为了评估学生在思政元素方面的表现,评价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评价可以包括学生的作品、项目报告、道德决策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重要的是确保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反映学生在道德和社会责任方面的能力和发展。通过不断改进评价方法,可以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思政元素的学习和实践,同时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进展。

(三)建立思政元素的评价体系

首先,明确评价的目标和期望结果。确定希望学生达到的思政元素的具体表现和水平。这些目标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年级进行调整,但应保持明确和具体。基于明确的目标,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以便能够衡量学生在思政元素方面的表现。评价标准应包括不同维度的要求,以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例如,可以制定与道德决策、社会责任、公民素养等相关的评价标准。选择与评价目标和标准相符的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可以包括考试、作业、项目报告、案例研究、讨论参与、实际项目成果等。多样化的评估方法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表现。确定评估的时机,以便适时监测学生的进展。评估可以分为形ative(课程中期的反馈性评估)和summative(课程结束时的总结性评估)两种类型。形ative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前发现问题并改进表现。建立反馈和改进机制,确保学生获得及时的反馈,并有机会改进他们的表现。教师可以提供详细的评估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改进空间,并与学生一起制定改进计划。评价体系应具有持续改进的机制。教育机构和教师应定期审查和调整评价标准和方法,以确保它们与时俱进,反映最新的道德和社会责任观念。鼓励学生参与评价体系的制定和改进过程。他们的反馈和意见可以帮助教育机构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并提高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4]

五、未来展望

未来,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将更加强调跨学科融合。教育机构将鼓励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合作,设计具有多领域特色的课程,以更好地满足复杂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挑战。跨学科团队将推动新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领域,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课程。技术的发展将为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提供更多可能性。虚拟现实、在线协作工具、智能教育平台等将被用于创造更丰富和互动的学习体验。教育机构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模拟道德决策情境,促进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将更加强调全球化视野。学生将与国际合作伙伴一起解决全球性的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全球性思政元素的培养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跨国企业和国际挑战。未来,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将更加注重培养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业人才。学生将被鼓励参与社会创新项目、社区服务和可持续发展倡议,将道德和社会责任观念付诸实践,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贡献。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不仅局限于学生时期,还将强调终身学习。专业人才需要不断更新道德和社会责任观念,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技术环境。因此,教育机构将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帮助专业人才保持敏锐的道德洞察力[5]

结语

未来,思政与专业融通互构将继续演化和发展,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社会影响力和终身学习精神的专业人才提供更多机会。教育机构、教师和学生将共同努力,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思政与专业的融通互构不仅是教育的未来,也是社会的未来,我们期待着在这个过程中取得更多的成就和突破。

参考文献

[1]贾宏飞.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审思[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03):32-36.

[2]姜斌.“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26):148-151.

[3]张文静.教学改革视角下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困境与突破探微[J].成才之路,2023(26):33-36.

[4]袁玉芹.基于协同论视角的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26):25-28.

[5]何丹,叶杨翔.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岗课赛证融通协同育人的逻辑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08):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