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
/ 2

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探讨

徐启

广州市浅草堂园林工程与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289

摘要:本文探讨了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的具体方针和策略。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方针包括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以农民为主导。在城乡规划设计中,需要合理制定村庄用地规划,包括做好村庄空间规划、合理规划乡村住房建设和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需要保护生态、提升生活水平,通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此外,还需要强化人文建设,发展旅游业。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

引言:

城乡规划设计在促进城乡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美丽乡村规划成为城乡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美丽乡村规划旨在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和人文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环境。本文将探讨美丽乡村规划的具体方针和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策略,旨在为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提供参考和指导。

1 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方针

1.1 将农村的产业结构加以改善以促进经济发展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改善农村的产业结构是关键的方针之一。可以鼓励农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特色农业等新兴产业。通过加工农产品,农民可以增加附加值,提高收入水平。同时,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提供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服务,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休闲,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此外,特色农业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也是发展的重点领域。

1.2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经济层面,需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要避免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要注重发展绿色产业,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排放。在社会层面,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福利待遇。这包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健康、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社会公平和农民的全面发展。在环境层面,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保护农田、水源地、森林等重要生态资源,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工作,实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管理措施,确保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3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以农民为主导

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以农民为主导,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了解乡村的需求和特点,对乡村的发展具有独特的认识。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农民的意见,使他们参与规划、决策和管理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参与到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提出自己的建议和需求,共同制定发展目标和措施。

2 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策略

2.1 合理制定村庄用地规划

2.1.1 做好村庄空间规划

在美丽乡村规划中,村庄空间规划是一项关键任务。通过合理规划村庄的空间布局,可以优化土地利用,提高乡村环境的美观度和功能性。首先,对村庄进行整体定位和布局规划。这包括确定村庄的位置、边界和范围,以及与周边城市和乡村的联系和交通网络。考虑到村庄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决定村庄的发展方向和扩展潜力。其次,根据村庄的特点和需求,划分不同的用地区域和功能区。例如,可以划分居住区、农田区、公共服务区、商业区、生态保护区等。不同区域的规划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规模和用地比例,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和促进乡村发展。另外,需要注重保留和弘扬乡土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元素。在规划过程中,应该考虑保护和修复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和景观,使村庄保持独特的风貌和人文魅力。可以通过规划传统建筑保护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等方式,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2.1.2 合理规划乡村住房建设

合理规划乡村住房可以提供农民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同时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传统建筑和文化风貌。首先,根据村庄的规模和人口需求,确定住房的布局和分布。可以考虑集中式住房和分散式住房的组合,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和功能划分合适的住房区。其次,注重保护和发展乡土建筑风格。可以推广和倡导传统乡村建筑风格,如仿古建筑、青砖黛瓦的传统农舍等。在新建住房时,可以采用传统建筑的形式、材料和工艺,使乡村保持独特的建筑风格。另外,要兼顾现代化的需求,提供符合农民需求的舒适和宜居的住房。可以引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提高住房的舒适度、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例如,注重住房的采光、通风和隔音设计,提供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

2.1.3 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美丽乡村规划还需要注重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乡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规划和建设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满足村庄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道路规划要考虑交通流量、交通安全和连接性,确保村庄内部和与外界的交通畅通。供水和供电设施要满足居民的用水和用电需求,同时注重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通信设施的规划要确保村庄与外界的信息交流畅通,提供现代化的通信网络。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可以规划和布局学校、医院、文化中心、体育设施等。学校的规划要满足村庄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需求,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医院的规划要考虑到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紧急救援能力。文化中心和体育设施的规划可以促进居民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身体健康,丰富村庄的社会生活。

2.2 保护生态,提升生活水平

2.2.1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保护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循环农业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这可以包括有机农业、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建设,以及农业废弃物的生物降解和能源回收利用等方面。

2.2.2 改善生态环境

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包括保护农田、水源地、山林等自然资源,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作,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同时,可以推广节能环保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3 强化人文建设,发展旅游业

通过保护和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遗产,建设乡村文化景观和农耕文化体验基地,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体验农耕文化。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旅游设施和景点,提供便捷的交通和住宿条件,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乡村文化和历史的保护和传承,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文化侵蚀,保持乡村的原汁原味和独特魅力。

3 结语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需要合理制定村庄用地规划,包括做好村庄空间规划、合理规划乡村住房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需要保护生态、提升生活水平,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此外,还需要强化人文建设,发展旅游业。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袁军.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J]. 工程技术研究,2018(13)

[2] 方瑞华.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思路探寻[J]. 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4)

[3] 姜圣华.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的规划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