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和钢结构工程概预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4
/ 2

浅析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和钢结构工程概预算

何越

441423198901040719

摘要:本文在对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和概预算进行浅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关的关键问题,包括钢结构工程的特点、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概预算编制的方法和应用、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和规范钢结构工程的造价管理和预算编制,为工程实施提供可靠的经济保障。

关键词: 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概预算、编制方法、未来发展

引言

钢结构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形式,具有结构轻、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在现代建筑和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钢结构工程的造价管理和概预算编制对工程的实施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和概预算的浅析,探讨相关问题,为工程实施提供经济保障。

1钢结构工程概述

1.1 钢结构工程的特点

钢结构工程以钢材为主要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施工速度快、可再利用等特点。由于钢材具有可塑性和可焊性,可以实现更加复杂和独特的结构设计。此外,钢结构还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适用于多种气候和环境条件下的工程。

1.2 钢结构工程的应用领域

钢结构工程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塔架、设备支架等领域。在建筑领域,钢结构常用于构成大空间、大跨度的建筑,例如体育馆、会展中心、工业厂房等;在桥梁工程中,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桥梁的支撑结构;在工业领域,钢结构工程常用于设备支架、厂房结构等。

1.3 钢结构工程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结构工程在设计、制造和施工方面不断得到创新。未来,钢结构工程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结构轻量化、绿色环保、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化制造,同时也将更加关注结构的抗震、防火、耐久等性能,以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建筑需求。

1.4 钢结构工程的造价特点

钢结构工程的造价特点包括材料成本相对较高、构件加工和制作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等。由于钢结构工程的特殊性,其造价管理需要高度重视材料成本、加工费用、施工成本等方面的控制,并且在设计阶段就需要充分考虑其造价特点,以确保工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2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

2.1 造价管理的概念

造价管理是指在全局的、系统化的、及时的、科学的、规范化的条件下,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覆盖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包括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工程施工阶段的概预算、施工预算、工程造价控制和项目落成后的决算评价等环节。

2.2 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钢结构工程来说,造价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性:提高施工效益:科学的造价管理可以优化工程设计、细化工程施工流程,从而提高工程施工效益;控制工程投资:通过制定专业的预算方案,合理分配预算,最大限度的把控造价,减少浪费;保证工程质量: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全面细致的施工预算能够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优化工程周期:通过预算提前规划工程施工流程,能够最大化的优化工程周期,减少工程延误;提高施工效率:控制好工程造价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3 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如下是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制定合理的造价管理方案,包括概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测造价和成本控制等内容;加强前期造价咨询,做好对于概预算的审核评审,并开展造价咨询工作,为客户提供针对性建设咨询服务;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包括合同管理、施工预算、变更管理和材料价格管理等;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结构性能和施工效率,最大化减少施工周期;引进信息化手段,建立数字化建模、高效平台等,提高建设效率和效益。

2.4 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化思路

在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中,需要采取以下优化思路:优化前期概预算计划,定制详细的概预算内容,以排除精准成本控制的障碍;加强前期造价咨询服务,提供专业性、科学性的造价咨询,以便宜实用的办法降低成本并获得高效的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优化材料成本及资源管理,制定严格的材料验收标准,采购渠道合理化和价格管理手段,控制成本,集中力量减少资源浪费;引入先进施工技术,高度配合施工流程和现场施工制度,从而提高施工效率,最大化减小施工周期;加强成本挖掘,强化成本管理、预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造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工程成本控制提供准确有力的手段。

3钢结构工程概预算

3.1 概预算的基本概念

概预算是工程项目在设计深化之前对工程造价进行初步核算和预测的过程,用以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经济依据。在概念设计、方案设计等初期设计阶段,概预算起到了指导设计的作用,通过对建筑结构的材料、工程量、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论证,制定初步的经济预算。

3.2 钢结构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

钢结构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资料搜集:搜集有关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文件、技术标准、材料价格等资料;工程量清单编制:根据设计图纸,编制钢结构工程的工程量清单,精确计算所需钢材及加工成本;定额计价:采用合适的定额计价方法,针对钢结构工程的不同部位进行系统计价;价格调查:通过市场调查,获取与钢结构相关的材料价格、人工费用等数据;编制概预算书:将上述资料综合计算,编制钢结构工程的概预算书。

3.3 钢结构工程概预算的应用与局限

钢结构工程概预算在项目建设初期具有指导设计、预测成本、控制投资的重要作用。然而,其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精确度不高:概预算是在设计初期完成的,因此受到设计深度和信息完整度的限制,导致精确度不够高;对后期施工的影响:概预算可能会限制后期施工阶段的调整和优化,造成局部资源的浪费;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概预算编制时的材料价格等数据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可能导致实际造价与预算偏差。

3.4 未来发展趋势

在未来,钢结构工程概预算的发展将更加侧重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成本信息的精准获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数字化技术将为概预算的编制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实现对工程量、价格等方面的精准预测。另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也将为概预算的编制提供更多可能,提高其精确度和可操作性。

4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与概预算的整合

4.1 整合的必要性

将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与概预算整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样能够在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形成完整的成本管控体系。整合的必要性包括:保障预算准确性:整合可以帮助将概预算的数据与实际的造价数据相结合,及时发现预算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保障预算的准确性;提高成本控制效果:整合可以帮助持续监控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经济指标,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强化决策支持:整合可以为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方案选择和施工过程中的调整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4.2 整合的方法与途径

实现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与概预算的整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与途径:数据共享:建立信息平台,促进概预算和实际造价的数据共享,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阶段对接:将概预算和造价管理的关键节点进行对接,包括初步预算、施工预算、决算等环节;信息化工具:采用BIM、CMMS等信息化工具,将概预算与实际造价数据无缝对接,并提供实时监控和分析。

结束语

通过对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和概预算的浅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钢结构工程的特点、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概预算编制的方法和应用。在今后的钢结构工程实施中,将更加注重对造价管理和概预算的合理应用,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梁冬梅.建筑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和钢结构工程概预算分析[J].居舍,2018(08):109+134.

[2]郭烽仁.浅析钢结构工程造价管理和钢结构工程概预算[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6):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