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蜡块在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病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细胞蜡块在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病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张亚军蔡瑞娟

甘肃省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  甘肃省定西市743000

【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病理中应用细胞蜡块的效果。方法:选取浆膜腔积液300例,均进行细胞蜡块制作,将切片检查发现的疑似恶性肿瘤细胞、非典型细胞实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细胞良恶性进行判断,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子病理检测。结果: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检测的总准确率(100%)和单纯细胞蜡块切片的总准确率(96.67%)相比较高。结论:细胞蜡块可对浆膜腔积液的良恶性和进行有效鉴别,还可当做分子病理检材,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支持。

【关键词】细胞蜡块;免疫细胞化学;分子病理;应用价值

浆膜腔积液在临床比较常见,一般在感染性疾病中比较多发。以往临床多采取细胞学涂片进行检验,但是该方法容易被涂片厚度和细胞重叠堆积等因素影响而发生漏诊[1]。利用积液标本制成细胞蜡块的效果较好,借助常规HE染色和分子病理,可对细胞良恶性进行有效鉴别,从而为医师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2]

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细胞蜡块在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病理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300例浆膜腔积液制成的细胞蜡块病理资料,其中180例男性,120例女性,年龄范围在18-85岁,平均年龄为(65.43±5.32)岁 。

1.2方法

细胞蜡块制作和检测方式:控制标本容量为100ML-200ML范围内,保持温度在4℃左右,静置两个小时促使积液分层。当标本分层结束以后,将下层积液标本放入到一根50ML左右的离心管中。当离心完成以后,撇去上层清液,然后加入2mL左右的麝香草酚蛋清液以及5ml福尔马林固定液10%左右,随后继续静置离心。离心完成以后再次撇去上层清液,然后利用过滤纸将沉淀物进行脱水以及侵蜡、切片和HE染色。将浆膜腔积液全部制作成细胞蜡块,然后进行切片,如果在切片的过程发现典型恶性肿瘤细胞或可疑恶性肿瘤细胞等细胞时,就将该切片的细胞进行更详细的免疫细胞染色,采用SP法对其进行化学染色。所用的抗体、免疫试剂以及DAB显色剂均为福州迈新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然后按照试剂盒中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区分阳性与阴性。最后通过资深的病理医师阅片从而得到诊断结果。少部分恶性病例由于没有原始的灶活检检材,则由资深医师进行细胞复核切片,选择肿瘤细胞充沛的蜡块送至更高级的医学科研实验中心进行相应的病原检测。

1.3 观察指标

分析细胞蜡块的诊断准确率,分级标准为:没有发现肿瘤细胞为Ⅰ级;非典型细胞为Ⅱ级;疑似恶性肿瘤细胞为Ⅲ级;恶性肿瘤细胞且比较典型为Ⅳ级[3]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计数资料(X2)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用%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2.1 诊断准确率分析

300例浆膜腔积液经病理检出85例恶性肿瘤,215例良性积液。

经细胞蜡块诊断发现:Ⅰ级178例;Ⅱ级34例;Ⅲ级52例;IV级36例。Ⅱ、Ⅲ级和IV级患者均给予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Ⅱ级患者中的假阴性为4例,Ⅲ级患者中的假阳性为6例,而IV级患者均属于恶性肿瘤。细胞蜡块免疫组化对Ⅰ级、Ⅱ级、Ⅲ级和IV级的诊断例数分别为30例、0例、0例和85例。

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检测的总准确率为100%,明显比单纯细胞蜡块切片的诊断准确率96.67%(290/300)高,差异P<0.05。

3讨 论

以往临床会用细胞学涂片对浆膜腔积液的良恶性进行诊断,但其准确率不高,而细胞蜡块的诊断优势较高,且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的优势。同时,细胞蜡块可对很多细胞进行搜集,同组织学更接近,方便工作人员进行镜下观察。此外,对于原发灶活检检材病例无法获取时,可进行分子病理检测来进一步判断[4]。然而,单一细胞蜡块切片诊断还有一定不足,比如,在炎症等因素的作用下,浆膜腔积液中间会有很多细胞增生,其形状各异,会增加肿瘤细胞的鉴别难度[5]。因此,临床还需要同免疫标记物等资料结合来加以判断。经细胞蜡块免疫组化检测发现,诊断准确率可达到100%,这能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细胞蜡块在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病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鉴别浆膜腔积液的良恶性,在临床后续治疗中的意义较大。

参考文献:

[1] 王莉莉,段海瑞,敖启林. 细胞蜡块制作方法改良及在浆膜腔积液临床病理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20,29(4):364-368.

[2] 梁储财,邵少慰. 细胞蜡块在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2,38(7):842-846.

[3] 王占东,卓静,李菲,等. 细胞(蜡)块联合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通过胸腔积液检测诊断恶性肿瘤的价值[J]. 实用医药杂志,2019,36(9):783-785,865.

[4] 周晋星,赵莎,吴妍,等. 子宫颈TCT联合细胞蜡块免疫标记诊断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3,39(3):350-352.

[5] 梁储财,邵少慰. 细胞蜡块在免疫细胞化学和分子病理中的应用价值[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22,29(1):27-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