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性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在ICU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渐进性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在ICU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唐啸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ICU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ICU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拔管以后适当进行渐进性综合呼吸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4月收诊的60例ICU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主体,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各为30例,对渐进性综合呼吸功能锻炼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以及动脉血氧分压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指导ICU气管插管后病人适当进行渐进性综合呼吸功能锻炼,能够在解决患者呼吸困难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患者肺功能康复效果,对于提升病人的生命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渐进性综合呼吸功能锻炼;ICU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应用效果

气管插管是ICU中常用于救治呼吸停止患者、呼吸衰竭患者的方式,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协助病人优化改善身体的氧合状态,风险相对比较高。在长期进行气管插管的时候,病人气道黏膜的完整性会受到破坏性影响,而呼吸功能锻炼属于肺功能康复的主要方式,主要通过增加呼吸肌收缩强度,在提高患者肺部通气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呼吸效率,有助于提升患者气道的清除能力和防御能力,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4月收诊的60例ICU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主体,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各为30例,对渐进性综合呼吸功能锻炼的价值进行分析。对照组患者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该组患者年龄最大者为73岁,年龄最小者为28岁,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能够达到(55.42±11.79)岁,存在吸烟史的患者共有17例,无吸烟史的患者共有13例,机械通气时间平均可达到(7.59±1.08)天。观察组患者共计30例,男性气管插管拔管患者为17例,女性气管插管拔管患者为13例,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63±11.94)岁,有吸烟史的患者共计15例,无吸烟史的患者共计15例,机械通气时间平均可以达到(7.69±1.09)天,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纳入标准:在气管插管拔管以后,病人处于意识清醒状态,患者知晓本次研究,已经事先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肺部、胸腹部存在严重的损伤问题,患者周边神经肌肉出现病变问题。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常规护理:病人在撤机拔管以后,患者应该每天实施无创辅助通气治疗、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应该每隔2个小时协助患者进行1次翻身,轻轻叩击患者的肺部,指导病人正确、有效的进行咳嗽,保证患者气管处于通畅状态,让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嘱咐患者在进行吸气的时候如何收缩腹部,指导患者在呼气时保证腹部处于舒张状态。在患者进行肢体运动的时候,在早期通过按摩使病人肌肉处于放松状态,避免患者出现肌肉僵直问题,在患者病情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已然稳定后,鼓励病人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和锻炼。护理人员应该重点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以便解除患者存在的顾虑。

观察组患者进行渐进式综合呼吸功能锻炼,病人在成功拔管之后,指导病人如何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然后依照病人的病情发展、身体恢复情况,制定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方案、锻炼频率。(1)在患者拔管初期,病人肌力处于比较弱的状态,可以在早期适当进行一些缩唇呼吸用来锻炼病人的呼吸功能,指导病人做出嘟唇动作,然后慢慢向外吐气,借此增加患者的呼气比例以及吸气比例。在进行抗阻力练习的时候,应该在病人肌力增大后,组织患者进行抗阻力锻炼,让患者通过吹气球不断提升病人的肺部复张能力[1]。(2)在指导患者进行改良呼吸操锻炼的时候,应该依照病人的身体恢复状况安排呼吸操锻炼方案,在进行上肢呼吸锻炼的时候,让患者平举上肢然后进行吸气,在患者上肢处于下垂状态的时候进行呼气,病人应该平伸上肢部位,保证上肢和患者躯体维持在水平状态时,进行吸气训练[2]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2)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5.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血气分析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0.05,说明本次研究具备分析价值。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SAO2、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

1 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s,分)

组别

例数

SAO2(%)

PAO2(毫米汞柱)

PACO2(毫米汞柱)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0

92.63±1.54

98.04±1.18

94.09±4.56

98.79±5.59

48.94±5.46

38.29±7.11

对照组

30

92.31±1.92

95.27±1.03

93.76±4.33

96.14±5.58

49.07±5.79

43.78±6.37

t

--

0.487

5.51

0.281

4.26

0.183

2.96

P

--

0.532

0.002

0.724

0.007

0.821

0.022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渐进式呼吸锻炼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高于对照组。

2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10天后

干预30天后

观察组

30

48.19±9.63

64.09±9.25

63.12±14.39

对照组

30

47.88±8.79

59.67±8.41

74.29±12.56

t

--

0.261

2.773

5.632

P

--

0.817

0.024

0.002

3讨论

通过血气分析指标能够客观检查出患者的呼吸情况,属于ICU中的常规检查项目之一,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0天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SaO2指标、PaO2指标比对照组高,PaO2指标小于对照组,说明患者在气管插管拔管之后进行渐进式综合呼吸功能锻炼,确实能够起到改善病人呼吸情况的作用,和李佳丽等人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3]。拔管早期指导病人进行缩唇呼吸,确保患者能够将肺部残存的二氧化碳顺利排出体外,以防患者产生气道塌陷问题,即可直接用来改善病人的拔管缺氧情况[4]

在患者肺部情况有明显好转、肌力增大的时候,通过定期进行抗阻力训练,不断锻炼病人的呼吸肌,使用吹气球的方式促使患者肺部能够顺利实现复张目标,当病人已经能够适应进行缩唇呼吸以及抗阻力锻炼以后,用来锻炼病人的呼吸肌,然后让患者按照呼吸操开展呼吸功能锻炼,从而不断提高患者的膈肌力量,不但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呼吸效率,而且可以缓解病人的呼吸困难问题[5]

综上所述,渐进性综合呼吸功能锻炼能够使患者在气管插管拔管后解决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问题,进一步提升患者肺功能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划匀,蒋沁娟,韩钱鹏等.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危重症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21):85-88.

[2]江方正,赵雪成,陈玥等.1例多次气管插管拔管即致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根本原因分析[J].循证护理,2022,8(12):1656-1660.

[3]潘晓虹. 长期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2022.

[4]任宣霖,樊落,田金徽等.ICU气管插管患者拔管指南的质量评价与内容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08):1001-1007.

[5]张攀.渐进性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在ICU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23):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