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与核磁共振哪个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1
/ 1

ct与核磁共振哪个好

刘洪涛

四川省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213

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完善与发展,CT与核磁共振诊断已逐步成为医院常用的检测手段,有助于判断和分析病灶的具体成像,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经常会有患者和家属问“医生,CT和磁共振,应该做哪个比较好?”许多患者并不了解CT与核磁共振的区别,不同的检测方式均有其优劣势,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诊断技术。那么,这两者有何区别?去医院检查时,究竟什么情况下需要选择CT,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选择核磁共振呢?

1 什么是CT与核磁共振?

CT也就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其主要通过精确的X线束和具有较强敏感度的探测器,围绕被检测者的某一部位,进行一个接一个的断层扫描,并借助计算机分析技术,形成相应的数字化图像。因为软组织间的X线吸收率相近,为此CT的软组织对比度显著低于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主要通过强大的磁场以及无害的无线电波能量脉冲对人体内器官与结构开展成像检测,其工作机制是将被检测者放置在强磁场环境下,以脉冲将人体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进行激发,继而形成磁共振现象,进一步获取电磁信号,通过梯度场不同方向的定位,并利用计算机构出图像。

2 这两种检测方式有什么区别?

虽然CT与核磁共振均属于影像断层成像,但检测方式、适应症、检查时间及优缺点等方面均存在不同。

相较于核磁共振,CT的检测时间较短,多只需10秒便能完成,因此每日检查的人数比核磁共振多,效率更显著。磁共振扫描时间长,一个区域的扫描时间通常超出10 min,且患者以同个姿势长时间处于高噪音密闭空间中,易出现运动伪影。此外CT的检查费用也比核磁共振更低,但是和MRI相比,软组织密度分辨率不高,成像参数和方法相对更少,不如核磁共振获得的诊断信息高;其次,还可能出现骨性伪影,在一些病变的诊断上效果不比磁共振理想。

而磁共振比CT有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直接作出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及任意切层面的体层图像,在反映大脑、关节、脊柱、肌肉等病变的效果更突出,此外,磁共振对肿瘤、淋巴结与血管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易辨别。其次,磁共振的安全性更高,没有电离辐射,不会对人体形成放射线伤害,属于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技术,而CT的辐射剂量大,对人体可能形成一定的危害,通常不建议孕妇行CT检查。不过磁共振也存在不足之处,比如较难辨别钙化病灶,在肺部等上腹部诊断中可能产生运动伪影干扰,效果不如CT;空间分辨率也相对更低,扫描时间较长,每日能检查的人数没有CT多。再次,磁共振禁忌症相对较多,特别是配备心脏起搏器、铁磁性金属植入物等患者不适宜进行磁共振检查,因此在检查前要事先告知医生是否有相关的手术经历等。同时,由于磁共振存在较强的磁场限制,一些生命支持仪器与抢救器材无法进入磁共振室。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被检者所处的环境幽暗、噪音较大,因此需要做好思想准备,避免急躁和恐慌,需在医师指导下维持体位,耐心配合临床检查。 

3、CT和核磁共振怎么选择
    CT检查范围较广,在头颅、颈部、五官、胸部、腹、盆腔疾病上均能通过CT检查进行诊断,另外还支持不间断容积扫描,且CT可用于全身检查,具有较广的适应症,对于存在头部疾病的患者,比如患有脑出血、脑梗塞和颅脑外伤等患者可快速通过CT诊断,以及时予以干预。CT在诊断胸部疾病上也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对肺结节的低剂量筛查上。CT还可以应用于骨折、关节炎和脱位的检测中,尤其是在诊断骶髂关节中的效果上较为突出。骶髂关节的关节面相对倾斜和弯曲,加之其他组织重叠,增强了诊断的难度,若采取传统X线诊断,可能较难发现骶髂关节炎症,CT检查却能进一步反映X线难以分辨的关节。此外,若出现经常性咳嗽等胸部不适情况,可以先拍摄X片诊断,必要时行小剂量CT检查,便于医生更清晰地进行诊断。CT在对高密度组织中的显像较为清晰,但对软组织的分辨率不强,适用于检查骨外伤、胸部病变、腰椎疾病、肝脏病变、冠状动脉等,但针对部分功能性的疾病,CT检查可能没有太显著的意义。

磁共振成像有着多参数、高对比度以及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以反映CT诊断难以发现的细节病变,是X光片、CT诊断的补充。另外,核磁共振在诊断患者神经系统、颈椎、腰椎、胸椎和四肢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其不仅能够反映病变组织,同时能够提示出患者活体组织功能等相关信息。磁共振成像的成像更加灵活,能够清晰显示被检者的神经与软组织,多适用于脊髓、颅脑、垂体、盆腔、韧带等部位。不过对于肺部、骨骼结构的细节呈现等磁共振的效果就比不上CT。

结语

综上所述,CT和磁共振都有不同的优势和缺点,CT费用较低,检查速度快,禁忌症也相对更少;磁共振技术水平高,检查时间长,同时无辐射性,为此价格也就偏高,但是诊断细致,可以及早发现细微病变。二者无法互相代替,而是互相补充。在就诊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临床症状,才能为其选择最为合适的检查方案,以便及时诊断病情并提供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