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病人手术室护理中量化评估策略护理干预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6
/ 2

腹腔镜手术病人手术室护理中量化评估策略护理干预的效果

郭景 张春晓 韩霞

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   27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中行量化评估策略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本院共收治8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且收治时间为2023年6-10月,采用随机均分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40例观察组行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统计分析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护理,两组对比差异大,手术指标优异、发生较少并发症组即观察组,手术指标较差、发生较多并发症组即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量化评估策略护理措施,可改善手术指标,还可使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手术室护理;量化评估策略护理干预

现阶段微创技术逐渐成熟,而腹腔镜手术治疗已经逐渐在临床上广泛地使用,该种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少且患者恢复较快等特点,对其术后疾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1]。再进行手术治疗时,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到手术治疗的结果及术后病人的具体恢复情况,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2]。研究表明,在其展开手术治疗期间,对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改善其术后恢复情况[3]。对此,应用手术室量化评估策略护理干预,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收治8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均为我院患者,收治时间为2023.6-2023.10,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随机展开平均分组。对照组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20-60(40.38±3.19)岁,其中存在10例胆囊手术,15例阑尾手术,5例疝气手术,6例妇科手术,4例其他腹腔镜手术;观察组有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5-65(45.22±3.58)岁,其中存在11例胆囊手术,17例阑尾手术,4例疝气手术,5例妇科手术,3例其他腹腔镜手术。两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该种护理方式主要从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前、术中、术后等方面进行护理,术前主要是对其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其抒发内心郁闷,引导其完成术前身体检查;术中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术后指导其正确健康进食、服药等。

观察组行手术室量化评估策略护理干预,同样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等,主要内容如下:(1)术前,做好量化评估工作,应该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严重程度、其他疾病史、药物过敏史、生活习惯、不良情绪、手术时间等进行评估,分数评估范围可为1-3分,总分在9分以下即为低风险患者,9-12分为中风险患者,12分以上即为高风险患者,按照评估其病情并制定手术治疗与护理方案。(2)分层护理。在量化评估结果基础上对其展开护理人员的分配,针对高风险患者可分配护理人员数量为其人数3倍,中风险患者可分配医护人员数量为其人数2倍,低风险患者可分配其相同护理人员数量。(3)术前,对其展开心理疏导,通过手术治疗预期效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手术注意事项等知识科普,加深了解,引导其熟悉手术室,尽快缓解其心理不适、紧张感等。(4)术中,应该引导其调整合适的手术体位,由于患者病情风险等级不同,手术治疗时间有所不同,时间较长者可对其进行肢体按摩,便于肢体血液循环的促进;且在术中密切关注其各项生命体征,便于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5)术后应该注意观察其病情及并发症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最好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如患者出现疼痛感,且疼痛感强烈时,可对其采取止痛治疗,帮助其缓解手术部位疼痛。

1.3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时间短、出血量少可认为护理效果好。

(2)并发症发生率:观察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人数越少,即发生率低,可认为其护理效果好。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以SPSS23.0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处理工具,用()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情况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情况较优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肛门排气时间

对照组

40

84.65±4.32

119.33±5.27

20.05±2.28

观察组

40

79.22±3.79

87.38±2.63

15.47±1.22

t

-

5.976

34.308

11.202

P

-

0.000

0.000

0.000

2.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见表2:

表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体位伤

电灼伤

气肿

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

40

2(5.00)

3(7.50)

3(7.50)

2(5.00)

10(25.00)

观察组

40

0(0.00)

1(2.50)

0(0.00)

1(2.50)

2(5.00)

-

-

-

-

-

6.275

P

-

-

-

-

-

0.012

3 讨论

医疗水平逐渐提高,微创技术同样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医疗器械的精细化发展在疾病治疗的应用中产生重要作用[4]。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对患者的疾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该手术治疗过程中手术切口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且很少发生相关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5]。手术过程中,患者大多都会产生相应的应激反应,例如:肠胃功能异常、不良情绪等,可影响患者的术后病情的恢复。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模式针对所有患者采用相同的护理模式,未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性,使其在护理过程中,部分需求未得到满足,护理体验不够理想[6]。对此,应该对其展开良好的手术室护理工作,尊重个体差异性,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开展护理工作。实施手术室量化评估策略护理措施,对其展开量化评估,将其分为不同风险等级,并分配合适的护理人员,对其展开护理。该种护理方式的应用,可为患者提供一种比较全面、个体性、优质的护理服务体验,与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式相比较,该种护理方式特点比较明显,对患者的了解比较全面、细致,从多方面对其开展个性化护理,促进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与完成,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在手术室量化评估策略护理之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都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该护理方式不仅可促进患者疾病恢复,还可使其并发症发生较少,且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在手术室量化评估策略护理之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顺利开展,且护理结果比较理想,可作为一种有效护理方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蔡慧.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情绪、应激反应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4):2463-2465.

[2]华梦诞.量化评估策略对腹腔镜手术病人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及血压的影响[J].循证护理,2022,8(03):395-398.

[3]王佳,张书娟.以量化评估策略为指导的手术室护理在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医,2020,34(10):782-783+785.

[4]徐瑶.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17):128.

[5]黄旭华,许伟涛,朱瑞迎.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量化评估策略护理干预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第10期):57-59,70.

[6]董艳.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手术室护理在高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第7期):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