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张泽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田县阿瓦提乡第三中心小学 848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小学生畏惧作文,对写作训练表现得非常被动。这严重制约着写作训练的高效开展,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小学中段;作文教学;思考

引言

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良好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作文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想象力,从而提升写作教学效率。

1小学作文教学的原则

1.1优化作文辅导方法

教师应不断优化作文辅导方案,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感,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不断突破自我。教师应加强对作文的分析,比如分析作文的描写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描写方法取得的不同效果。教师辅导学生时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弥补学生作文学习中的不足,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感受,激发学生的作文欲望,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在优化设计作文辅导教学方案时需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还应充分了解学生作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降低学生学习作文的难度。

1.2提升作文辅导质量

作文辅导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不仅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需要观察学生在作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升自身职业认识、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运用先进教学方法,观察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出发,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有针对性地指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作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的方法、经验进行沟通、交流、探讨和分享,帮助学生在作文时获得灵感,掌握方法,并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2小学作文教学的问题

训练手段单一,教学方式固化。很多语文老师在日常的语文写作教学中,用传授固定的写作模板代替详细的写作教学步骤,以图见效快,一些优质的写作模板的确能够增强文章的底蕴,但是极大束缚了小学生的逻辑能力与想象力的发展,阻碍了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小学写作教学的发展。低年级学段的小学生,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强行让他们背诵大量的作文素材和模板,容易造成“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长期这样下去,学生的思考能力不仅不能得到提高,还会导致千篇一律的现象。写作和阅读是紧密相联的,有了足够的阅读量才会有素材积累,进而可以写出优美的文章,如果不能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衔接起来,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写作教学质量也不会出现飞跃的提升。不重视作文评改,过于追求功利化。许多老师的评语流于形式,出现雷同,有的老师只写了评语,并没有批改过程的记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追求求真求实、真情实感,但是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功利化,为了能够促使学生在考试中作文部分取得高分,教给学生一些固定的作文优秀模板,让学生在考试中套用模板,这样虽然能够使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颇具文采,但是缺少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受制于课堂情景。小学作文教学一般都是在一节语文课堂中进行,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活动范围被框定在教室内,因而小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受到阻碍。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带领小学生漫步校园,用心去感受校园里的每一束花、每一片草,观察校园里所发生的事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及的见闻与感受。若没有充实的生活见闻是写不出来精彩的文章的,例如在写以“美无处不在”为题的作文时,很多小学生只能简单地叙述出来哪些景物是美的,却写不出来具体的内容来证明,归根到底是因为缺少生活阅历,发现美的眼睛。

3小学中段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3.1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写作表达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在认知事物会根据自身喜好去衡量,兴趣度决定了他们参与相关活动的积极性。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单一枯燥,造成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不爱上作文课,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进行教学上的大胆创新,运用更多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写作表达的兴趣,这才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前提与关键。在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情境创设,将相关内容进行直观形象化的播放呈现,这样就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

3.2读写结合,提高辅导质量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写作教学,并提供辅导,有助于提高作文质量,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并针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体会作文类型的多样性。学生也可以用模仿的形式写作,最终形成符合自身特点、具有自身风格的作文,提升作文水平。在读写结合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加强练习。面对同样的作文题目,不同的学生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体现学习的差异性。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实施可以扩展小学作文辅导教学的内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3倡导课外阅读,提高写作基本能力

写作与阅读之间不可分割,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基本能力,教师还要倡导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魅力,学习写作方法,积累更多素材,分析作者在字里行间之中表达的丰富情感,这都会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非常有益。

3.4重视素材积累,夯实小学生写作的基础

很多小学生苦于写作时无话可写,没有足以支撑写作必须的素材,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积累写作素材,要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虽然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太深广,但每天都会经历许多新鲜的事情,感受不同的刺激。这些经历中,总会有一些值得学生不断回味的东西,其思想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小学生应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择有意义的东西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砖和瓦。要积累这些生活经历,要求学生必须进行深刻的体验。对生活中的景和物要做仔细地观察,看看其与众不同的地方,了解本身的意义和价值,然后积累下来。积累生活素材,除了进行深刻的体验外,还要认真思考分析,把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积累下来。要想获取更有价值的写作素材,还要拓展获取素材的渠道,比如,开展有效的课内外阅读,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了解掌握更多信息等方式,都可以获取更有价值间接素材。在获取更多的间接素材后,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取舍,把最有价值的东西积累下来。积累任何渠道获得的素材,要求学生善于动笔,把相关内容记录在本子上,在闲暇时节慢慢回味,加深对素材的影响,以便在写作时容易找到,便于选择应用。把自己在平时积累的有价值的素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获取更多的链接素材。

结语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文教学关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写作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情感需求,提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丘苑、卢小陶.小学生语文习作、问题、原因及对策[J].文教资料,2021(28):30-31.

[2]叶永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读与写,2022(13):202.

[3]刘凤霞.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