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屋面防水节点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有关屋面防水节点的探讨

郭伟伟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摘要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项目采用倒置式屋面,规范图集中也给出了很多倒置式屋面的构造做法,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图集中的做法有一些不足之处,笔者根据工程实践中的经验提出了一些不同的做法。

关键词倒置式屋面;防水构造;保护层;分隔缝

一、什么是倒置式屋面

根据相关国家规范的定义,倒置式屋面是指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

面,是保温隔热屋面的类型之一,倒置式屋面的构造层次自下而上为:结构层、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温隔热层、隔离层和保护层。

二、倒置式屋面的优点

1、构造简单,节省材料,倒置式屋面可以不做隔汽层。

2、防水层上有混凝土保护层,有利于防水层的保护,延长了防水层的使

用寿命,有利于减少后期维护费用。

3、不必设置排汽层和排汽帽,有利于节省材料和减少漏水点(排汽帽处

有漏水风险)。

4、防水层上有混凝土保护层,后期屋面有检修工作不会造成防水层的破

坏。

三、倒置式屋面的缺点

1、倒置式屋面的构造中,防水层的上面就是保温层,雨水可能会在防水

层和保温层之间结聚,会影响保温层的保温性能,所以规范中要求采用倒置式屋面的保温层厚度应按计算厚度增加25%取值,且最小厚度不得小于25mm。

2、由于防水层是贴在屋面结构层上的,结构层如果出现开裂的情况,进

而会引起防水层的拉裂。

     3、由于防水层在保护层下面,后期如果出现屋面漏水的情况,漏水点比较难找,而且防水层修补往往要凿除上面的保护层,维修比较复杂。

四、倒置式屋面常用的构造做法及改进建议

1、倒置式屋面常用的各层构造如下:

在此构造做法中,笔者认为找坡找平层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混凝土屋面采用结构找坡可以解决找坡的问题,而且混凝土屋面浇筑的过程中控制好浇筑质量,保证完成面的浇筑质量,找平层也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如果找坡找平层的做法无非是用水泥砂浆或者轻质找坡材料,这两种材料跟混凝土基层都会存在粘结的问题,而且在防水卷材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都会造成此层材料的破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倒置式屋面的防水层笔者建议采用热熔式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不要采用冷铺的卷材施工方式,冷铺卷材很容易造成雨水进入到防水卷材和混凝土基层之间的缝隙中,造成起鼓等质量缺陷,但是热熔式的施工功法可以保证卷材和混凝土基层之间的有效粘贴,阻断了雨水的流淌路线,可以有效的规避水汽的产生。

2、倒置式屋面在屋面檐口处的常规做法:

      此做法中在檐口的女儿墙处,为了保护铺贴在女儿墙上的防水卷材在卷材的外侧另外砌筑了一皮砖而且做了粉刷,笔者认为贴至女儿墙上的卷材应该使用外露型的防水卷材,这类防水卷材自带一层矿物颗粒层,可以有效抵抗紫外线,延缓卷材的老化。此种材料的外观如下:

笔者参建的部分项目在女儿墙处均采用了此种防水卷材,由于省去了一道砖墙及粉刷的工序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压缩工期有很大的帮助。

     檐口女儿墙处的做法,笔者建议采用如下的收口方式,此种做法还可以省去一道混凝土挑耳,虽然女儿墙竖向防水收头的位置多了一道铝合金的批水但是相比混凝土挑耳的话种做法减少了混凝土的浇筑在成本和进度上都可以取得不错的效益。

下面是笔者在一些项目上采用上述做法的完工效果:

    3、倒置式屋面混凝土保护层的分缝做法,传统的做法是用挤塑板放置在分缝位置,待混凝土浇筑后再把挤塑板用金属弯钩勾出,然后在缝隙内灌沥青。此种做法有以下缺点:

3.1、挤塑板容易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破坏,造成返工,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如下照片所示:

3.2、挤塑板在浇筑的过程中容易走位,后期伸缩缝在保护层浇筑完成后的成型效果往往不理想,缝隙的宽度不一致,整条缝往往还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施工过程中的影像资料如下:

3.3、后期在伸缩缝内灌沥青的时候往往沥青会跑到伸缩缝外面,成型效果不理想,非常影响外观。沥青在高温的情况下还会流淌,而且在屋面工作完成后往往还有屋面机电工程还没有施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在屋面上行走往往会造成屋面上很多沥青的残留物,非常影响整个屋面的成型效果。此种做法施工过程中的影像资料如下:

4、下面介绍一个可以替代传统的挤塑板留置伸缩缝的产品,此产品为工厂加工成品,底部有固定底座,上部有装饰帽,日本普遍采用此种产品,在中国的日本施工企业也采用此种产品施工,产品信息如下:

该产品有以下优点:

4.1、省时、省工。该产品自身带有底座,安装时只要在施工完成的防水层上放出伸缩缝线条的施工线,然后撕去底座下的双面胶保护纸,将底座凹槽芯中的V形槽与伸缩线条的施工线对齐,然后将底座固定在防水层上即可。

4.2、省力。施工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分割条的固定和调直问题,工艺技术要求低,简单易学,降低了对施工人员的要求。

4.3、省去了沥青灌缝的工序。由于该产品顶部自带盖条,而且盖条在设计时自身可以同混凝土产生良好的接触,黏贴牢固,只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该盖条表面的保护膜撕去即可达成完成面的效果,免去了耗时费力的灌缝工序,其他工种也可以紧跟其后上屋面进行作业,减少了交叉作业,节省工期。

4.4、完成效果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无需再用沥青灌缝,不存在沥青污染屋面的情况,而且伸缩缝成型质量好,线条感和观感都比较理想。以下是使用该产品的屋面完成面效果:

5、在倒置式屋面上放置设备基础时,有的设计做法是将防水材料包裹整个设备基础,这种做法在设备安装的过程中会对基础的防水层造成破坏而且不容易被发现,防水层被破坏后雨水就会顺着防水层同设备基础之间的缝隙窜流,不仅给后期的维护带来很多麻烦,而且雨水形成水汽后还会破坏防水层和混凝土保护层。笔者建议屋面混凝土基础的做法根据顶部设备的重量分为两种做法,一种是混凝土基础从混凝土屋面上生根,这种是针对基础顶部的设备基础荷载在1吨/m2以上情况;还有一种是混凝土基础从屋面防水保护层生根的情况,这种是针对基础顶部的设备基础荷载在1吨/m2以下的情况。以下为各种做法的节点图。

 

   

                 

提义的两种做法均避免了设备直接同防水材料的接触,减少了防水材料的破坏,做法简洁、明了、有效。而且对于不同荷载的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做法,更科学合理,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屋面防水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也是很多工程头疼的问题,目前有的工程采用浇筑屋面的混凝土使用防水混凝土的做法,此种做法往往是成本增加了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还是因为屋面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没有有效的控制好浇筑质量,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平整度不够,再者就是相关的防水节点没有处理好。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防水层破坏等等一些问题均会增加漏水的隐患。

     本文总结了一些常规的屋面防水节点做法,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做法,虽然这些做法在某些方面提高了一些材料成本,而且有些做法对项目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如果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工期以及后期维护这些方面综合考虑的话,改进后的节点可以在屋面防水工程中起到很多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平屋面建筑构造》12J201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2

[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1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3] 李必瑜 魏宏杨 覃 琳 《建筑构造》(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

[4]刘建荣 翁 季 孙雁 《建筑构造》(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