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移民实边政策及其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汉代的移民实边政策及其作用

刘鸣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710054

摘要:自先秦以来,中原民族与北部及西部边疆的诸游牧民族在交流与冲突中并存。汉朝自文帝以后为了解决北部边疆问题采取了移民实边的政策,这一政策的不断实施,为汉朝最终解决边患,稳定国内局势以及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秦汉史,移民实边,匈奴

在汉代初中期,为了解决边患,实行了移民实边政策,即迁徙其他地区的居民到边境地区,以充实边疆人口,增强抵御外患的能力。

华夏与匈奴的冲突与交往由来已久。《诗经》中即有“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1]“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等诗句[2],描述了周王朝与匈奴作战的情景。此处的玁狁,即是中原华夏民族对匈奴称呼的一种。

到秦汉之际,匈奴强大起来。汉初,匈奴不断攻击汉朝的北部边疆,成为汉朝的心腹之患。汉初由于经过秦末战争,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对匈奴实行合亲政策。到文帝时,试图解决匈奴问题,并为此推行了多种政策,移民实边即是其一。

在秦统一之前就有移民实边的举措,据《史记•秦纪》记载,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即“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到了二十六年,又赦免罪人迁徙到穰。昭襄王二十八年,白起进攻楚国,攻取取鄢、邓,随即又赦罪人迁徙到这两处新占领领土。[3]

秦统一之后,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发动攻势,一举把匈奴从黄河以南地区赶走,并在这一地区新设了44个县。接着秦将蒙恬又渡过黄河攻战高阙、阳山、北假中,而后又修筑亭障,徙民以充实这些新设立的县。从此年开始,秦对北边连续推行移民实边的政策。[4]

汉初继续实行移民实边的政策,在这一举措的推行过程中,晁错是一个关键人物。易错初学“申商刑名”之学,文帝时,又受太常派遣到齐伏生处受《尚书》之学。数次上书言政事,文帝任晁错为太子家令,当时号称为“智囊”。文帝时,匈奴又多次侵入汉朝边地,汉朝发兵抵御。晁错上书言兵事,认为匈奴自汉兴以来“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5]已成为汉朝的大患,因而上书建议文帝推行移民政策。

在晁错看来,征发内地卒以治理边塞,虽然有很多益处,但也有不少弊端。让远方的戍卒守卫北边,以一年为期轮流戍守边塞,对匈奴人的习性和能力都不熟悉。所以不如招募人常住于边境,生活耕作于此,同时兼有农耕和戍守两种职能。在晁错的设想中,首先是在边地设立要塞,修筑“高城深堑”,要设立蔺石、渠答等防卫设施。[6]要塞中又建内城,其中间隔一百五十步。在山川形便要害之处,大道之旁,修建大的城邑,其中要可以容纳千家,在其中设置虎落等防卫措施。[7]

至于迁徙什么样的人到边地,晁错建议先以罪人以及免徒复作,人数不足的话,招募成年的赎罪奴婢以及想输送奴婢以拜爵位者。如果人数再不够,则招募平民愿意戍边的。

为了能让迁徙到此的人安居乐业,稳定下来,晁错提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给愿意实边者都赐与比较高的爵位,免除全家赋役,提供冬夏衣物和食物,直到他们能自给自足为止。所得爵位可以出卖,而买者不受民爵的限制。没有配偶的,政府同出钱提供。匈奴入侵能抵御者,以避免为匈奴掠夺人口的一半赏赐,这些由政府出钱赎买。如果这些政策能实行,则“邑里相救助,赴胡不避死”,而“使远方亡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8]

    移民实边的政策到汉武帝统治时期继续推行。元朔二年(前127年),汉朝设立朔方、五原郡,“募民徙朔方十万口”。[9]元狩四年(前119年),又“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这次移民关西、朔方和新秦中等地,规模空前,共计移民七十余万。[10]武帝时先后共设新郡32个,所设立的新郡基本上由内地移民来充实。[11]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在额济纳河流域等地发现了一万多枚汉简,这些简牍材料是汉代张掖郡居延以及肩水金关两个都尉的文书档案遗存,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军事等制度的珍贵材料。在居延汉简中记载了汉代移民实边的情况。如:

168.12: [倍]迫秋月有徙民事未阕

188.19: 月有徙民事 恐□   [12]

另外,从下而两条居延汉简中关于余谷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地区屯田规模之大:

112.2+112.22: 今余谷万二千四百七十三石三升少 其二百卅五石米糒   □

四千二百六十三石一斗”

112.20: 受四月余谷万一千六百五十二石二斗三升少 其二百

三千九百[13]

到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等率领赦免的罪人屯田渠犂,秋收之后,郑吉和司马憙征发诸国兵一万多人,与自己所统帅屯田士卒一千五百多人会同攻击车师,破交河城。而此时,汉兵所积蓄的粮食耗尽,只好罢兵,又回到了屯田之地。而等“秋收毕,复发兵攻车师王于石城”。[14]从这个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屯田可以减少转运的压力,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降低军费。

[15]另外,屯田的区域成为了汉军的基地,有了这基地后,军事攻势就不必从内地发动,直接可以从边疆地区开始。[16]边疆地区的移民也可以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兵源,这也是徙民政策的功能之一。

    屯田政策也对匈奴的军事打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7] 魏武帝曹操对汉武帝的屯田政策非常推崇,推之为国策之典范:

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18]

    综上,移民实边政策的实施,增加了汉朝边境的人口,发展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增强了汉朝抵御北边和西边游牧民族的能力,为解决边疆问题,巩固统治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刘鸣,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旅游与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


[1]《诗•小雅•六月》,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第424页。《诗》序曰:“《六月》,宣王北伐也。”

[2]《诗•小雅•出车》,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415页。

[3]《史记》卷五《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2014年,第267-268页。

[4]《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53、258、259页。关于秦汉移民实边的概况,可参见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增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06-412页。

[5]《汉书》卷四九《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78页。

[6] 服虔曰:蔺石,可投人石也。苏林曰:渠答,铁疾藜也。如淳曰:蔺石,城上雷石也。见《汉书》卷四九《晁错传》,第2286页。

[7] 王先谦曰:于内城小城之中间,以虎落周绕之,故曰“中周虎落”也。关于虎落,颜师古认为是“以竹篾相边遮落之也。”说见王先谦补注:《汉书补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732页;《汉书》卷四九《晁错传》,第2287页。

[8] 《汉书》卷四九《晁错传》,第2286页。

[9] 《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70页。

[10] 《史记》卷三〇《平准书》,第1425页;《汉书》卷二四《食货志》,第1162页。

[11] 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增订本)》,第411页。.

[12] 简牍整理小组:《居延汉简(贰)》,中研院史语所,2015年,第168、219页。

[13] 简牍整理小组:《居延汉简(贰)》,中研院史语所,2015年,第18、21页。

[14] 《汉书》卷九六《西域传》,第3922页。

[15] 李祖德:《西汉的屯田》,《复旦大学学报》,1964年1月,第61-66页。

[16] 朱绍侯:《两汉屯田制研究》,《史学月刊》,2012年第10期,第26-27页。

[17]关于屯田的讨论,参见李祖德:《西汉的屯田》,《复旦大学学报》,1964年1月,第61-66页;杨际平:《西汉屯田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12月,第8-15、91页;朱绍侯:《两汉屯田制研究》,《史学月刊》,2012年第10期,第26-27页;柳春藩:《西汉徙民实边屯田制质疑》,《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2期。

[18] 《三国志•魏志》卷一《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