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录音制作的技术要求探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广播录音制作的技术要求探寻

张安安

342626199012062215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为传统广播事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拓宽了媒体广播的创新途径。众所周知,新闻、媒体、广播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看,广播事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国家精神文明的建设程度。

关键词:广播录音;制作;技术要求

引言

广播是一种将声音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媒体形式,讲究依托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声音将蕴含丰富情感和精神内涵的语言文字或者曲调旋律传递给广大听众。对于听众而言,将广播节目中的声音与自身的想象融为一体,继而形成的独特的听觉空间,可以获得一种深度的沉浸体验。通常而言,广播节目主要是由制作人员对节目进行录制,经过后期制作人员对录制内容加工处理,最终以音频的形式实现传播。对于广播节目而言,其传播质量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音频质量的影响。所以,在广播节目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员必须要对录音效果进行严格把关。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推动了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助力了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传播广播行业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因而,传统传播行业应加强对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开展好广播录音制作工作,以推动广播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1广播录音制作的相关概述

广播录音制作,主要是指对采集获取的原始音频进行深加工处理,即借助声音设备、制作设备,对原始音进行剪切、编辑等处理,以此让原始音变得更为完整、饱满,并使原始音频中蕴含的价值意义得到充分展现。作为广播节目传播效果的一大前提保障,广播录音制作是广播节目在制作中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为开展好广播录音制作,需要多个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协作。鉴于此,广播录音制作涉及的诸如录音设备选择、音频信号传输等环节,都要得到录音师的特别重视。不论是哪个录音制作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对最后的广播录音制作效果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综上,广播录音的质量水平,不仅体现了录音师、录音制作人员的技术素养,还决定了广播节目的质量效果。随着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播录音制作发生了极大转变,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要不断提升技术应用水平,以此推动广播录音制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综述广播录音制作时的效果要求

2.1声音必须传播到位

前文提到,广播录音节目是以受众听觉感官为主的艺术形态,主要针对的是受众们的听觉体验。由此得知,声音就是广播节目唯一且关键的讯息传播途径,声音传播是否清晰、到位是判断广播节目最终质量的重要评定标准。为了能够营造一种多元化、多向性的艺术传播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首先确保声音的细节能够准确传达到听众耳中,以此增加对受众听觉上的刺激。声音作为广播节目唯一的内容载体,相关工作人员务必充分利用好节目中的每一个声音,确保清晰准确的音源能够充分散播到听众们的耳中,因此工作人员在录制过程中必须设置层次鲜明的音场、透彻优美的音色、错落有致的布局以及深远博大的空间,以上均为广播录音节目质量的影响因素,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均会导致广播录音节目的播出效果有所下滑。

2.2以内容为主,形神兼备

声音是广播节目唯一体现艺术价值的方法,想要增加受众听感,首先就要明确声音对广播节目的重要性,换言之就是明确主体内容对广播录音节目的重要意义。新时代下,广播录音节目必须以传播内容主体为出发点,优化播出内容结构,真正做到形神兼备,既要做好播出形式,也要兼顾节目内容的优劣。基于此,才能促使广播节目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迎合受众认知。

3现代广播录音制作技术

3.1数字录音制作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录音技术也随之不断革新,现阶段使用最频繁、效果最优质的即为数字录音技术。数字录音技术是现代科技产物,自身具备高效、稳定、相对安全等特性,也是广播录音制作技术未来的发展主流之一。传统的模拟录音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广播事业的发展需求,故而数字录音技术打破了传统磁带介质的束缚,同时兼顾提升音源品质,有效降低了外界干扰。相对而言,数字录音技术更具时代优势,在行业内的使用频率也愈发频繁,帮助广播事业实现了创新发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数字录音技术为数据信息的存储提供了空间与便利,并且为广播事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如此,数字录音技术还广泛运用在电子音乐制作、数字调音台以及各类音频工作站内,是当前相关领域中最为常见且常用的录音制作技术。

3.2拾音传声器的角度调节技术

拾音传声器是收音工作的重要道具,其角度调节也是播出音质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实际运作中,拾音传声器的角度调节技术主要适用于远、近及中距离拾音三种情况。从技术原理上讲,在应用该项技术时,工作人员必须结合传声器与音源之间的距离,并通过调节不同角度获取不同的录音效果,而不同录音效果所表达出的艺术效果也会随之变化。举例来说,工作人员在录制歌曲的过程中,需采用近距离拾音及中距离拾音。对于普通歌曲,录制时多采用近距离拾音,并且要求传感器与音源之间的距离保持在5厘米之内,如此一来才能确保获取无损音质。拾音器的角度通常设置在十五度到三十度之间,这样既可有效规避录制过程中外界所发出的杂乱声音,也可促使各频段的声带达到均衡标准。

4广播录音制作的相关技巧

4.1合理利用音效

广播节目中的音效还包含自然领域中的所有声音。因而,对于广播节目只有声音没有画面的特殊性而言,应注重合理利用音效,以表达所需表达的思想情感,依托合适的音效弥补广播节目中存在的不足,进而让听众深切感受到声音营造的氛围,使听众摆脱时间、空间的束缚展开无限联想,实现对时代背景、节目背景的全面烘托,让听众充分融入广播节目创设的氛围场景中,以获取良好的听觉体验。比如,在知青返乡节目中,可以引入鸡鸣犬吠、锅碗瓢盆等杂乱的声音,以烘托出一种乡村氛围,让听众深度感受并回忆一幕幕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4.2音质修饰调整

在广播录音制作中,播音员声音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瑕疵。为保证广播节目效果,要求工作人员在录制结束后,对音质作出必要的修饰调整,保证广播节目尽量呈现出完美的效果。因此,对音质予以修饰调整,是广播录音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倘若播音员音质条件较好,字正腔圆,且富有感情色彩,仅做简单修饰即可,抑或不做任何修饰。倘若播音员音质条件较差,则要求工作人员借助均衡器予以修饰,尽可能让音质完美。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仅限于在播音员音质上作出细微调整,切忌处理过度,进而让观众产生听“假声”的感觉,应尽可能保留播音员的原本声音,让节目更加具有真实感。综上,音质修饰调整对于整个广播节目而言至关重要,播音员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听众对节目信息内容的接收,所以在广播录音制作中必须要特别重视对音质的修饰调整。

结语

结合上文所述,广播录音制作本身就是对播音员、录音员、审核员及其他一线工作人员的能力考核,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及综合处理能力,才能确保良好的节目效果。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务必深入学习广播录音制作技术,并且正确认识广播录音制作工作的具体技术要求,以此为依据,做好录音制作的每一项细节,从而为广大听众提供更优质的广播节目。

参考文献

[1]陈岷.浅谈广播录音制作的技术要求[J].数字通信世界,2022,167(11):82.

[2]吴会敏.浅谈广播录音制作的技术要求[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22(3):2.

[3]武青.广播节目录音制作技术要求的相关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