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动态心电图技术在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探究动态心电图技术在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谭晓蓉

丽江市永胜县人民医院,云南  永胜674200

目的:讨论动态心电图技术在心房颤动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1年4月到2023年1月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6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中使用动态心电图技术检测,对照组中使用常规心电图监测。结果:两组的心房颤动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相比(P<0.05)。结论:在心房颤动患者中使用动态心电图技术,能够提高心房颤动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技术;心房颤动;临床诊断

心房颤动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临床心律失常疾病,随着年龄增加,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病率会不断增加[1]。心房颤动疾病发病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的威胁,但是随着房颤的发生,会造成心室反应不规则的状况,还会影响心脏同步机械活动,还会对人体的正常血流动力学造成较大的影响,还会诱发心力衰竭、脑卒中、冠状动脉疾病等心脑血管疾病[2,3]。有些心房颤动患者的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在疾病临床出现或者发作时,已经形成器质性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预后状况[4]。因此,在临床上及时检测出心房颤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5]。在临床检测中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的心电信号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将患者在运动、睡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工作劳累等状态中患者的心脏状况进行捕捉,进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能够检测出突发性心律失常以及一过性心律失常,能够弥补常规心电图的缺陷,在心电异常的发病原因以及频率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4月到2023年1月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中年龄均值达到63.75±1.28岁,有15例女,15例男,43岁到73岁。实验组中年龄均值达到62.59±1.52岁,有12例女,18例男,40岁到76岁。

1.2方法  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心电图监测,在检测中需营造安全的环境,让患者使用平卧的体位,尽可能将身心放松,减少患者的消极的情绪。还需要减少药物治疗中对心电图的影响作用,保证患者的心电图监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检测使用心电监测的仪器,通过连续描记的方法进行操作,能够控制每分钟25毫米的标准,保证检测的图像清晰度。在实验组中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测,主要让患者使用平卧的体位,将胸部暴露出来,在与电极相接触的位置使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擦拭,在皮肤表面使用小砂片进行操作,提高皮肤的洁净程度,避免皮肤的电阻过大的情况。在导联位置中粘贴优质的电极片,加固电极与导联线的连接,避免由于出汗或者牵拉造成脱落的情况。在确定连接成功后,将记录器打开,先进行1分钟到2分钟的检测记录,之后确定心电信号是否出现异常,确定信号良好后,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

1.3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的心房颤动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差异明显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的心房颤动检出率的情况  对照组的持续性房颤检出率占13.33%,阵发性房颤占53.33%;实验组中持续性房颤检出率占23.33%,阵发性房颤占73.33%;差别较大(P<0.05)。

表1两组的心房颤动检出率的情况

组别

例数

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检出率

实验组

30

22(73.33%)

7(23.33%)

29(96.67%)

对照组

30

16(53.33%)

4(13.33%)

20(66.67%)

Χ2

25.675

P值

<0.05

2.2两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的情况  对照组中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占0.00%,室性心动过速的占3.33%,房性早搏的占3.33%,心房扑动的占3.33%,房颤伴室率减慢的占0.00%,房颤伴长间歇的占3.33%;实验组中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占3.33%,室性心动过速的占6.67%,房性早搏的占6.67%,心房扑动的占6.67%,房颤伴室率减慢的占3.33%,房颤伴长间歇的占13.33%;差别较大(P<0.05)。

表2两组的额外心律失常检出率的情况

组别

例数

房颤伴长间歇

房颤伴室率减慢

心房扑动

房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总检出率

实验组

30

4(13.33%)

1(3.33%)

2(6.67%)

2(6.67%)

2(6.67%)

1(3.33%)

12(40.00%)

对照组

30

1(3.33%)

0(0.00%)

1(3.33%)

1(3.33%)

1(3.33%)

0(0.00%)

4(13.33%)

Χ2

17.596

P值

<0.05

3  讨论

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心律失常疾病,在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心房波动丧失规律,出现无序快速的颤动波[6]。由于心房的舒张、收缩有效性降低,还会影响泵血功能,甚至造成心室不规律的反应。房颤可能由多种疾病诱发,也会造成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心房颤动在发作时,会伴随多种疾病,还会影响心功能,房颤的持续时间与感知敏感性具有重要的关系。在临床上使用动态心电图能够连续检测患者的日常生活状况,进而可以更加准确的检测出心律失常,提高检测的及时性、有效性,进而能够及时治疗,改善预后状况。使用动态心电图技术患者的阵发性房颤(73.33%>53.33%)、持续性房颤(23.33%>13.33%)等心房颤动检出率较高(96.67%>66.67%),房颤伴长间歇(13.33%>3.33%)、房颤伴室率减慢(3.33%>0.00%)、心房扑动(6.67%>3.33%)、房性早搏(6.67%>3.33%)、室性心动过速(6.67%>3.33%)、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3.33%>0.00%)等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40.00%>13.33%)。

综上,在心房颤动患者中使用动态心电图技术,能够提高心房颤动检出率,心律失常检出率。

参考文献:

[1] 郭金玉. 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对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J]. 影像技术,2022,34(3):42-45.

[2] 贾永美. 心电散点图在快速诊断动态心律失常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3):169-171.

[3] 李晓刚,于颖慧,李小伟,等. 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冷冻球囊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3):2508-2512.

[4] 刘玉娟,黎燕清,赵永福. 动态心电图对高压氧辅助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 哈尔滨医药,2023,43(3):52-54.

[5] 蒋鹤,阮宏云,张毅刚,等. 射频消融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后左心房内径的影响[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3,21(3):274-278.

[6] 杨晓霞,吴岩,王晓东,等. 远程实时动态心电监护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应用价值的比较分析[J]. 贵州医药,2022,46(11):1813-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