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可靠性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孙玉

61062219880829093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质量是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则由设计可靠性、制造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三部分组成。对于集成电路制造型企业来说,制造过程的可靠性对产品固有设计能力的实现,对质量的保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制造过程中影响质量与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包括一线操作员工的生产技能、工作责任心、基础设施设备能力和过程运行环境、原材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工艺能力、管理水平、批生产首件检验和工序一级检验等。

关键词:质量;可靠性管理;项目管理;应用 

引言

可靠性管理体系是一种成熟的管理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系统提高辅机管理水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电力施工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大众非常重视电力生产和施工的安全问题。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电力体制,增加了施工企业的竞争性,这就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构建常态机制。因为电力施工现场涉及多个工种,相关生产设施具有临时性特征,整体施工环境具有多变性特征,在施工现场集中了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等,因此增加电力施工安全隐患。在电力施工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1概述项目质量管理

(1)项目质量管理概念

项目质量管理指的是在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利用高效的手段保障工程项目质量。项目质量管理是根据实际项目指挥和调度相关工作人员,保障施工项目符合相应的目标。项目质量管理具有系统化的特征,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协调相关资源,从而保障施工质量。

(2)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

1)项目质量规划:在整个项目管理规划过程中,项目质量规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由项目实施的全体成员共同制定项目质量规划。质量规划工作涉及较多的施工内容,并且需要明确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全面掌控施工过程。在项目质量规划阶段,需要深入分析质量标准和施工过程。利用质量规划可以明确各个相关单位的权责,再实施落实各项施工责任,建立科学的管理程序,通过合理分工可以高效率地开展管理工作,各个施工部门需要根据分工开展日常工作,提高整体作业活动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2)项目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效果直接关系到工程施工质量,通过提高质量控制能力,促使每个施工环节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开展项目质量控制工作,首先需要做好因素控制,主要是控制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其次需要做好阶段控制工作,主要是控制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以及实施阶段、完成阶段。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具有不同的控制角度,可以发挥出相互补充作用,因此可以综合利用。

2可靠性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2.1可靠性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录入

完成辅机设备可靠性基础数据的自动采集、录入功能,改变手工录入的传统。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特性的研究,在BFS++、PI系统中选取不同的设备典型特征量,实现了汽泵、磨煤机、高加、低加、燃料系统等全厂设备的自动采集和录入功能,达到了设备可靠性数据的准确性的目的,为全面统计、分析、评价设备的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2.2建立全方位设备预警中心

设备可靠性基础数据实现自动统计并不是最终目的,如何利用可靠性数据提高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是设备管理的最终目的。项目梳理了运行、检修部门的主要业务流程,依托信息系统和生产流程研发了设备预警管理中心。(1)在信息系统中自动收集业务流程信息,将设备和系统的运行参数、设备状态参数、设备的特征量参数(振动、轴承温度等)、部件寿命预警、非停事件、运行异常记录(值长记录)等七类关键业务流程采用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的自动采集。(2)将设备管理标准、机组运行参数的设计值(规定值)等设备管理信息形成信息管理管理标准,当运行参数、设备状态参数、设备的特征量参数(振动、轴承温度等)、部件寿命超过标准值时,信息系统自动触发报警信息。设备责任专业和责任人在接到报警信息后在规定时间内向系统提交分析报告。

2.3建立设备可靠性分析平台

设备可靠性管理的目的是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参数变化趋势发现设备运行中的隐患,为设备治理提供依据,同时为设备管理者提供了强大的服务平台。(1)设备管理平台提供了设备停运、正在检修设备、存在缺陷设备查询功能;方便设备管理者了解掌控设备的状态;设备履历管理,完成了机组缺陷、费用、检修记录的汇总和查询功能,按照设备树布置形式实现单台设备、系统、机组、不同时间段的查询功能,在此基础上能够形成设备检修履历。(2)运行管理平台提供了运行事件确认、事件指标完成情况查询、事件运行时间间隔查询等功能。(3)部件管理提供了设备部件更换记录、部件寿命查询、预警一览、部件对标管理等功能。

3质量与可靠性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在电力施工中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合理划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力度排查事故隐患,合理提高安全投入,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性。首先明确项目主要领导人和责任人,落实安全监管工作,结合各部门的职责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安全目标责任制,全面排查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及时整改发现的安全隐患。其次落实安全教育活动,合理划分相关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使其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和工作内容,提高实际工作的针对性。

3.2加强过程运行环境管控,建设ESD防护体系

ESD是造成所有电子元器件或IC系统过度电应力破坏的关键点。因为静电通常瞬间释放的电压非常高(超过几千伏),这种损伤是毁灭性和永久性的,会造成电路直接烧毁。所以预防静电损伤是所有IC设计和制造的头号难题[2-8]。静电防护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管理水平,因此,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应成立静电防护专项工作小组,系统性的识别生产过程的静电防护漏洞与隐患,提出解决方案,正确的采购安装静电防护用品,定期监测效果,杜绝封装过程中静电对集成电路内部结构的潜在影响。

3.3项目安全管理精细化

围绕精细化安全管理,聚焦房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重点工作,落实项目经理带班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开展项目安全生产大检查,专职安全员落实每日现场巡视巡查力度,检查项目现场安全防范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设备配备情况等,把握房建工程项目建设关键节点,落实现场安全管理职责,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即时即改,切实加强现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要求各阶段负责人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计划,确保项目精细化管理成效。以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为支撑,逐步落实精细化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及时发现房建工程项目中潜在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通过落实安全各项措施和改善现场作业环境,保障现场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稳妥推进房建工程项目安全建设。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电力施工企业的竞争力,需要注重施工安全,这也是项目施工管理的任务。电力施工企业需要明确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加强监督施工现场,有效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切实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障电力施工项目综合效益。严格执行基线文件要求,加强工艺管控,尽可能实现产品设计固有特性,减少废品的产生,使加工过程、状态保持在受控范围。

参考文献

[1]国能发安全规〔2023〕17号,关于加强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意见[S].国家能源局.

[2]电力可靠性管理办法(暂行)[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16):39-45.

[3]朱天游,严朝.发电可靠性的概率性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应用[C].//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庆祝建国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电机工程学会,1999: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