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规治疗手段,糖尿病该如何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1

糖尿病常规治疗手段,糖尿病该如何治疗?

杨利栋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628000

刘先生今年61岁了,在家人的带领下,前往医院体检,体检结果显示刘先生空腹血糖为6.8。这个数值不算太高,如果好好控制,病情有较大可能好转。但刘先生是一个“倔老头”,总是以“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为由拒绝配合治疗。在2023年初,刘先生在家人的督促下再一次前往医院检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指标已经飙升为8.7了。于是刘先生不再“嘴硬”,只得乖乖的接受治疗。那么糖尿病究竟该如何治疗?这一疾病是否有治愈的可能呢?文章带领大家了解。

糖尿病的治疗

第一,健康教育。糖尿病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很少有病人能主动配合治疗,其原因是病人对糖尿病的认知不足,不了解糖尿病的并发症。为此,应加强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讲座、线上活动等方式提升糖尿病病人对疾病的认知,进一步提升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二,营养干预。营养干预是糖尿病的基础性管理方式。能通过帮助病人制定科学的营养计划,培养病人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固定病人每日能量摄入,保证饮食均衡等方式维持病人的体重。同时饮食干预中,适当减少病人每日的糖分摄入,能防止病人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发生。但值得注意的是,饮食干预必须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病人的日常喜好,结合病人的身高体重与睡眠习惯,设计出符合病人实际情况的饮食干预方案,切勿照搬其他人的饮食套路,防止病人出现抵触情绪。

第三,运动干预。科学有效的运动对于改善病人糖尿病病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是很多糖尿病病人必须接受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因为运动疗法对糖尿病病人的身体健康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它既能提升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又能促进病人血液中胰岛素水平的下降。最关键的是,科学合理的运动还能提升病人身体对血糖与血脂的利用,降低病人体内血糖浓度,防止病人血液过度浓稠,起到缓解病情的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运动疗法需要长期进行,病人如果只是单纯的心血来潮,一次两次地运动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除此之外,不同的病人在运动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也应存在差异性。如果病人较为年轻,身体较为强壮,则能采用跑步、游泳、登山、打球等运动。如果病人较为年老,身体状况不允许其参与剧烈运动,则能采用打太极、慢跑等运动方式。运动时间应在20-60min之间,以病人的实际接受能力为准,每周运动3-5次。运动最好选择餐后1小时,且运动期间需要随身携带糖块,防止病人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情况。

第四,血糖监测。病人在临床治疗全程,应密切关注自身血糖指标,定期测量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用于评价病人治疗后短期治疗效果。病人能随身携带便携式血糖测量仪,在家中自行监测血糖指标。除此之外,病人还应定期前往医院接受检查,了解其自身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危险因素发生情况。糖尿病病人每年至少接受1次血脂检查与全身检查,包括心脏、神经等相关检查。

第五,药物治疗。药物干预是糖尿病的常见治疗方式,根据病人的实际病情发生情况,医生能为病人提供不同的药物干预。常见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包括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非促胰岛素分泌剂(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但用药治疗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病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不存在绝对的见效最快、效果最好的药物,除非处方药物外,病人需要在谨遵医嘱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用药。在用药过程中,病人不得私自更改药物使用剂量与应用频率,防止发生意外情况。用药全程可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并在不良反应出现第一时间前往医院接受医生诊断与治疗,避免病人病情恶化。

第六,手术治疗。少数病人可在医生评估下,接受手术治疗。糖尿病手术方式为代谢手术,根据病人实际病情,能为病人实行袖状胃切除术、胃旁路术。不同手术方式对病人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前,病人均需要接受手术前评估,术后需要限制病人总热量摄入情况,为病人实行渐进式阶段饮食,防止病人食用浓缩甜食,保证病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补充充足的水分、维生素与微量营养元素。除此之外,病人还需要坚持锻炼,改善生活习惯,终身接受随访,避免病情复发或出现并发症。

糖尿病能治愈么?

目前临床医学中,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是较难治愈的。对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以控制病人血糖上升,延缓病情进展,预防严重危及病人身体健康的并发症发生为主要治疗目的。1型糖尿病发病后,病人必须终身注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指标。2型糖尿病病人尚未达到确诊阶段时,能通过饮食调节、运动干预等措施促使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若病人长期患有2型糖尿病,通过生活方式转变等措施无法达到改善病情的情况,则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多数无法治愈且无法逆转,部分并发症进展缓慢,但会反复发生,对病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更有甚者还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死亡等情况,需要被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