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4
/ 1

小学劳动教育初探

孙迎新

营口理工学院附属小学  115003

学生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是摆在劳动教师面前的一道课题,从最初有劳动课程设置,到和综合实践课整合,到现在每周一节劳动课设置,从最初的劳动没有教材,到有统一的教材,后来又回归到自编教材,劳动教育的变与不变,经历了一系列过程,劳动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本人有如下体会:

一、从孩子的自身生活出发,让孩子掌握自己服务的能力。

     我现在担任六年级班主任教师,同时也担任劳动课程。与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六年级的孩子,不会扫地,每天我都要反复督促孩子们,收拾卫生,可是孩子自己书桌底下还是脏脏的,值日生拿着笤帚卖力地扫着,地下的灰土没扫干净,在干净的地方却来来回回扫个不停,归根到底是孩子们没有劳动习惯,在家里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学好习就可以,收拾屋子,收拾卫生之类的都不用他们伸手。结果就是到学校之后,孩子们不会扫地,不会整理自己的书座,午饭后桌子油腻腻的,就把课本放上去,结果课本上油迹斑斑。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孩子没有劳动习惯。所以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教起,我觉得在学校老师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教会孩子整理好自己书包、书桌。说着简单,做着难,就是现在看我们六年孩子的书包也是一言难尽。其次教会孩子清扫地面,擦书桌,擦玻璃。现在由于对安全的要求非常高,学校怕出现安全问题,几乎不让孩子擦玻璃。玻璃脏了,老师擦、家长擦,老师家长都是本着大了就会了的道理,其实不是这样的,通过多年实践我发现,有良好劳动习惯的孩子,学习及其他方面也是优秀的。所以孩子从小就应该自立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家务,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动手能力提高了,在今后的深入学习中是大有脾益的。                

二、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孩子喜欢的劳动课程。

例如纸工,取材方便,孩子们都很喜欢,比如剪纸,折纸都是我国传统工艺,学校可以系列开展纸工课程。我校劳动校本课程,是剪纸,我们自编了剪纸校本课程,从剪纸的基本技法开始,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孩子们其实都爱动手,从剪一朵小花,一个基本图案开始,到剪连续图案,到剪套色剪纸,最初用剪子,最后用刻刀,孩子们在剪纸的时候,都是宁心静气的,即使最淘气的孩子,也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刻上一节课,手法灵活,剪出的作品也是惟妙惟肖,可见热爱是行动的源动力。再如折纸课程,也是我近一段时间尝试在劳动课上开展的手工教育。小小的纸片能折叠出孩子们喜欢的小动物、植物、房子以及各类他们心仪的物品……孩子们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喜悦,锻炼了动手能力,孩子们变得遇事有耐心,平时粗心的孩子也细心了很多。另外孩子们掌握了基本技法之后,也懂得了举一反三的道理,自己已经开始尝试创作作品了。折纸系列教程我也在构思中。后来在孩子们的建议下,我们又增设了衍纸课程,孩子做出了摩天轮、出水芙蓉、美丽郁金香……都是惟妙惟肖。在纸工课程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更享受了成功的幸福与喜悦、增强了信心。看到他们洋溢的笑脸,做为教者的我也充满了自豪感。

三、学校重视、教者用心,真正让劳动成为增智、育美、健体的重要途径。

我们学校的操场四周,有一些空地,学校就把这些空地分割成块,每个班级承包一块做为小小种植园。高年级的孩子自己翻地、播种,采摘,孩子满身泥土但是兴趣盎然。低年级的小朋友最爱做的劳动就是给植物浇水,孩子为了能去浇水,都在争做守纪律爱学习的模范呢。收获季节,孩子吃上了自己种的西红柿、草莓。甚至连生茄子,洗干净后孩子们也吃的津津有味,他们一直说“甜”,这个“甜”,更是他们品尝自己劳动成果,心里的甘甜。

教师克服了“怕”字,在课程创新上下功夫。由于现在孩子独生子较多、一家往往几代人都关注着这一个小宝贝。他们在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特别差。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劳动教师,在安全的基础上,教孩子使用剪刀、刻刀、水果刀等最基本的劳动工具。例如我们在四年级开始开展了《学做简单的家常餐》系列课程。从做水果拼盘、学做凉拌菜开始,然后教孩子包饺子、做面条……看到孩子们吃到自己做的饺子、品尝着自己包的饺子,我们师生的喜悦不能言表。

孩子们有了劳动实践,作文再不枯燥,因为他们有东西可写了,通过劳动他们也体会到了,大人的辛苦,特别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劳动他们变得谦让,通过劳动孩子们找到了自信。班级中有一个男孩,功课落的太多,孩子几乎失去了好好学习的信心,觉得低人一等,但是又怕别人说,所以他焦躁易怒。可是在剪纸系列活动中,我们发现了他剪纸的时候很细心,就及时给他鼓励。记得端午的时候,我们的剪纸主题是:话端午。他创作的作品:端午粽,受到了全班同学的称赞,从那以后,他们的学习劲头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有了长足进步。

教无止境,对于劳动教育的探索我们永远在路上。做为一名教师,我愿意用自己的努力,让我们劳动教育蒸蒸日上,愿意我们的孩子在劳动教育的熏陶下找到真正的自我,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造之才,我在努力的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