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肛垫悬吊手术实施在重度痔疮中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1
/ 2

探讨肛垫悬吊手术实施在重度痔疮中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黄伟

忠县白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04300

【摘要】目的 探究肛垫悬吊手术实施在重度痔疮中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50例重度痔疮患者开展数据调查,结合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以25例区分,并分别计入对照和观察两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执行外剥内扎术和肛垫悬吊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重度痔疮患者的病症治疗方式选择中,肛垫悬吊手术对比外剥内扎术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患者于接受治疗后安全性对比后者更高,使用和推广价值显著。

【关键词】讨肛垫悬吊手术;外剥内扎术;重度痔疮;恢复时间;并发症

痔疮属于目前肛肠科的主要病症类型之一,基于人体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和直肠末端黏膜扭曲、扩张现象引起,病例体征主要体现为柔软静脉团,病症发病率较高,在不同年龄段均由一定的发生率。目前针对该病症的治疗可选用手术进行改善,类型较多,不同手术类型可体现不同预后,外剥内扎术、吻合器痔疮环切术等手术均可达到治疗目的,技术的发展促使设备和技术的进一步提升,肛垫悬吊术被作用于重度痔疮患者的治疗,可显著恢复患者的肛周生理功能,同时可避免常规手术对直肠肛管解剖结构的破坏[1]。现为探究其临床效果,以50例重度患者为对象,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50例患者进行调查,以随机分组分为表1所示结果。资料于统计学软件SPSS中结果显示p0.05

表1 资料详情

组别

人数(例)

男/女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观察组

25

14/11

26~72

50.12±2.76

对照组

25

15/10

25~70

50.39±2.56

纳入标准

(1)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诊断,符合重度痔疮诊断标准;(2)患者可见腹压增大后肛周痔核脱出,无法自行回纳;(3)患者身体功能正常,无严重的感染性疾病;(4)签订研究调查表后进行实验统计

排除标准

(1)存在其他溃疡性结肠炎或感染性疾病者;(2)免疫系统疾病者;(3)腹泻患者;(4)存在直肠黏膜脱垂或环装脱垂痔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首先剥离并切除外痔,并将内痔进行结扎处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肛垫悬吊手术进行治疗,患者保持卧位接受手术,结合痔疮的具体位置开展相应的调整,同时为患者进行骶椎麻醉,做好患者的常规肛周消毒处理,手术开展前需要做好患者的病症评估,根据情况对进行扩肛处理;手术时以痔上部分1/3位置以右手食指进行探查,若患者病灶区域存在纤维化症状,则需要在病灶上方近心端进行上动脉检查,同时完成对患者的结扎处理;随后使用皮钳将脱垂下内痔近心端正上方0.5cm位置将黏膜夹住并提起,将黏膜基底夹住并采用缝线进行缝合处理,完成后取出参与组织。做好手术结扎处理后检查病灶区域,若病灶现象未达到复位标准,则需要重新进行结扎处理,悬吊肛垫。若痔疮病灶外置,则需选择线形切开术处理,病灶组织分离后将创面进行吻合对接[2]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患者的治疗效果将在治疗后1d由治疗医师进行评估,效果评估标准将从显效、有效和无效中进行选择评估,其中显效标准为治疗后患者自感因痔疮产生的疼痛表现完全消失,同时无便血表现,触摸未见脱垂症状,恢复正常生活水平以及工作水平,后续未复发;有效标准为治疗后患者痔疮产生的疼痛现象一定程度改善,存在轻度便血以及脱垂表现,症状均为日常生活可耐受标准,预后1个月内未复发;无效标准为患者治疗后痔疮引起的疼痛、脱垂、便血等各项表现均未见明显改善,生活以及工作不便,预后7d内可见复发倾向。

(4)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患者排便困难、肛门坠胀、创面水肿和出血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结果及数据,数据表达方式为±s(%),检验方法采用t和x2

2 结果

2.1 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n=25

17(68.00)

7(28.00)

1(4.00)

24(96.00)

对照组(n=25

15(60.00)

6(24.00)

4(16.00)

21(84.00)

x2

3.209

0.416

8.000

8.000

p

0.073

0.519

0.005

0.005

2.4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54。

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

组别

排便困难

肛门坠胀

创面水肿

出血

总发生率

观察组(n=25)

0(0.00)

0(0.00)

1(4.00)

0(4.00)

1(4.00)

对照组(n=25)

3(12.00)

2(8.00)

2(8.00)

1(4.00)

8(24.00)

x2

3.192

2.083

0.355

1.020

6.640

p

0.074

0.149

0.552

0.312

0.010

3 讨论

痔疮作为目前发病率较高的肛肠科病症,可因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静脉丛的扩张形成静脉团,由于内部静脉无瓣膜,血流状态不佳,在腹压增大、大便干结的情况下导致局部血液蓄积,继而形成病症。目前重度病症表现患者多存在内痔脱出症状,手术治疗作为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疗效。肛垫悬吊术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保留肛垫,并以结扎痔上动脉的方式缩短黏膜距离,继而将肛垫悬吊复位,同时可以粘贴和固定的方式稳定位置,降低痔血液供应,促使其萎缩,从而达到改善病症的效果[3]

本文以50例重度痔疮患者为对象分析指出,针对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肛垫悬吊手术可体现显著的使用效果,治疗后患者恢复效果更高,且手术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肛垫悬吊手术实施在重度痔疮中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石健. 在重度痔疮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 中外医疗,2021,40(24):48-50,54.

[2]朱立霞,王涛,余灵辉,等. 肛垫上提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33):62-65.

[3]薛志有. PPH术治疗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