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2

大数据时代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研究

1唐春凱   2张明鑫 

1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2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自然资源信息化架构下的国土空间智慧化规划对于目前我国的发展十分关键,其可保护与利用现有的国土资源,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的智慧化规划高度重视,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控制和利用。但是,基于目前我国在国土资源规划方面的分析,依旧存在如工作要求不够明确、政府部门没有落实相关职责等,而导致国土空间资源的管理工作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发展。在我国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更多先进的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国土空间规划中,可全面提升我国资源信化与智慧化水平,也可为目前我国国土资源的智慧化规划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地理信息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之下,产生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这一概念。所谓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就是通过对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利用,从而能够将国土空间的各种要素进行很好的整合,从而利用大数据来对其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进而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数据资源体系。大数据时代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各种规划手段进行整合,从而将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做到统筹规划,指导其进行合理开发,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向兼顾,达到可持续发展。

1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概念

如今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评价国土空间规划的现状,根据现状制定改进方案,并建立完整的监测管理制度。要想正确了解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这个概念,应当从智慧空间规划的构成、空间格局、时空状态、变化方向等方面入手。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国土空间规划领域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已对⽣态、土地等方面的国土规划有了新的认知,并建立新的构建方法。⼤部分⼈认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开展要以当前⽣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基础。同时也要加强⼈与⽣态之间的联系,实现平衡发展。但是受到认知以及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们对国土空间的了解尚不完全。将信息技术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中,建立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有利于让⼈们更加精准地认知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水平、⼈与⽣态之间的联系,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2总体规划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应从全局出发。国土空间规划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也不是针对某一地区而进行的决策规划。从长期发展和结果运用来讲,需要对检测技术和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变革,以此适应信息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简单来说就要匹配可持续发展的构建原则,通过对资源承载能力的正确评估,为自然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巨大帮助。除此之外,也要对过往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制定针对性修复工作,通过智能化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有效运用,为国土空间规划技术流程的制定、技术方法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总的来说,需要加大政策公开透明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对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进行监督,进一步提高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

3大数据时代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策略

3.1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公众参与机制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主要采取政府组织、专家主导的工作方式:由政府提出规划要求、组织规划实施;专家根据国土空间利用现状、区域发展目标与趋势,以及上级政府下达的指标约束编制国土空间规划。规划主要着眼于当前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格局的优化,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约束与引导,而对规划方案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预见不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度不高。一些地方政府也通过听证会的方式组织公众参与规划方案评估。但是,由于公众缺乏专业知识,仅仅依据专业的规划图与规划报告无法全面了解规划方案对他们生产、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无法对规划方案做出有效反馈。Geodesign框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影响进行评价,“变化模型”给出不同发展和保护情境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备选方案;“影响模型”评价备选方案的社会经济影响与生态影响,特别是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将评价结果呈现给公众。若公众给出负面反馈,专家回到前置模型(“过程模型”“评价模型”“变化模型”)对方法、参数等进行改进,这种规划方案实时评估和公众参与反馈机制落实了“人本化”的规划理念。另外,规划方案的影响评价结果作为专业规划图与规划报告的补充,降低了公众参与的难度,有助于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3.2协调各类规划矛盾在“一张图”上实现多目标平衡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统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方向,科学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实现“多规合一”,有效解决各类空间规划冲突的问题。对林草部门形成的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成果进行合理性、协调性审查,结合“三区三线”划定等工作,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上落实造林绿化空间和位置,实现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国土绿化等多目标统筹和平衡。

3.3动态监测系统

动态监测系统的构建能够帮助有关⼈员实时掌握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情况,并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国土空间规划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方案偏差,通过对比数据能够提示调整规划中的不合理,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长久性。此外,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还有利于提高国土空间的安全性。信息化背景下,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监测系统应当建立在完整的信息平台上。动态监测系统是信息平台中多个数据内容的融合分析结果,对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分析之后,按照相应的等级进行划分,得到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而后根据综合评价体系对数据内容展开结果评定。

3.4应用智能模拟

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规划的最终目的。为达成这一目的,必然要掌握国土空间演变规律,实现预测职能。智能模拟是指将局部行为与全局演变综合分析,进而对人地关系实施智能模拟。通过客观分析个体演变,进一步推测整体系统的发展规律,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所能适应的有效体系。譬如,MAS,即多智能体系统,是一种全新分布式计算机技术,如今已成为一种复杂系统分析及模拟的重要工具。其模拟特征便与国土空间智能模拟需求相符合,可以将空间要素带入模型,再利用学习算法构建人工智能学习模型。将MAS和学习算法相结合,建立城市开发边界的精准模拟模型。利用量化、表征建设用地规模及其他众多因素的关联性,对用地规模采取实时预测。还能应用人工智能协作模块,对决策阶段的刚性与弹性边界进行模拟,从而获得对应的反馈结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上文分析可以明确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信息化与智慧化。国土资源作为我国十分重要与核心的自然资源,相关部门必须正确认知国土空间智慧化规划的相关内容和含义,且在自然资源总体架构下提升其智慧化与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并搜集与汇总相关经验,促使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更加可行。在未来,我国的智慧化国土资源规划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为我国稳定的社会发展和和谐的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卢瑾.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框架研究[J].智能城市,2020,6(12):14-16.

[2]陈江.基于信息化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探索[J].华北自然资源,2020,(02):124-125+128.

[3]吴洪涛.自然资源信息化总体架构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J].城乡规划,2019,(06):6-10.

[4]王伟.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与智慧规划建构路径[J].城乡规划,2019,(06):11-17.

[5]沈费伟.大数据时代“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的治理框架、案例检视与提升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9,35(10):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