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痤疮的中医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1
/ 2

浅谈痤疮的中医治疗

席瑞阑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而且每个患者所表现出的痤疮症状也是各不相同的。然而,许多患者却发现自己的痤疮总是无法有效治愈。同时,很多人将痤疮仅仅看作是普通的痘痘,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事实上,痤疮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痤疮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才能更快地获得痊愈。因此,了解痤疮的不同类型非常重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痤疮的分类。

什么是痤疮?

痤疮,也被称为痤疮病或粉刺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特征是毛囊和皮脂腺发生慢性炎症和阻塞。它主要发生在面部、胸部、背部和肩部等部位的皮肤表面。痤疮通常在青春期出现,但它也可能持续到成年甚至更长时间。

痤疮的发病涉及多个因素。首先,皮脂腺的过度活跃会导致皮肤过度分泌油脂,使毛囊和皮脂腺通道堵塞。其次,角质堆积会阻塞毛囊口,形成闭合性粉刺。如果细菌感染进一步参与其中,会导致毛囊炎症和脓疱形成。其他因素,如激素水平的变化、遗传因素、某些药物和化妆品的使用以及压力等,也可能对痤疮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痤疮通常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痘痘。常见的痤疮症状包括:粉刺,即毛孔堵塞形成的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丘疹,表现为红色、有压痛的小疙瘩;脓疱,是丘疹进一步发展形成的有脓液的疱疹;囊肿,是最严重的痤疮病变,形成深层的、囊状的炎症和脓肿。

痤疮不仅对外貌造成影响,还可能给患者带来身心困扰。因此,早期识别、正确治疗和综合管理痤疮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个体的不同情况,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外用药物、局部治疗、化妆品的选择以及生活方式的调整等,以减轻炎症、控制痤疮的发展,并改善患者的皮肤状况和生活质量。

痤疮中医治疗

1.中药熏蒸治痤疮

中药熏蒸是一种通过蒸煮调配好的药方,产生含有药物成分的湿气和热气,将这些药气送至治疗空间,让皮肤吸收药气,以促进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疏通经络,并具有镇痛、消炎和杀菌作用。脸部熏蒸时,药液的温度通常保持在37~40℃之间,每次熏蒸持续15~20分钟,每两天进行一次,熏蒸后不需要用清水清洗,只需用毛巾等轻轻擦干皮肤即可。

中医认为痤疮的产生与脾、肺、肾等脏腑有关。可能由于肺经受热,同时受外感风热的影响,导致风热滞留在皮肤中,或者是由于饮食不健康,摄取过多的油腻、辛辣食物,导致脾胃湿热向外发散,并从皮肤表现出来。另外,有些病人由于肾气过旺,命门火旺,导致心火上涌至面部,从而形成痤疮。

针对治疗痤疮的中药汤方包括金银花、枇杷叶、天花粉、杏仁、大黄、皂刺等药材。金银花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枇杷叶可以润咽清肺,皂刺可拔毒祛风、排脓消肿,大黄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天花粉可润燥降火,而杏仁则能润燥补肺、滋养肌肤。因此,这个药方可以有效治疗痤疮。如果病人属于肺经风热证,则可以添加黄连、黄岑、桑白皮等药材以清热解毒;若为胃肠湿热,则可以加入黄柏、茵陈以清热化湿;若为血瘀痰湿,则可以加入桃仁、红花以化痰祛瘀。

2.痤疮飞针疗法

治疗痤疮可以通过针灸疗法,选择一些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常用的穴位包括大椎穴、肺俞穴、心俞穴和膈腧穴等。针刺时,额头严重的可以加额中线和旁线的穴位,脸蛋严重的可以加面侧线和耳朵尖的穴位,脸颊严重的可以加阿是穴和承浆穴,胸部严重的可以加胸部穴位,后背严重的可以加后背穴位。

根据不同的痤疮类型,可以针对症状选择不同的穴位。例如,对于肺热型痤疮可以加用尺泽穴和少商穴,对于血热型痤疮可以加用掌中线和血海穴,对于脾胃热毒淤积型痤疮可以加用曲池穴和内庭穴,对于痰瘀型痤疮可以加用腹中线和足阴线。

在针灸刺激时,可以使用圆利针、丛针和三棱针。刺激线位和区域时,采用飞针法刺激,而刺激穴位时,可以点刺出血。每次治疗选择23个穴位,每隔35天进行一次治疗。

请注意,针灸治疗痤疮应该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针灸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建议结合良好的日常护理和饮食习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3.痤疮头针疗法

选择额中线、额旁1线、额旁2线和额旁3线这几个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治疗方法为迅速插入针尖,使其迅速穿透帽状腱膜下,额头的穴位都采用自上而下的透刺方法,并使用抽气法进行针灸。每个穴位行针3~5分钟,然后将针留置30分钟,留针期间可以进行2~3次针刺,每天1次。每个疗程为15天,两个疗程之间间隔5~7天。使用头针治疗痤疮需要进行两个疗程才能看到效果,因此在使用头针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配合服用中药。

4.痤疮钩针疗法

用酒精棉球对痘痘地方进行清洁消毒,使用右手拿着锋利的钩针,将针尖插进痘痘中间的毛囊,沿着毛囊快速向上拽,划破毛囊内部,在毛囊口部形成1mm左右“T”字切口,用钩针背部将口部周围向开口的地方用力推动压动,挤出内部的皮脂栓、脓液、淤血等东西,直至放出鲜血、渗出清澈组织液。随后用酒精棉擦干净。

取穴:身柱穴、灵台穴、风池穴、曲池穴、血海穴。使用酒精棉在选取的穴位进行清洁消毒,右手拿针,用钩针重扣、刺络,将身柱穴、灵台穴刺出血,之后在两穴上拔罐,扣拔3次,留罐10min;风池穴使用钩拉法加震颤,让针感向上传导;曲池穴、血海穴用点刺+弹拨。每周2~3次。

5.薏苡瓜瓣桃仁汤治疗

方子:薏苡仁15g、冬瓜子30g、桃仁10g、牡丹皮60g。用6L水煮,同样取出6L水服用,2次/d。主要治疗脾胃湿热型青春性痤疮。其中薏苡仁可健脾利湿、美容养颜;冬瓜子可清热、消肿、排脓;桃仁及牡丹皮可活血化瘀,四药联用,长期坚持可以有效治疗常规的痤疮。同时在饮食之上还是要注意,忌花生、巧克力、辛辣油腻、海鲜、咖啡等。如果你吃了某种事物导致爆痘的话,以后还是不要吃了。

6.痤疮撮痧疗法

撮痧疗法是指在患者的选定位置,用手指捏起橄榄状的充血斑点,以达到治病的目的。治疗的机制是让皮下充血,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而产生自身溶血症状,让体内的湿气、热气等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镇痛、调节机体、祛除邪毒,治疗痤疮的作用。手法:以手蘸水,弯曲五指,用食指和中指的第2指节瞄准穴位,随后夹起皮肤,3~5s后松开,每个穴位6~8次,直至被夹成橄榄状、紫红色的充血斑点。取穴:俯卧位,大椎穴、肺俞穴、肾俞穴;仰卧位/坐位,曲池穴、曲泽穴、少商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丰隆穴、三阴交,以此夹取。应该注意的是,具体的手法轻重程度,穴位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疾病分型、患者的体质、年龄等情况进行具体选择。

综上所述,对于痤疮患者来说,区分好痤疮的类型,进行对症用药,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要保持好卫生清洁,维持好皮肤的水油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