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建设工程合同风险管理

刘永杰、孟庆峰、范传祺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摘 要: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可能会影响企业对合同内容的履行,因此防范与控制风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文章主要针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形式、原因以及对风险进行防范与控制的有效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完善,建设工程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但对应的经济活动较以往相比更为繁琐,造成合同管理风险的原因不尽其数,主要表现在外部环境和人的影响上。因此,为了确保合同主体的顺利发展,非常有必要在建设工程中构建出完善的合同管理方案,更好的促进我国建设工程的发展,并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1],建立健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对我国建设工程的整体良好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具有实质性的意义[2]

1合同分类

只有在了解建设工程合同的基础上才能做好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防范,勘察、设计及施工都属于工程建设的行为。建设工程合同是一种诺成合同,一旦双方签订合同生效后,双方都应该严格履行,同时建设工程合同也是一种双务、有偿合同,在合同中规定了当事人双方的义务和权利,当事人只有在履行义务的同时才能享有权利。建设工程合同是发包人支付价款,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的合同,我国建设领域习惯上将建设工程合同的当事人双方称为承包方和发包方,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同,应在合同中明确体现,一般来说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工程款。一般地,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建设工程合同分以下几类:

1.1从承、发包的不同范围和数量进行划分

按照承、发包范围和数量的不同,可将建设工程合同划分成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分包合同。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是指发包人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发包给一个承包人的合同。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是指经合同约定和发包人认可,从工程承包人承包的工程中承包部分工程而订立的合同。

1.2从完成承包的内容进行划分

按照完成承包内容的不同,可将建设工程合同分为三类,即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和设工程施工合同。

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2.1合同管理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政府的宏观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强调了相关方的责权,合同条款的明确是指导市场发展的依据,市场通过合同条款的法律效力进行约束与管理,以便于市场发挥作用[4,5]。合同具备法律效应,可用以约束和管理市场,更利于政府部门发挥调节市场、规范建筑行业发展的相关职能。在建筑市场实施合同管理有利于规范市场,使建筑市场管理更加规范,有据可依。政府通过编制或认定的标准合同文本、相关法规,来进行合同管理、合同监督。

2.2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

所有建设项目工程都要求承包商和发包方签订书面合同。后续的工程施工需要严格的遵循合同约定执行。如果忽视合同管理,就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造价,从而增加工程风险管理的难度。换言之,合同管理是建设工程施工的关键部分,只有保证此部分的落实质量,才能够强化工程整体管理,确保建设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合同管理的关键环节,才能有效地把握整个工程的具体情况,保证工程按质量、按数量完成[6]。合同确定了整个项目的价格、工期、施工质量等要求。合同管理是参与工程的各方项目管理的核心,指导着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

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形式

3.1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

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划分的主要依据是风险的防范控制等级大小,相关工作人员对建设工程的合同进行管理时,需要对信用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对履约风险进行测试与评价,同时还要提前制定好各项措施来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争议等。为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这些工作,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规范的流程。如果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能够通过以上工作来避免,那么这种风险就被称为可控风险。如果合同管理因为受到一些不可抗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合同不能按照计划履行,这种风险就被称为不可控风险,不可抗因素一般包括政治、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等。

3.2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划分的主要依据是风险防范控制的具体范围。在一般情况下,合同管理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不同性质的风险,这些风险往往是由社会大环境以及合同的具体内容带来的,如果这些风险不能进行规避,就需要由合同双方来共同承担风险带来的损失和责任。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如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内部管理因素,那么该风险就属于内部管理风险,相应地,如果风险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多,那么这种风险就是外部环境风险。

4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风险的原因分析

4.1外部环境因素

具体来讲,经济社会的变化是由全球经济形势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共同影响和作用的,经济社会的变化通常会给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风险,这类风险是不能避免的。为了能够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可以结合实际的经济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尽可能降低合同管理工作受到的经济社会变化的影响。同样,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变更给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带来的风险也是不能避免的,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分析,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对合同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确保能够如约履行合同内容。

4.2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的意识因素

影响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外部环境因素属于客观因素,而对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的意识则属于主观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企业中负责合同管理的工作人员所具有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意识,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那么就不能及时的认识到合同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这样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风险的影响而出现问题。

5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5.1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

合作双方对合同进行签订时,往往需要遵守一定的流程,为了确保合同签订过程顺利完成,也为了给合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合同签订的每一个环节,这样如果某一方面的工作出现问题,企业就能及时找到相关的负责人员,那么出现的问题也就可以尽快得到解决。总之,完善的流程管理体系有助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及规范化。

5.2建立完善的合同文本体系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控制建设工程风险的有效手段,法律制度能够为加强施工合同管理、保证建筑市场正常运转提供支撑。正因为此,应该有意识的提高合同管理的法律层级,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完善合同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建设工程合同相关方的行为。与此同时,与之配套的惩处监管也应被提上议程,要利用各种监控手段提高相关方的合同意识,促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法制化,用法律法规提高合同的严肃性,为合同管理、风险控制等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构建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强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确保合同参与各方充分了解合同条款内容、合同目标以及合同精神等,为在施工过程中贯彻合同条款创造条件。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规模大、建设时间长、施工风险高,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难度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对提高建设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风险及工程质量问题发生等均能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重要性毋庸赘述。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而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质量不佳,相关方应立足合同订立的根本宗旨,严格遵循施工合同管理规律,认真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要确保正确认识工程风险并积极预防风险、防范纠纷,以便工程风险能够被控制于合理范围,工程合同管理能够为后续工程顺利展开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尧,陶琴,崔艳清.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律风险防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6):105-106.

[2] 赵宇.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J].交通世界,2018(2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