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策略分析

李彪詹乃瑞

新疆圣雄氯碱有限公司,新疆吐鲁番市 838000

摘要:在我国化工行业发展过程中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是主要工作,我国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了相关规定和文件对化工行业进行管理。本文主要从双重预防机制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化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引言

对于化工行业,生产安全监督和应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需要企业提升重视程度,合理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建设智能化安全管理平台,对重大危险源进行5G+信息化监督管理,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使用与废弃处置的安全管理,加强技术创新,实现安全监督,确保生产和人员安全。同时还要设置应急管理机构,完善应急管理设施,定期开展培训演练,提升应急管理效率,从而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和伤亡,通过安全监督和应急管理措施推动化工行业健康发展。

1化工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管理的重要性

1)保证生产安全。化工企业中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可燃气体、易爆气体以及有毒气体等,这些危险源都会给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巨大威胁。从化工企业的经营角度来看,化工企业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生产过程中。由于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一些事故隐患长期存在,危害着员工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安全。所以说,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是确保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2)提高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化工企业在开展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工作时,要认真分析每一项工作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其潜在风险。只有将这些危险因素和潜在风险了解清楚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通过对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工作进行分析,能够找出所有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将这些隐患问题及时反馈给企业相关部门领导。这样就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2化工安全及应急管理面临的问题

2.1设备管理不完善

首先,对化学品安全的管理缺乏统筹;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将直接影响到生产过程的安全。虽然有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来进行具体的管理,致使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不能有效地防止设备出现安全隐患。

2.2缺乏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

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体系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而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则是化工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在当前阶段,由于化工企业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就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当前阶段,我国化工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化工企业还未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因此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往往容易陷入慌乱状态,存在事故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

3优化化工安全及应急管理的科学措施

3.1明确企业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架构

石油化工企业为了奠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基础,首先需要完善体系架构,明确石油化工企业内部负责应急管理指挥和日常工作的机构及相关人员,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指挥、日常管理办公室,要结合石油化工企业实际需求设置法律援助组、资源协调组和后勤保障组等多个部门和组别,确保能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和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对各类安全事故进行及时预警、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始终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工作流程、事故应急管理预案,以及相对应的安全管理体系等等,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应急管理检查,对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源头和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估和登记建档,为后续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预案编制奠定良好组织基础。

3.2管理通道建设

在构建应急管理系统时,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第一,是在系统中生成的有关工作,通过具体的研究与分析,使整个系统能够更好地工作。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对应急反应机制既要保证安全,又要保证各种信号的快速传输,因此,建议依靠自动化系统来发挥其作用,建立应急管理通道。第二,是有关的配套设施,首先是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维修,建立一个专门的自动化系统维修系统,以便能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其他故障。其次是故障定位技术,采用RFID技术实现定点。最后,对设备进行初步的故障处理,包括电气设备、消防设备等,以改善整个系统的工作状况。

3.3建设智能化安全管理平台

利用物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及定位服务技术等,搭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物防、人防和技防的全方位升级创新,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应用智能监控,严禁作业人员出现不安全行为,对各项生产环节进行有效规范,完善检修作业过程,确保管理人员上岗到位,做好本职工作,最终实现安全监管、有效监控、动态分析和绩效考核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并以分级分类和智能化建设为基础,以检查考核为监督,培训教育为提升方式,为企业设立全方位安全监管体系,以此构建科学性、精细化、常态化、动态化及全覆盖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通过智能化安全管理平台,对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信息进行管理;通过展现安全生产状态,实时掌控安全生产状况。对生产危险进行提前预警、综合预防,采取定量、定性方式,规划风险等级分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风险四种,在管理平台中的企业厂区平面图上,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记危险等级,采取生物识别、智能门禁、实时定位等技术手段,对作业人员、作业车辆的行为位置进行有效识别和跟踪。

3.4加强对生产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生产设备是化工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对生产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提高其运行质量和安全性。首先,要按照相关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在检查中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及隐患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和更换,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其次,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日常管理,不断提高员工对生产设备的重视程度,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确保员工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同时,还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确保其在正常使用中不会出现故障。最后,要根据生产设备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和方案,并据此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工作,从而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5持续培训教育,开展人才定向培养

开展持续性的教育培训工作,首先要做好培训的需求调研,明确各部门对培训内容的侧重点,结合不同部门、人员以及不同生产工段的学习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可以借助问卷、面谈或观察等方法,详细了解不同工段人员对培训内容的需要,然后形成个性化的培训计划,提高人员对培训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要不断创新培训的教育方式,采用传统与创新性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运用多媒体、会议、讲师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形式,不断激发人员对培训的兴趣。结合各部门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与重点,不断完善培训内容,结合生产的需要对培训内容进行持续性优化,同时培训后要及时进行培训考核,保证培训工作落到实处,提升教育效果。积极开展专业人才的定向培养机制,与专业学校开展产学研等,提高企业内部专业人才的比例,逐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综合成效直接影响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能力和效果,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健全更为完善的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甄别安全隐患情况,确保应急管理工作能落到实处,降低事故引发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立提供重要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孙守龙.基于对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分析与研究[J].化工管理,2019(33):77-78.

[2]管鹏.浅析石油化工行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建设[J].当代化工研究,2020(02):17-18.

[3]甘亦凡,储胜利,秦龙龙,等.基于AHP-模糊评价的炼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方法体系[J].油气田环境保护,2022,32(04):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