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
/ 2

芒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王海

东方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 海南东方  572600

摘要:芒果种植过程中需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方面需要准确判断病虫害的类型以及发生特点,另一方面则需合理采取防治技术,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治工作。践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尽可能减少病虫害给芒果植株所带来的危害,切实提高芒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主要对芒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芒果 主要病虫害  防治措施

东方市作为海南省重要的芒果生产基地,其芒果产量、质量均获得水果市场的认可,东方市芒果产业也已经成为当地农业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不过近年来随着全球逐渐变暖、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东方市芒果也出现减产的现象,本文就东方市芒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要点进行了分析。

1 白粉病

1.1为害症状

白粉病病原菌具有较强的寄生能力,可寄生在脱落的病枝、叶和花或果园枯枝杂草过冬,通过风力和昆虫等传播,致使新生的枝叶、花穗和幼果等受害,导致落花落果,影响结果枝的生长等。 花穗感染后,花序基部呈褐色,并逐渐感染整枝花序,导致花朵凋落枯死;叶片被感染后,叶背面出现浅灰色病斑,后期病斑变为红褐色;果实感染后,病部表皮变褐色龟裂,组织木栓化,果面被白粉霉层包围,长至豌豆大小时脱落。

1.2防治措施

①清除患病枝叶、果实和花序,合理修剪,增强果树通风性和透光性,适当补充有机肥等,控制氮肥用量;②化学防治可选择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药剂喷施1~2次。

2 流胶病

2.1为害症状

芒果流胶病多发生在茎干、枝条、果实和叶片上。在茎干上,首先出现褐色病斑,后变黑色,流出胶液,故称流胶病。病斑扩大环绕枝条后,病部以上部分枯死。病斑向下扩展,不断扩大。如果是幼树,主要发生在幼苗茎基部,被害部皮层变黑褐色,最后导致枝条枯死。

2.2 防治措施

流胶病发生后可用刀削开病部,涂10%波尔多液进行防治。还要加强成年芒果树的果园管理,增强树势,清除病残物,减少菌源;清沟排渍以降湿;增施磷钾,避免氮磷钾比例失调;加强天牛等害虫的防治,减少虫害伤口。加强苗圃管理,选择抗病品种作嫁接材料,从健壮母株选取芽条;嫁接工具要消毒,改善苗圃通透性,嫁接成活后定期喷药保护。对大枝或茎干患部可割除病部,可选择30%氧氯化铜原液涂敷伤口。在发病季节每隔14d喷洒一次600倍50%超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 炭疽病

3.1 为害症状

果实被侵染后,果皮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状褐色斑,果实慢慢腐烂甚至落果;叶片感病后,叶表层出现黄色晕圈包围着的褐色斑点,导致叶片皱缩、扭曲和枯死等;花序感病后,花梗出现圆形或条状褐色小斑,导致花序枯死。

3.2 防治措施

①加强田间管理,清除发病枝叶,并喷施波尔多液进行防治;②果实采收后用热水浸泡处理,能有效降低贮运过程中芒果炭疽病发病率。③化学防治可选择1.6%噻霉酮微乳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进行喷施。

4 细菌性角斑病

4.1 为害症状

细菌性角斑病可通过树体自然开口或创口感染叶片、果实和枝条,导致叶片、果实脱落,甚至枝条枯死,影响芒果生长。叶片感染后,叶面会出现黑色病斑,叶脉边缘变得油腻,出现黄色晕圈,病斑融合成大的坏死斑块,病部溢出菌脓,导致叶片干枯、脱落等;果实感染后,果皮上会产生不规则的水渍斑点或星形小斑,后期病斑凸起,出现裂缝,高湿时会有黏性物质渗出;嫩枝感病后,受害部位变成黑色,表皮组织开裂渗出胶液;果柄受害后发生坏死,导致落果。

4.2  防治措施

①结合采后修剪,彻底清除病枝、病叶、枯枝、落叶、落果等,并喷施1∶1∶10波尔多液进行防护;②化学防治可选择70%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600倍液、40%噻唑锌悬浮剂1 000~1 200倍液或4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8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进行防治,特别是暴风雨过后应重视防治工作。

5 露水斑病

5.1 为害症状

果实表面会出现“露水”状的斑点, 在早晨空气湿度大时较为明显, 当湿度足够大时, 在病斑上甚至会出现墨绿色的霉层。发病初期, 果皮表面出现大小不同, 分布不均的水渍状斑点, 只影响果实外观但对果肉没有影响。其中以贵妃芒和金煌芒受害最为严重, 对产品品质及价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5.2 防治措施

①选择有相应抗性品种;加强果园管理, 合理修剪, 增大光照面积, 增加通透性;合理使用有机肥, 增强果实抗病性;合理灌溉, 注意排水, 降低空气湿度。②人为的摘除病果, 对发病的果实及时摘除, 清理, 防止病害传播造成大面积的经济损失。在芒果生理落果后, 及时套袋, 尽量避免雨水侵入, 减少病害发生。

③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对病害进行治理, 见效快, 使用方便,采用唑醚菌酯和丙环唑以1:4的比例混合或者咪酰胺和多抗霉素B以2∶3的比例混合, 从而有效地增强它们对芒果露水斑病病菌的抑制效果。

6橘小实蝇

6.1为害特征

橘小实蝇是芒果挂果期危害较大的虫害之一,成虫将卵产于果实内,其孵化成幼虫后蛀食果肉,导致果实腐烂变质。橘小实蝇以蛀食果实为主,是芒果鲜果出口的主要制约因素。雌蝇将卵产于果实内,其孵化为幼虫后会蛀食果实,导致果实腐烂、裂果及落果等。果实贮运期间也会出现腐烂现象,腐烂果实中可发现蛆虫。

6.2 综合防治措施

①采用深埋方式及时清除虫果,以减少虫源;②套袋可有效防治橘小实蝇的为害,果实采收后,用47~49℃热水浸泡60 min,可在不影响果实品质的情况下杀死果实内的幼虫;③利用橘小实蝇喜欢甘甜类食物的习性设置诱捕器;④化学防治可选择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红糖喷施2~3次进行防治。

7蓟马

7.1为害特征

芒果蓟马对幼果危害较大,幼虫会吸食幼果汁液,导致果实无法正常生长,商品率降低。蓟马1年发生多代,世代重叠,抽梢不齐整的果园及干旱高温天气时危害严重。调查发现蓟马活动高峰集中在早上和傍晚,晚上不活动,雨雾天气和大风天活动量小。蓟马会对芒果的叶片、花穗和果实造成较大的破坏,并且会诱发烟煤病、流胶病等病害,严重降低芒果的产量和品质。蓟马啃食嫩叶,致使叶缘卷曲甚至干枯;花穗被害后,花序抽生缓慢,坐果率降低,严重时花序枯死;果实受害后,果面组织木栓化,呈黑褐色粗糙状,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

7.2  防治措施

①重视果园清理、合理修剪和加强水肥管理,果园及周边不要种植其他果蔬以降低防治难度;②做好秋梢期、花期和幼果期的监测工作,选用蓝色+黄色诱虫板诱杀,保护小花蝽、赤眼蜂科等天敌;③化学防治可选择45%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5%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间隔7 d对树体和地表喷施,注意药剂交替使用。

8横纹尾夜蛾

8.1为害特征

横纹尾夜蛾又称钻心虫,在枯枝或树皮缝中化蛹越冬,早春羽化,成虫在白天活动性不强,躲避在荫蔽的地方,卵期2~4 d,幼虫多在早晨和上午孵化,为害嫩梢主脉及叶柄。横纹尾夜蛾幼虫主要为害芒果嫩梢和花穗,在受害处形成蛀孔,造成叶片卷曲变形、落叶、枝梢和花穗枯萎等。此外,该虫产生的分泌物易造成流胶现象,严重影响芒果树正常生长和产量。横纹尾夜蛾会在老梢、叶片、枝条或花穗上产卵,其幼虫和蛹会在腐木、枯枝、树皮、虫壳和天牛粪便等处越冬及化蛹。

8.2  防治措施

①彻底清除枯腐枝干,树干涂刷石灰水;②在树干底部绑草诱集幼虫越冬、化蛹,或采用绑扎塑料包木糠引诱横纹尾夜蛾在其中产卵,集中杀灭;③化学防治可选择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90%敌百虫原药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初发期每隔7~10 d喷施1次,在晴天黄昏时防治效果最佳。

9结 语

近年来为满足市场对优良品种芒果的需求,东方市芒果种植面积不断增大,把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把芒果作为特色脱贫产业,推动了东方市的经济发展。在种植芒果时应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与土壤条件,制定合理的计划管理,选择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提高芒果种植产量。

参考文献

[1] 叶潇潇.芒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灾害研究, 2015 (9) :7-10.

[2] 郑庆伟.芒果常见病虫害的无害化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 2016 (28) :58-60.

[3] 蒲金基, 张贺, 周文忠.芒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 2015 (3)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