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钢骨混凝土劲性结构穿钢筋节点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4
/ 3

复杂钢骨混凝土劲性结构穿钢筋节点施工技术

许镇峰

中山市小榄镇建筑工程公司 广东 中山 520000

要:复杂钢骨混凝土劲性结构具有延性好、刚度大、承载力高的特点,实际工程应用广泛,由于构造繁琐、节点受力复杂,必须提高施工质量。为此,文章以劲性结构穿钢筋节点施工难点为切入点,从准备工作、构件制作、安装施工这几方面出发,阐述施工技术,并提出质量保障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从而增强工程建设水平。

关键词:复杂钢骨混凝土;劲性结构;穿钢筋节点;施工技术

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增长,促使建筑物从平面向竖向空间发展,刷新建筑高度记录,对建筑结构承载力、刚度及延性要求较高,传统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难以满足要求。而复杂钢骨混凝土将凝土与钢组合,混凝土内配置型钢,或是以栓钉方法将型钢与混凝土连接,构成组合结构,兼具钢构件与混凝土构件优点,多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为进一步提高建筑物质量,达到“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目标,需优化劲性结构穿钢筋节点,保证节点延性与强度。

1 施工难点

复杂钢骨混凝土劲性结构由混凝土板与钢梁构成,钢梁上安装栓钉,确保钢梁与混凝土板协同工作,兼具钢材抗拉性能与混凝土抗压性能,有效提高结构稳定性与刚度[1]。但是,该结构施工中存在一定难点,具体如下:

第一,复杂钢骨混凝土的劲性结构中,内部钢板横截面积大、厚度较厚,包括交叉性横向、竖向钢骨构造,导致施工人员面临交叉工序,要求施工人员安装钢筋中,必须克服安装空间狭窄的问题。

第二,劲性混凝土配筋较为密集,柱体直径与钢筋直径较大,对于交叉分布的梁柱钢筋需要妥善选择,保证施工流程、操作技术流畅,客观上降低钢骨混凝土难度,减少成本支出。

第三,穿钢筋处理节点流程复杂,对特殊钢筋节点操作中,人员通常面临弧形、三角形复杂结构轴网,确保连接梁柱与型钢节点准确性。现有而言,劲性钢骨梁通常交叉5个及以上劲性柱体,交叉点呈倾斜状态,需要妥善处理,耗费时间较长。

可见,工程施工中人员面对密集梁柱钢筋,且结构呈交叉倾斜状态,必须保证操作连续顺利,符合基础受力安全要求。

2 施工技术

2.1准备工作

在钢构件制作前,详细检查设计图纸、审查图纸,编制工艺试验规程,做好技术交底。

(1)钢材严格检查,检查质量说明书、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单等资料,牌号与规格是否与文件相符,确定表面质量良好,禁止使用表面受到冲击、锈蚀等钢材[2]。同时,按要求抽样复检,分析钢材化学成分与机械性能,合格后按照牌号、规格等做好分类,入库整齐堆放,做好保存工作,以免材料由于环境问题出现冲击、锈蚀情况。

(2)焊接作为加工钢结构重要步骤,选择恰当焊接方法、工艺,按要求严格操作,根据接头形式、设计要求、钢材等级排号等,使用、选择焊接材料、焊接气体与焊剂。

(3)结合加工与工艺精度要求,选择平直矫正、切割、滚圆、坡口加工、制孔与煨弯等机具,保证量器检验合格,处于使用有效期。

(4)做好技术交底、责任划分及工作安排,确定质量要求、安全方案、各工种协同及技术要点等,为穿钢筋节点施工奠定基础。

(5)在安全环境下加工钢材构件,由于焊接工作较多,需做好防火措施,在坚实、平整地面上加工构件,确保场地宽阔,便于构件堆放、加工。

2.2构件制作

在复杂钢骨混凝土劲性结构中,为保证穿钢节点质量,需制作钢构件,多采取H型钢,由于梁柱节点柱头箍筋与纵筋拉钩穿过型钢梁,要求在型钢梁预留孔洞,保证误差在规范范围内。

2.2.1预处理

重要钢板切割下料前,做好应力消减、校平整板处理,将钢板从堆场放入预处理车间,抛丸除锈。而超大尺寸钢板制作后由于无法整体放入抛丸设备除锈,需涂抹底漆后下料。

2.2.2放样号料

为保证构件加工尺寸精准,符合实际要求,根据零件草图合理套料,制作样板验收,复杂异性构件数控放样[3]。人员号料前,检查清除构件规格型号,保证表面质量与要求相符,注意构件受力方向保持和轧制方向相同,去除超过1公分的轧制边缘。为避免钢板与零件产生变形,采取磁力吊具,标明检验控制点、中心线与基准线,不得在钢材上留下永久痕迹。零件下料采取一次无余量下料工艺,控制零部件边缘偏差不超过±1.0mm;大型钢板下料一次成型,使用半自动切割机完成,开出焊接坡口,精密切割质量见表1。

表1  精密切割要求

项目

表面粗糙度/

塌角

崩坑

切割垂直度

主要零件

25

圆形半径≤0.5mm

不允许

<2.0mm

次要零件

50

1m以内可有1mm

备注

超限修补

2.2.3切割

根据不同材料,选用数控火焰切割机、角钢冲剪机、剪板机、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圆盘锯等切割钢材。切割前清除表面铁锈、油污、潮气,保证切割后表面无裂痕、光滑,去除飞溅物与熔渣,打磨剪切边缘。对组装后表面无法精整,组装前做好处理,自检零件尺寸,质量合格方能开展下一工序。零件允许偏差见表2。

表2  材料切割偏差控制

项目

允许偏差

构件长度

-2~2mm

构建宽度

零件板

-2~2mm

H型腹板、钢翼

-2~2mm

切割面垂直度

t≥20mm

≤2mm

t≤20mm

≤1mm

割纹

0.2mm

在控制零件切割偏差过程中,还要做好局部缺口打磨工作,对于2mm以下缺口保证过渡圆滑,如果超出2mm则需要电焊补平,圆滑过渡。

2.2.4边缘加工

边缘加工多采取刨边、铲边、气割、碳弧气刨等。以碳弧气刨为例,直流电焊机进行直流反接,电流通过后,碳棒和被刨削金属产生电弧,电弧高温约6000℃,熔化工件,压缩空气吹走熔化金属,控制允许偏差中,坡口角度±5°,割纹深度0.3mm,坡口钝边±1.0mm,局部缺口小于1.0mm[4]

2.2.5钻孔

劲性结构穿钢筋施工中,需要在钢结构上开洞穿孔,无需钢筋直接连接钢骨柱,保证钢筋连续通过,保证受力性能。而钻孔过程中,为保证孔洞与精度要求相符,可使用专制模板操作,要求人员根据图纸,确定中心孔洞位置,引出基线,利用次新钻具,确保制孔精准。在数控钻床制孔中,选用钻模板套法钻节点孔群,地脚螺栓与一般螺栓孔选用划线制孔,允许偏差中,控制圆度在±1.0mm以内,直径1.5mm,垂直度≤0.03t,且≤2.0mm,见图1。

图1  数控钻床制孔

而控中心偏移△L,要求在±1mm以内;△P孔间距偏移如果是同组孔内,允许偏差±1mm,组孔之间偏差±2mm;孔的错位要求在1mm以下;孔的边缘距超过-3mm,L≥1.5d,或是符合设计要求,见图2。

a.孔中心偏移              b.孔间距偏移            c.孔的错位           d.孔边缘距

图2  孔位偏差

2.2.6组立

在H型钢组立中,对打坡口、制孔钢板仔细检查,质量合格进行施工,打破板中间55mm范围,确保焊接质量。按照图纸将钢板合理摆放,连接翼缘板焊缝与腹板连接错开>200mm,沿纵向每隔2.5m安装1根垫木,保证垫木表面平整,无显著高差。组立前校正曲度超差钢板,以免超应力组对,翼缘板与定位夹具接触均匀,定位准确,控制纵向偏差<10mm,调整导向辊与定位夹具,组件沿纵向顺利移动。组件组对开展定位焊,控制焊接高度<2/3焊缝高度,构件有坡口不能超出坡口尺寸,固定焊件接头与装配位置焊接,尺寸与位置禁止对焊接质量造成影响,结尾与起头位置圆滑,以免出现未焊透情况。并在焊接前做好预热,电流为110%正常焊接电流,温度和正式焊接相同,采取点焊模式,间距500mm,长度≥50mm,焊缝无夹渣、光滑牢固。同时,组对中H型钢两端安装收弧板与引弧板,长度≥60mm,禁止型钢板材引弧,精整型钢后,以火焰气割割去收弧板与引弧板,便于回收利用,打磨割口。

在焊接后去除工艺隔板,清理焊瘤焊疤,表面打磨后,以机械矫正或火焰矫正方式矫正变形十字柱,发生扭转构件则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千斤顶加压矫正,检查其尺寸与垂直度是否与要求相符。并且,型钢由于是受力构件,质量对力学结构具有直接影响,不能仅验收表面质量,还要用超声波探伤,通过收集反射波,确定构件内部瑕疵情况,如果发现缺陷要求构件立即返修,采取补焊、砂轮打磨等方法,控制返修次数在2次以内。

2.3安装施工

2.3.1型钢柱施工

型钢柱安装中,受限于型钢骨架,与型钢梁出现交叉部分,需根据结构特点,对纵筋位置合理布置,选择恰当安装方法。通常型型钢柱纵筋分布于周围,必定与型钢梁交叉,如果型钢梁尺寸相比型钢柱较小,处于柱侧面中部,考虑柱纵向钢筋可在矩形柱四角集中分布,避开型钢梁,确保纵筋上下贯通。而型钢柱尺寸小,纵筋较多,难以将型钢梁完全避开,则在型钢梁翼缘位置制作孔洞,纵向钢筋穿过孔洞安装。还可采取钢筋-型钢连接器,连接型钢翼缘板与纵筋,纵筋与型钢梁相遇,切断纵筋,以连接器进行连接。

2.3.2型钢梁施工

型钢梁安装中,仔细检查材料规格、尺寸、编号等,吊装中根据钢梁宽度,焊接吊装耳板,以钢丝绳吊索将其绑扎于耳板上吊装,配置防割断措施,确保吊索角度>45°。型钢梁起吊中,保持水平状态,缓慢提升,对称安装,以免钢柱偏心影响精度。并采取高强螺栓与焊接连接,矫正型钢梁位置,控制焊接收缩变形,做好探伤;高强螺栓连接表面喷涂除锈剂,清洁干燥,准确定位螺栓孔与钢梁,顺利安装。

上部纵筋安装中,采取普通上部纵筋安装方法,遇到型钢柱,直接穿过预制孔,无法穿过则利用铰刀修正孔,且在钢筋孔位置安装加强版,以免由于开洞造成翼缘板损失。穿孔摆放到位后,检查纵筋接头面积与位置,符合要求进行连接。箍筋则保证加工准确无误,采取整箍套装方法,将其放在梁下,人工配合掰开箍筋,从下至上套筋,完成套装后,绑扎纵筋与箍筋。

3 质量保障

3.1优化结构节点

劲性结构通常含有较厚钢板与钢骨横截面,需要对钢骨节点妥善布置,多采取弧形钢梁或H型钢梁制作。但是,劲性结构梁柱肋板较多,分布方向不同,且位置关系复杂。可见,特殊劲性结构与钢骨节点应当纳入建模处理视角,利用BIM手段处理,方能确保钢骨节点、混凝土结构科学性。并且,穿节点施工复杂性强,还需关注箍筋、纵筋等分布,转变原有施工模式,采取可视化施工方法,保证节点连接效果,以免交叉节点对施工进程造成影响。

3.2动态模拟检测

劲性结构穿钢筋节点施工需采取动态检测方法,模拟施工效果,优化吊装钢骨方式,保证达到最佳检测实效。例如,钢筋与钢骨垂直交叉,施工状态较为特殊,利用动态检测能够对施工误差进行识别,对个别穿孔钢筋,处于中间位置,以套筒连接,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4.结论

综上所述,复杂钢骨混凝土劲性结构穿钢筋节点施工中,为保证结构稳定性,必须增强穿节点施工质量,增强建筑抗震性,完善施工方法,确保整体建筑物安全性。因此,在施工操作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各施工环节操作的基础上,从优化结构节点、动态模拟检测这几方面出发,优化协调施工,改进钢筋节点,以免为工程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杨琳,张锐.劲性结构复杂节点钢筋安装方法与质量管控要点[J].建筑技术, 2023, 54(01):56-59.

[2]张谊亮,叶桐,李鹿宁等.复杂钢骨混凝土劲性结构穿钢筋节点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22,48(10):112-114.

[3]何荣江.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劲性节点深化设计技术研究[J].建筑安全, 2020,35(04):19-22.

[4]顾海然,兰毛古,肖传丰等.浅谈劲性钢结构与密集钢筋群的多种节点处理方式[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02):64-66.

作者简介:许镇峰(1984年10月份)男;籍贯:广东汕头;民族:汉;职称:建筑工程管理工程师;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学历:本科;从事工作: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管理等工作。

通讯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东罟二街14之三(一定要填写清楚详细地址,不能单写学校或公司名称)

联系方式:1866601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