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题意义 融合思政元素 践行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2

聚焦主题意义 融合思政元素 践行核心素养

林秋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六中学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教师要推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显然,课程思政与单元整体教学在育人层面上有着紧密的联系。课程思政可以突破传统知识的分裂性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框架,实现育人目标的进一步统一,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新的视角,有助于建构单元知识体系,达成单元育人目标。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  主题意义  实现路径 全方位育人

英语“课程思政”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也不是通过讲大道理让学生明白思政,而是要实现英语学科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将知识、技能、思维和修养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递中国声音,最终春风化雨般地滋润每一位学生。

(一)挖据课程思政价值,建构单元大概念体系

整体把握教材语篇是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教师将单元各板块进行整合,解读语言形式背后的深层含义,挖掘课程思政价值,提炼单元大概念。单元大概念是对单元学习内容的高度概括,有效对接学生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内容、过程与价值的融合,整合了碎片化知识,提供了原理、思想和方法,指向学科内容本质、核心思想及教育价值,可以超越特定的范围进行迁移。建构单元大概念体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核心概念及普遍规律,解决知识碎片化及内在关联缺乏等问题。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英语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在针对本单元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准确挖掘单元主题蕴藏的课程思政价值,并以此为着力点,依托单元大概念体系,引导青少年学会生活、学习以及与他人进行沟通、交往,并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选定思政点教材内容渗透思政

现行的人教版Go for it教材内容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思政教育价值,教师要用好教材,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教材内容,找出文本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与文本融为一体,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渗透,形成思政教育常态化。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文本内容,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维度选定教学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思政点,从小我到大我,引导学生站在社会、国家的高度看待问题,净化心灵,学会做人做事,提升文化素养。

从“个人”的角度选定思政点,核心是文化素养中的“人格养成”,包括健康身心、守法诚信、自强合作,旨在塑造一个文明、向上、有修养的自我。从“社会”角度选择思政教育点时,就需要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现象、社会热点、国内外时事等结合起来,把学生与社会结合起来,从而引起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增强他们在真实社会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担社会责任担当的修养。从“国家”角度选定思政点,要以“文化”为切入点,以“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厚植家国情怀”和“比较中外文化、吸收文化精华”为核心内容, 增强文化自信、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我们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文本的中国文化内容,选择中国优秀文化思政点,还要挖掘教材内容背后隐藏的中国文化内涵,并且要结合教材内容增加中国文化内容。

营造情感面实现以情动人

从“情感面”的内涵入手,让我们明白它就是一种情感的氛围和情感的融入,表现为对学生思政教育情感维度的范围大、面广、人数多、程度深。“情感面”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思政课渗透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情感价值,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之上,体味文本的情感表达,从而达到以文感人。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从其认知特点、心理需求出发,选择恰当的思政点,采取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和活动,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中升华情感,以实现以情动人。教师是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和传播者,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情感提升的程度,教师要通过表达自身的情感,以达到以情化人的目的。

热点主题聚焦思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热点主题主要依托于课本外的内容或资源对学生进行主题思政教育,教师应开发相关的课外资源,选择有价值的、值得学生讨论的、能引发学生思考的、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与判断的社会热点主题,并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Earth Day”的真实情境,以九年级Unit 13 We're trying tosave the earth! Section A 3a Save the shark为例,我们有效整合教材内容,深度挖掘思政元素,精心设置核心问题,引发学生高阶思维。课堂教学活动层层递进,脉络清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很好地达成了思政教育目标。老师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来保护濒危动物,联系实际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和启发教育。巧妙地改换单词中的字母,让学生意识到循环绿色生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创新。并结合最新动态,引入了日本的核污水排放事件,引导学生树立国际视野,自然地过渡到了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所做的贡献,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拓展第二课堂,提高课程育人品质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第二课堂作为落实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它是推进“课程思政”方式不断创新,完善学生发展服务体系的迫切需要。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要适当地开发第二课堂,为学生搭建展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技能的平台,将语言知识的输入融入“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体验语言的魅力,更好地认识自我、他人以及当今世界,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

在思政教育大环境下,英语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的关键是教师深度挖掘文本的能力。考验老师们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落实,我们要改掉贴标签式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在教学每一环节植入爱国主义情怀。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要求教师持之以恒,有创新,懂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的渗透思政教育。通过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参考文献:

[1]于桂花.“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5):27-29.

[2]陈亚红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课程.教材.教法》20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