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这些常识“药”知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22
/ 2

安全用药,这些常识“药”知道

张爱雯

巴中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巴中 636000

    安全用药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才能够对症下药。下面从树立正确用药观念、遵医嘱用药、不直接吞服药物、不简单餐后服药、按照说明书服药、不得随意添减药物、选好非处方药物。

1、树立正确用药观念

    要想确保用药安全,应改变用药观念。部分患者认为注射药物要比口服用药好,实际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无论哪一种用药,都对身体有一定损害。尤其部分患者一旦生病,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或者注射抗生素,无疑是错误用药,极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甚至还会产生抗药性,使得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应树立正确用药观念,不得擅自盲目选药。根据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由于乱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导致住院,其中约20万人由于用药不当而死亡[1]。如:肚子痛是日常生活常见症状,是否用药呢?是用止泻药、消炎药还是止痛药呢。导致肚子痛的原因有较多,若不去看医生,盲目自选药物治疗,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药源性疾病。有的患者认为自己情况与他人相似,用药也一样。但实际上,即使疾病相同,但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或者不同因素所诱发的疾病,其用药也会不同。如感冒就分较多类型,有风热型、风寒型及流行性感冒等,对此,应树立正确用药观念,遵医用药。

2、遵医嘱用药

    当身体不舒服时,应及时来院就诊看病。在就诊时,应向医生讲清楚,自己的症状,当前正在服用的药品,曾经对哪些药品过敏,并向患者说清是否备孕还是正在怀孕期、哺乳期。向医生讲明既往病史后,便于临床医生针对性地选择药物。若患者反馈自身有糖尿病,则医生开具药物时,则会避开含糖较高的药品;若合并有高血压,则嘱咐患者低钠盐饮食,在开具药物时应避开含钠药品。若患者合并有肾病、肝病等,其用药更应慎重选择。由于药品大多需要经过肾脏、肝脏代谢,当生病后,这些机能则会下降,药品并不会完全代谢,若服药不当,则会加重肝脏、肾脏负担,加重病情。

3、不直接吞服药物

    多数患者认为只要药物不苦,直接吞了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喝水。甚至部分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要勇敢,不用水也能够服下药物。但这种服药观念是错误的。在服药时,需要水送服,并不是由于药物苦涩,而是为了确保药物疗效,要准确把控水量。水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直接影响药物服用效果,最终影响治疗效果。如:常见的口服药物有胶囊型的,由于胶囊的外壁是胶质,一旦遇水则会变得软黏。若没有充足的水服用,胶囊则会粘贴在食道管壁上,引起食道管壁的溃疡。要想保证胶囊效果,至少饮用300ml的水,才能够化解胶囊。一旦饮水过少,药物难以溶解,不利于胃肠道药物吸收,甚至由于药物浓度过高而刺激胃黏膜,发生胃溃疡疾病。

4、不简单餐后服药

    多数患者在服药时,往往形成了固定思维,认为药物都应在餐后服用,导致服用药物后无法取得显著疗效,进而耽误了疾病治疗效果。但实际上,有些药物是需要餐前服用的,有的药物是需要在餐后服用的。并不是所有药物都需要在餐后服用,只要不是空腹,并且到了服药时间,就可服用药物。有的药物上写着“一日三次,餐后服用”,导致患者认为该药物则是在每日三餐后服用。一般情况下,将一日二十四小时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每8个小时服用一次,只要不要空腹,过了8小时就可服用药物。设定间隔8个小时是为了确保血压中的药物并不会过高,避免伤害身体。

5、按照说明书服药

    当儿童生病时,家长极为小心。部分家长害怕药物会卡住孩子的食道,将药物掰碎或是放到水中溶解后再让孩子服用。但这种方法容易影响临床药物疗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举个简单的例子: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掰碎后,由于没有糖衣保护,药物难以完全抵达到肠道,容易在食道或者胃部溶解,无法发挥该药物作用,甚至刺激胃肠道,发生胃病。

6、不得随意添减药物

    药物剂量直接关系到药物使用疗效,药物说明书上的剂量都是经过临床反复试验才得到的合理剂量,保证了临床药效的同时,也确保了用药安全性。若盲目地增减药物,不仅会增加药物疗效,而且还会发生不良反应。就拿感冒药物与退烧药物来讲,两类药物都存在天花板效应,药物内含有的解热镇痛成分剂量摄入一定程度后,即使再加入药量,都难以提高解热镇痛效果。这就需要临床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来用药,其每日服用剂量不得超出说明书中固定剂量。同时不应叠加服用中成药及西药,如感冒了,临床常用的中成药有连花清瘟颗粒及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金花清感颗粒、小柴胡颗粒,这些中成药自身有退热功效。当服用此类中成药后,不得再服用布洛芬或者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物。一般情况下,中成药都含有相同的成分,若同时服用,则会导致药物摄入量过多,损伤肝肾功能。同时,还应认识到不同药物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多种药物联用,极易使药物成分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药理作用往往不止一类,有的药物容易影响机体各个组织器官,在治疗某种疾病时,则会加重其他疾病发生

[2]。因此,在用药时应重视药物禁忌。如:白加黑感冒片、小儿氨酚黄那敏、泰诺、速效感冒胶囊等感冒药物,都含有乙酰氨基酚成分,具有解热镇痛作用。若患者同时服用两种或者多种药物,极易摄入过量的乙酰氨基酚,损伤肝脏,甚至过度服用,出现肝衰竭。

7、选好非处方药物

    非处方药物具有较高安全性,较少不良反应,使用方便及价格合理,标签及说明书相对较详细。但一旦缺乏医药知识,盲目使用药品,则会耽误诊治,甚至加重病情发展。在购买非处方药物前,应详细看药品的包装盒、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及注册商标等,若是“三无”产品,应绝对不能购买。并在购买药物前,应根据自身症状,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医药知识,判断疾病,选择正确的药品,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总而言之,一旦生病,应来院就诊,让医生开具用药处方,遵医嘱用药,不得随意擅自选择药物,进而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陈春芳.掌握用药常识,规避用药风险[J].养生保健指南.2019,41( 2):41-42.

[2]李翠艳.研讨药物相互作用在临床用药安全中的应用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3(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