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肾阳虚致心悸(心律失常)的中成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1
/ 2

治疗心肾阳虚致心悸(心律失常)的中成药

叶菊梅

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眉山  620500

心肾阳虚致心悸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候,患者可表现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成药在治疗心肾阳虚致心悸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将介绍治疗心肾阳虚致心悸(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及其药效和服用方法,并分析现代研究结果。

一、肾阳虚致心悸的基本病机

中医认为心肾阳虚是心悸(心律失常)的重要病机之一。心肾阳虚是指心和肾两脏阳气虚衰,阴寒之邪内盛的病理变化。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外感寒邪、素体阳虚、久病体虚、劳倦内伤等。

心悸的基本病机是心失所养,心主血脉,而血液的运行不息,主要依赖于心脏的搏动。而心脏的搏动是心气及心阴、心阳推动和调控的结果。因此,肾阴虚或肾阳虚均可导致心动过速、心悸的情况。

具体来说,肾阳虚衰则不能资助心阳,心阳亦亏,导致心失温煦,心阳不振。同时,肾阳虚衰也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水液泛滥,进而引发面目肢体浮肿。此外,心肾阳虚还可能导致血行不畅,出现唇甲淡暗或青紫、舌淡紫等症状。而舌淡滑、脉沉细也是阳虚阴寒内盛的表现。

另一方面,肾阴虚则不能上济心阴,制约心阳,使心火过亢,耗伤心阴,导致心悸。同时,还会伴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

总的来说,心肾阳虚致心悸的病机主要是由于心肾两脏阳气虚衰、功能减弱所致。治疗时需要以温阳补虚、宁心安神为原则,使用如苓桂术甘汤加减、天王补心丹加减朱砂安神丸等中药进行调理。

二、中成药治疗心肾阳虚致心悸的优势

中成药在治疗心肾阳虚致心悸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中成药针对心肾阳虚致心悸的特定病因,通常采用多种中药的协同作用,以扶正固本、温阳补虚为主要治疗原则。这意味着中成药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够根本性地调整患者的身体平衡,改善心肾阳气不足的根本原因。

其次,中成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安全性较高。与某些化学合成药物相比,中成药的成分通常是天然植物和矿物质,较少引发明显的不良反应。这使得中成药在长期使用中更为可行,不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然而,尽管中成药副作用较小,但仍需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性和疗效。

此外,中成药的使用非常便捷。与传统中药煎煮不同,中成药通常以颗粒、丸剂、口服液等形式供应,患者只需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服用即可,无需复杂的煎煮过程,非常适合广大患者,尤其是那些没有中药煎煮经验或时间有限的人们。

三、临床上治疗心肾阳虚致心悸常用的中成药

心肾阳虚致心悸是中医临床常见的证候之一,患者常常出现心跳加速、心律不齐等症状,给生活和健康带来很大的困扰。为了有效缓解心肾阳虚致心悸的症状,临床上常常采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其中最常见的是天王补心丹、金匮肾气丸和柏子养心丹等。

(1)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以其独特的滋阴养血功效而广受赞誉。在中医理论中,滋阴养血是通过对体内阴虚进行滋养,对血液进行补充,以达到恢复身体平衡,维护身体健康的目的。对于心肾阴虚引发的各种症状,如心悸、失眠多梦、口干咽燥、手足心热以及盗汗等,天王补心丹都能发挥出它独特的治疗作用。

具体来说,天王补心丹通过其药物成分如人参、麦冬等,发挥出强大的滋阴效果,有效地滋养心肾,补充血液,改善身体的阴虚状态。这些药物能够平衡体内阴阳,使身体的各个器官得以正常运作,进而改善心悸等症。同时,天王补心丹还能安神养心,对于失眠多梦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口服天王补心丹时,成人一般每天需要服用3次,每次8丸。而对于儿童,剂量通常会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酌情减量,以确保合适的治疗效果。一个疗程通常为2-3周的持续治疗,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通常会感到明显的缓解和改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剂量和疗程的具体安排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病情都有所不同。

(2)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因其独特的补肾助阳功效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中医理论中,肾阳不足是一种常见的病机,通常表现为身体阳气虚弱,无法抵御寒冷,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症状。其中,心悸、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目水肿等是最常见的表现。金匮肾气丸通过其药物成分,如补骨脂、肉苁蓉等,针对肾脏进行补益,增强身体的阳气,从而有效改善这些症状。

金匮肾气丸的功效主要源于其独特的中药成分。例如,补骨脂和肉苁蓉都是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补肾壮阳、温中祛寒等作用。通过合理的配伍和精细的制备工艺,金匮肾气丸能够充分发挥这些药物的有效成分,针对肾阳不足的病机进行调理和治疗。

口服金匮肾气丸时,成人一般每天需要服用2次,每次1丸。而对于儿童,剂量通常会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酌情减量,以确保合适的治疗效果。疗程一般为1-2个月的持续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通常会感到明显的缓解和改善。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剂量和疗程的具体安排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病情都有所不同。

(3)柏子养心丹

柏子养心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中成药,以其独特的养血安神功效而受到广泛关注。在中医理论中,养血安神是一种重要的治疗理念,旨在通过滋养血液和平抚神经系统,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神经状态。对于心肾不交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如心悸、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柏子养心丹能够发挥出它的独特疗效。

柏子养心丹的疗效主要归功于其药物成分,如柏子仁、酸枣仁等。这些药物具有养血安神、滋补肝肾等作用,通过合理的配伍,能够充分发挥其药效。通过使用柏子养心丹,可以有效地滋养心血、舒缓神经,从而改善心悸等症状以及相关的身体状况。

口服柏子养心丹时,成人一般每天需要服用3次,每次6丸。而对于儿童,剂量通常会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酌情减量,以确保合适的治疗效果。疗程一般为1-2个月的持续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患者通常会感到明显的缓解和改善。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剂量和疗程的具体安排应该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来确定,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疾病病情都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中成药在治疗心肾阳虚致心悸(心律失常)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中成药,并严格遵循医嘱使用。同时,现代研究结果也为我们提供了科学依据,让我们更加相信中医药在治疗心肾阳虚致心悸方面的有效性。未来,随着中医药学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期待在心肾阳虚致心悸的治疗上发现更多高效、安全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