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的环保问题及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畜牧养殖的环保问题及其对策

姜浩

松原市宁江区哈达山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松原 131102

摘要: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养殖作为重要的食品供应产业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畜牧养殖的同步增长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对水源、土壤、空气的污染。其中,水源污染是最广泛的一种污染形式,主要包括对湖泊、河流和地下水的污染。土壤污染主要表现在养殖废弃物的浸出和堆积导致的土壤酸化、贫瘠和发酵等影响。空气污染则主要表现在动物排泄物和饲料粉尘带来的污染和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排放。这些污染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还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研究解决畜牧养殖环保问题非常必要。

关键词:畜牧养殖;环保问题;对策

1畜牧养殖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1土壤污染

畜牧养殖对土壤的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粪便堆积污染。畜禽长期在同一场地上饲养,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不断堆积,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和含氮废水,对土壤产生严重污染。

1.1.2养殖废水排放。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微量元素及病原微生物,直接排放到土壤中会造成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破坏,导致土壤肥力丧失。

1.1.3农药和饲料残留污染。养殖过程中,往往需要施用农药杀虫剂以及添加激素等饲料,会导致对土壤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造成破坏,还会引起生态链的动态平衡失调。

1.2水源污染

水是人类生命不可或缺的资源,而养殖污水的排放会对水源造成极大的影响。

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与病原微生物,直接排放或未经处理地灌溉会对水源造成极大的污染,破坏水资源的生态平衡,导致水质变差,甚至影响人类健康。

养殖废水治理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采用多重控制手段,如减少饲养密度、统一集中治理养殖废水、建设生态池、进行植物修复等方法,可以减轻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除了以上措施,提高养殖管理意识也是保护水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加强养殖废水的规范化运营,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对养殖场的废水进行监测,及时处理废水洒在污水渠道中的情况,都可以有效地减轻水源的污染。

1.3大气污染

除了土壤和水源污染,畜牧养殖还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氨气排放。周期性养殖场管理不当会引起产生大量氨气的废气,而氨气会参与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污染源,使得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等污染指标增加。

1.3.2臭气排放。种养不当、排泄物清理不及时等都会使得养殖场中产生臭气排放,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环保问题的关键

2.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满足未来需求的能力。在畜牧养殖行业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指在生产效率、生态保护和社会公平等方面取得平衡,使得畜牧养殖的生产、生态和社会的发展能够长期稳定进行。这种发展方式可以使得畜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赢”目标。

可持续发展对畜牧养殖环保问题的解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发展方式可以对畜牧养殖环境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推动畜牧业向生态养殖和绿色发展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在环境保护方面,可持续发展可以减轻畜牧养殖对环境的冲击,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质量,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可持续发展在畜牧养殖环保问题中的应用

在畜牧养殖中,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广泛的合作。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各方,需要共同采取措施,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2.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畜牧养殖中,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例如,通过改进圈舍结构、提高饲料质量、优化兽群规模、普及健康饮用水、使用环保饲料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畜牧养殖的环境污染。此外,应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对畜牧养殖中的环保问题进行精确分析和评估,有助于寻找解决方案。

2.2.2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补贴政策、环境减排指标和环境监管等手段,推动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垃圾处理和废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保障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3可持续畜牧养殖的策略

3.1技术策略

可持续畜牧养殖的技术策略包括改良饲料配方、改善饲养环境、提升兽医技术、优化疫病控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

3.1.1改良饲料配方

畜牧业过度依赖粗饲料,不仅造成了养殖成本的居高不下,还带来了大量环境污染。改良饲料配方,加强对营养成分平衡性的研究,是解决繁殖动物营养需要的关键技术。同时,选择较为适宜的饲料类型,如绿色饲草,可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3.1.2改善饲养环境

改善饲养环境,对于畜牧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法,优化饲养环境,推广新的环保型畜舍、清洁生产技术,有效控制饲养环节的气体、废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此外,建立环境数据监测网,开展环境污染源排放监测等长效机制也是改善饲养环境的关键措施。

3.2政策策略

政策策略对于可持续畜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有助于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政策策略包括法律法规、税收激励和财政支持等方面。

3.2.1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畜牧业的行业监管,保障畜牧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针对畜牧业环保、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并加大对有违规行为的饲养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畜牧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3.2.2税收激励

税收激励政策可以引导畜牧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对符合可持续发展标准的饲养场给予减免税收、优惠政策等激励,引导畜牧业发展绿色生态养殖。同时,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饲养场,可以采取加重征税、惩罚性税收等措施,鼓励饲养场加强管理,推进资源保护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的发展。

3.3市场策略

市场策略包括畜牧业品牌建设、推进畜牧业与生态环保的结合、进口饲料对当地饲料的替代等方面。

3.3.1畜牧业品牌建设

畜牧业品牌建设对于推动畜牧业生态化发展、推行可持续畜牧产业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可靠的品牌保证体系,进一步提升畜牧业产品的品牌价值及国际竞争力。通过品牌对高品质、环境友好型畜牧业产品进行市场认可和推广,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畜牧业产品的认知度和质量安全感。

3.3.2推进畜牧业与生态环保的结合

在畜牧业发展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加强畜牧业与环保的结合。通过发展集约化、标准化的生态畜牧业,充分维护畜牧业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在畜牧业产品出厂前进行检验、认证、标注等环节,确保产品符合生态、环保标准。同时,加强畜牧业在环保领域的创新以及应用,推行绿色畜牧业发展理念,加强畜牧业与绿色生态、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支持。

结束语

可持续畜牧养殖是未来畜牧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也是绿色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大众对环境污染的重视,人们对可持续畜牧养殖的需求以及对于可持续养殖的概念的认知逐渐深入。实施可持续畜牧养殖策略和措施,可以真正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和环境破坏,并通过提高效率、带动农村经济增加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坚持推动可持续畜牧养殖的实施,将会是农业主管部门、畜牧业主管企业和农民共同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丽丽尹.畜牧养殖环境污染及对策研究.节能环保,2022

[2]王亚辉.当畜牧业戴上环保的“紧箍咒”养殖污染难题该如何破解.2015,10:8-8

[3]朱雪松,夏咸柱.新常态下禽业新技术与养殖环保问题——加强动物流感防控研究,严防人间流感大流行.201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