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
/ 2

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影响研究

陈佳佳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6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之随机纳入参照组(n=34)、研究组(n=34),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胃胀、腹痛、厌食等不良反应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慢性胃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提升。

【关键词】慢性胃炎;循证护理;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

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与不良生活习惯、不洁饮食、病菌侵袭密切相关,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则有可能会随着疾病发展而引起癌变。规范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病情,但是停药后若不注意护理,易导致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导致临床疗效下降[1]。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症状、改善预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循证理念的普及,基于循证的护理模式受到推崇。本研究纳入6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了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68例慢性胃炎患者,于2022年8月-2023年1月纳入,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随机纳入参照组(n=34)、研究组(n=34),参照组中18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24-72岁,均龄(52.75±11.66)岁。研究组19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23-75岁,均龄(52.39±11.72)岁。两组基础资料匹配度较高,可比性充分,P>0.05。

1.2方法

参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按照医嘱要求实施相应的各项护理操作;向患者简单讲解疾病知识及治疗相关注意事项;合理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以及抑酸药物,告知患者不可私自更改用药方案;向患者简要说明饮食运动禁忌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循证护理干预,即(1)在科室护士长指导下,全体护理人员组建循证小组,在知网上搜索最新科研资料,并结合既往护理经验、科室现状、患者康复需要以及患者病情特点,制定出一系列符合患者病机的护理措施。(2)循证护理。首先指导患者一日三餐合理饮食,少吃高盐、高脂、高糖食物,禁止摄入油炸、烤串、火锅等刺激性过重的食物,指导其以清淡的米粥、青菜为主;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每天合理用药,规律作息,按时三餐,适当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方式及预后效果,使其能自觉规避不良行为,提升治疗、护理依从性[2];强调不良饮食对疾病转归的影响,从而引起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重视,使其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行为[3]

1.3观察指标

(1)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胀、腹痛、厌食等等。(2)满意率。诚邀患者参与满意度评价工作,让患者根据自己的身心感受,对临床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分,若十分满意则给予好评(7-10分)、若相对满则给予中评(4-6分)、若不太满意则给予差评(1-3分),其中十分满意+相对满意的例数占总例数比例,即为总满意度。

1.4数据统计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检验处理研究组、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率等定性资料并以例(n)、百分率(%)形式表述,均满足正态分布,两组之间进行x2检验;以P值描述组间数据检验结果,当P<0.05时,说明两组结果有差异意义。

2.结果

2.1观察比较研究组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小组

病例数

胃胀

腹痛

厌食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4

1(2.94%)

1(2.94%)

3(8.82%)

5(14.71%)

参照组

34

3(8.82%)

5(14.71%)

4(11.43%)

12(35.29%)

x2

-

5.771

P

-

<0.05

2.2观察比较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对临床服务的满意率 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对临床服务的满意率对比

小组

病例数

十分满意

相对满意

不太满意

总满意度

研究组

34

22(64.71%)

11(32.35%)

1(2.94%)

33(97.06%)

参照组

34

19(55.88%)

9(26.47%)

6(17.65%)

28(82.35%)

x2

-

6.130

P

-

<0.05

3.讨论

慢性胃炎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大,需要辅以科学的护理干预,促使患者转变不良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加快疾病转归,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本研究随机对照结果显示,研究组胃胀、腹痛、厌食等不良反应14.71%,少于参照组的35.29%(P<0.05)。因为循证护理模式更加高效、合理,避免了常规护理的盲目性,针对性满足了患者的康复需要,有助于患者更加科学的预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质量。同时,研究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97.06%,高于参照组82.35%(

P<0.05)。说明循证护理受到了患者认可,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因为循证护理模式下,根据患者疾病治疗的实际需求去寻找最佳护理证据,并落实于日常护理中,对控制患者病情,减轻临床症状有显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4]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显著减少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高,可将之广泛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曹阳, 顾巍杰, 杨德才,等. 基于临床流调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危险因素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4):8.

[2]佘渝. 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 23(A02):2.

[3]黎秀云, 张丽玲.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生活质量和情绪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17, 24(12):2.

[4]胡晓红. 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影响观察研究[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22(00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