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高效管理之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建筑工程高效管理之探讨

魏东聂鑫王芳

610521198206073512  61052819910211573X  610625198711051286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各种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品质越来越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越来越复杂。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我国先行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而针对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我国建筑工程实现高效管理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模式;对策探讨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就是通过对工程建设的各种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工程的进度、质量及投资效益,实现工程建设的预期目标所进行的管理活动。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品质越来越高,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项目管理的模式也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开发全球化、专业化、精细化、多样化的现代化项目管理方式迫在眉睫。本文中笔者以实现建筑工程高效管理为目的,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1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1平行承包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建筑工程项目的业主将项目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及施工等任务进行分解,然后分布到众多设计、施工单位及设备材料供应商,并分别签订项目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各承包商之间为相互独立的平行关系。在施工过程中,他们分别接受业主或业主委托的监理单位的监督和控制。

1.2项目管理承包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为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指的是在项目立项之后,项目业主将工程设计、设备材料采购、施工等任务全部承包给一个具有国家相关部门审定认可的资质承包单位,所有项目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及施工等工作由其负责,然后向业主交付与项目合同要求相符的建筑工程项目。二者之间由一份总承包合同约束。这种模式的工程分包模式也称之为交钥匙。

1.3施工或设计总分包管理模式

这种分包模式指的是建筑工程项目的业主将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任务分别承包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并分别与二者签订设计和施工承包合同。这种承包模式是出于上述两种成本模式之间的一种模式。

2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2.1缺乏市场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大多为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及招投标方面的规定,但在一些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方面仍缺乏统一的规范,存在着政出多门的现象。而且关于工程项目管理及总承包模式,仍缺乏相应的规范。此外,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关于合同文件、招投标及收费标准等方面缺乏市场政策引导和健全的法律规范。

2.2缺乏健全的工程项目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企业缺乏健全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且没有建立起全面的项目管理体系,在组织结构与服务功能方面都与工程项目管理需求不相适应。此外,大多企业仍没有与工程项目管理对应的、健全的岗位职责、程序文件、工作手册及作业指导性机制等,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缺乏科学性,管理较为落后,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整体效率不高,远远不能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多样化需求。

2.3工程项目管理缺乏良好的专业人才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人才缺乏使最普遍的问题,也是导致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同行存在很大差距的最主要因素。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普遍缺乏高素质且具有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专业管理人才,使得我国的工程项目在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程序及标准等方面不能与国际接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逐步实施全过程控制管理,而缺乏熟练掌握项目管理软件、实现全过程控制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也成为制约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因素。此外,我国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人员资质认证制度不够健全,极大的阻碍了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

3健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策

3.1全面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建筑业的迅猛突起,法律法规建设尚不完善,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市场运作机制,工程项目管理缺乏制度化的施工措施,在现场管理的难度较大,难以形成统一有效地管理。为此,我国应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法规法律体系,落实相关方针政策,合理规范建筑项目管理,查缺补漏,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体系。

3.2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瞩目世界上庞大的建筑企业,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注重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与资质的培养。在建筑行业内,由美国PMI学会颁布的项目管理专业资质PMP及其证书,受到了射界的广泛认同,获取该资历的项目管理人员较之于普通的项目管理人员有更大的发展优势与发展空间,容易被政府部门与集团任用。而我国项目管理专业的发展相对较晚,因此,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跟不上时代潮流,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应积极召开一些学术调研会、技术研讨会,创建与国外交流对话的平台,促进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

3.3确保工程项目质量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设计企业管理与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此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施工周期相对较长,因此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也就较大。为了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完善项目工程项目质量体系,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确保质量管理的高效运行,将质量管理监督落实到项目施工的每一各环节、每一道工序,确保工程质量。

3.4制定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以系统论出发,对影响工程管理的左右因素进行全方位、全工程、无缝隙的系统化管理,强化每一环节的连接,严格遵循施工要求的操作规范,优化工程项目管理,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做到管理、施工、产品的精细化管理,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也是实现项目安全、项目进度。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项目的管理应跟进时代潮流,采用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模式,结合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在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的推广与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收益,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做到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的信息网络化,确保项目管理精细化。

3.5创新项目管理制度

首先,对于新工程的开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企业经理与项目经理为了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必须签订内部承包合同或项目责任书,强化双方的责任管理意识。其次,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为了确保成本预算,施工项目应进行单独的成本核算体制,促进项目过程成本投入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把握预算成本,将经济效益与项目管理的收益挂钩;此外,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加强项目监管,争创优质工程,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

4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业主在选择项目管理模式时,逐步偏向于规范且多样化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研究,努力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并进一步推进其在项目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实践应用,不断提高项目生产力。此外,在实践过程中,项目业主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努力选择与自身管理相符的项目管理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管理机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烨,白雪飞.浅谈工程建设项目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20(11)

【2】肖军,谭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和措施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0(01)

【3】刘明,周辉.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建筑安全.2017(12)

【4】陈岩,滕阳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农电管理.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