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环境条件下路桥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复杂环境条件下路桥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测

李洪亮

510521197510276957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交通行业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发展,为此,隧道工程项目的数量逐渐增加。但在隧道实际建设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情况,为了有效开展隧道工程施工,需要技术人员根据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模式,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隧道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复杂环境条件;路桥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预测

引言

与其他交通工程项目进行对比,隧道工程有非常强的隐蔽性,干扰因素非常多,作业空间比较小,作业环境恶劣。尤其在复杂地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各种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非常大,很容易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因此,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进度和质量,需要分析复杂地质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做好管理工作。

1隧道施工中常遇到的复杂地质条件

1.1大断层隧道区域

在隧道建设工程实际开展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比较复杂的地质环境,其中,土质结构大断层问题相对比较常见。通常情况下,在受到土壤塌方、结构渠道涌水及水压等外界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会加大土壤结构断层破碎问题产生的概率。尤其是隧道挖掘施工时,遇到的断层问题产生较多,此种地质结构及条件相对比较复杂,施工危险性较高,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不仅严重影响了整体建设项目和工程的安全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进度。同时,由于地质结构中大断层区域的规模较大,会产生较多间层,因此,往往具有富水特性,最终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涌泥、涌水等问题。同时,在这种地质结构中,地下水活动也相对频繁,进一步增加了隧道内部施工的整体难度。

1.2软弱围岩隧道区域

在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首先对隧道施工的实际情况、技术要点以及施工重点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充分了解隧道的围岩情况后进行技术处理。隧道内部建设的围岩结构主要是指隧道在基础应力条件下,依靠设备和技术手段建设出可以承载整个建设项目应力的岩石结构体,以此保证隧道工程施工作业的安全性,避免出现软弱岩石结构问题。对于软弱围岩隧道区域,其主要问题是岩石结构强度较小,基础承载力无法达到进行隧道建设的标准。同时,此种岩石通常分布不均匀,在隧道施工时,极易产生岩石结构体损坏或松散现象,从而导致大量岩石出现裂缝。如果水从裂缝中渗入岩层,会使岩层受到严重侵蚀,加速岩石软化,最终产生塌方问题。

2复杂地质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2.1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是提高隧道施工管理水平的关键方法和技术手段。首先要从隧道工程本身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入手,结合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风险原因,对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技能应用、施工程序等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同时,通过各种隧道工程实例,总结运营风险和危害的主要成因,并应用特殊的管理技巧和施工技术进行补救。此外,还需要逐步提高人员的相关管理理念,采用新的技术形式和管理方法,逐步建立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从而推进施工安全风险的信息化管理,逐步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2.2完善隧道围岩监测质量管理

在隧道围岩监测时,需要结合围岩级别制订相应的监测方案。一般来说,在隧道坍塌或即将坍塌之前,会有一段时间的能量积累。因此,施工单位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使用高精度全站仪对围岩进行监测,并随时注意围岩的变化。如果发现有严重的净空收敛和较大沉降变形的危险,将立即停止开挖,并分析原因,降低危险程度。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地勘单位提供的围岩等级,调整下一次开挖的安全距离,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也可以降低施工的安全风险。首先,要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营造安全生产和以人为本的良好氛围;开展班前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将“要我安全”转化为“我要安全”。

2.3注重超前预报的实际应用

超前预报作为隧道施工的重要工序,可以预测隧道前方不良地质、瓦斯、地下水、地应力的发生,指导现场施工作业。对可能发生的突水、坍塌、瓦斯、岩爆、大变形等地质灾害,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灾难性事故的发生。随着科技的进步,长短距离超前预报、超前钻探、TSP3D成像的应用,超前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但预报结果往往只有施工技术人员掌握,班组长和钻探操作人员不一定知道前方预报的地质情况。因此,有必要向一线操作人员公开超前预报的结果,让他们提前了解围岩动态。钻探作业人员可在隧道掌子面每循环钻进时,通过钻进速度、钻杆抖动、钻渣和出水情况,进一步验证超前预报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根据不同围岩情况,提前采取加强支护、调整开挖进尺等措施,避免地质灾害引发安全事故。

2.4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更有效地保证现场管理质量,需要更好地落实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将相应的责任落实到实际管理中。在具体的实施工作中,规范有序地开展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把工程质量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全面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加强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力量。由于工程监理权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更容易对工程施工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的过程中,必须公正、认真、负责,同时切实加强对隧道施工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工作。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增强安全生产监管的有效性。

2.5隧道工程浪涌控制问题

在隧道施工阶段,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裂缝、断层、塌陷等通道。如果地下水的流入量超过了管道的正常排水能力,就会发生浪涌。要提高测量管理的准确性,明确设计标准。在地质勘探管理中,应选择符合要求的测量方法,以提高测量的精度。设计部门要做好勘测数据的筛选和应用工作,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勘测管理,提高勘测的精度。在施工现场,要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和防水材料,做好材料进场前的调查和管理工作。在防水材料的进场阶段,要按照材料验收标准进行,试件的制作也要按照项目施工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对此,应综合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结合实际管理方案,制定科学可行的运营维护体系,从本质层面降低隧道施工风险。

结语

在隧道施工中,有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是保证工程质量和防止安全事故的关键。然而,目前隧道施工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在风险控制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材料设备的质量检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施工单位除了要培养一支合格的监理队伍外,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查,对每一个细节,进行细致、科学的管理,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鲁平.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J].四川水泥,2021(4):242-243.

[2]马栋.复杂地质条件下三线车站隧道施工方案优化研究[J].隧道建设,2018(S2):253-260.

[3]佘东升.复杂地质条件下单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分析[J].冶金丛刊,2021(4):96-97.

[4]王鹏.新时期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风,2021(28):123-125.

[5]秦国立.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探讨[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2(2):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