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FMEA模式护理效果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3
/ 2

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FMEA模式护理效果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鄢鸿丹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628000

[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FME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模式护理效果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FMEA模式护理)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每组48例。分析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实施FMEA模式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炎症水平,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FMEA模式护理

重症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死率较高。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重症肺炎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风险[1]。因此,对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护理进行FMEA模式分析,以评估护理效果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探索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FMEA模式护理效果及对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为62.45±4.25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2.35±4.13岁。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准备好呼吸机、氧气等设备和药品。给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将气管插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的气管中,并通过听诊器确认插管位置正确。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起来,设置合适的呼吸参数,开始机械通气治疗。在给予患者治疗期间,添加吸痰护理和用药护理等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FMEA模式护理:组建团队:组建一个由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共同参与FMEA分析过程。确定范围:明确要分析的护理过程,例如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整个流程,包括患者的评估、准备、操作、监测和维护等环节。制定FMEA表格:根据确定的范围,制定FMEA表格,包括潜在故障模式、故障原因、故障影响、严重性、发生概率和控制措施等列。识别潜在故障模式: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和识别可能影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潜在故障模式。确定故障原因:针对每个潜在故障模式,团队成员一起分析可能导致该故障的原因。评估故障影响:评估每个潜在故障模式对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评估严重性和发生概率:根据故障影响和发生概率,评估每个潜在故障模式的严重性和发生概率等级,例如高、中、低。制定控制措施:针对每个潜在故障模式,团队成员一起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故障的发生。控制措施可以包括改进操作流程、培训护士、定期维护设备等。实施控制措施:根据制定的控制措施,团队成员一起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并记录实施情况和效果。定期监测和评估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和风险。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1.4统计资料

使用±s)对数值变量展示,检验t,软件工具:SPSS23.0。
2结果

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分析患者炎症因子水平(±s)

组别

例数

降钙素原(ng/ml)

超敏C反应蛋白(mg/L)

白介素-6(ng/ml)

观察组

48

0.74±0.12

63.35±7.15

30.26±3.21

对照组

48

1.19±0.13

81.12±7.18

51.23±5.19

T

-

17.622

12.150

23.807

P

-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在医疗领域,FMEA模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控制风险的方法。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将FMEA模式应用于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因子[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炎性反应因子是一类能够引发或调节炎症反应的蛋白质,如白细胞介素-6(IL-6)等。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由于肺部感染,这些炎性反应因子的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导致病情恶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重症肺炎的常见治疗方法,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气道损伤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炎性反应。因此,如何通过护理措施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FMEA模式是一种系统化的风险评估方法,它通过对可能的故障模式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其可能的影响,从而制定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在护理实践中,FMEA模式可以帮助护士识别和预防可能引发炎性反应因子升高的风险因素,如呼吸道感染、气道损伤等。通过FMEA模式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炎性反应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FMEA模式在重症肺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病人的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兴辉,杨成成,张薇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3,44(6):1728-1731.

[2]王娟,钱丹.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干预效果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9):2273-2277.

[3]吴玲玲,郑俊丽,叶利军.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PDCA循环在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