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及预防治疗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
/ 2

大学生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及预防治疗对策探讨

吴冰 徐世斌通讯作者

重庆市永川区疾控中心  重庆市  402160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及预防治疗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2月-2023.2月接受预防管理治疗的50例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预防治疗措施,观察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康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通过采取预防治疗措施,50例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康复46例,康复率为92.00%(45/50);50例大学生满意48例,满意度为96.00%(48/50)。结论:通过全面分析大学生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学生;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预防治疗措施

肺结核主要指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导致的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病灶主要位于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及胸膜等部位。我国传染类疾病中,肺结核发病和死亡数位居第二,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十大死亡因素之一。该疾病的潜伏期较长,通常在3个月左右,病情不同患者的症状表现不同,以胸痛、低热、咳嗽、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该疾病的传染性较强,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排菌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治疗周期较长。大学生患病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病原体进入体内对肺脏造成严重影响,疾病的发病和严重程度主要和机体免疫力、结核分枝杆菌血液循环入侵等因素相关。由于大学生体质较强,因此患病后症状表现不明显,但是结核病的传染性较强,全面分析其慢性传染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十分必要。基于此,本研究对肺结核的慢性传染源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2.2月-2023.2月接受预防管理治疗的50例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男、女例数分别为28例和22例,年龄区间18-23岁,平均(21.02±0.93)岁;病程0.3-5个月,平均(2.25±0.31)个月。

1.2方法

结合患者病情进行治疗,分析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预防治疗方案。

1.3观察指标

观察50例大学生肺结核患者的康复情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满意度。

  1. 结果

通过采取预防治疗措施,50例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康复46例,康复率为92.00%(45/50);50例大学生满意48例,满意度为96.00%(48/50)。

  1. 讨论

结合现状分析,受人口流动、耐药菌传播等因素影响,肺结核仍然是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肺结核主要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肺脏后致病,但是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患者抵抗力下降或者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提升时,才会引发疾病。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累及多个脏器,肺部感染最为常见,主要传染源为排菌者[2]。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后发病,当抵抗力下降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升高时才可能致病,早期诊断并积极治疗,多数患者能够达到痊愈的效果。通过本次研究可知,50例大学生肺结核患者康复46例,康复率为92.00%(45/50),满意48例,满意度为96.00%(48/50)。提示全面分析传染源特征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效果确切。

对大学生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进行分析,具体包括:(1)较强的传染性。肺结核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谈话时,可能会将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从呼吸道散播至空气环境,且能够停留数小时,如果被他人吸入容易引发感染。学校人群密集,结核病更易传染,因此需要认识到防治工作的重要性。(2)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大。肺结核疾病具有非常快的感染速度,且影响范围广泛,患者日常密接及次密接人群均可能感染。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在人体潜伏期长,潜伏期同样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高校是肺结核疫情爆发的主要场所,主要原因在于学校人群聚集,发生疫情的影响面大,容易导致公共卫生事件,因此也深受社会重视。同时学校宿舍、食堂、教室人员流动性强,师生聚集,容易导致疾病传播;很多学校缺乏对通风工作的重视,室内通风条件差为结核病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压力较大,面对就业等相关问题,身心压力较大也有利于肺结核的传播。虽然肺结核患者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大学生群体并非高发人群,肺结核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提高,但是校园却常常爆发聚集性结核疫情。

根据肺结核疾病的慢性传染源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十分必要。(1)加大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很多大学生缺乏对肺结核的了解,如发病机制、症状表现、诊治方法等,发病后难以及时确诊,容易导致病情加重,疾病传播范围扩大。且目前肺结核患病具有年轻化的趋势,肺部感染对免疫力较差人群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帮助人们充分认识到肺结核的危害性。医务人员需要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将其作为防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不断强化人们的自我防护意识,积极配合防治工作

[3]。(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环境清洁、消毒等工作,同时做好结核病筛查工作,针对因病缺课的学生,需要对其病因进行追踪管理,做好相关检查工作,对出现症状的学生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严格执行休复学管理制度,筛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3)治疗措施。以药物治疗为主,具体药物和治疗周期需要结合患者病情、年龄、耐药情况等。符合手术适应证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同时结合患者症状进行对症治疗[4]

综上所述,通过全面分析大学生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星. 大学生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及预防治疗对策探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5):97.

[2] 蔡晓华.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特点与社区综合管理结合治疗效果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15(4):1544-1544,1545.

[3] 郭金红. 肺结核疾病的慢性传染源特点及防控对策分析[J]. 健康必读,2021(8):272,278.

[4] 王红玲,王玉梅,刘相永. 探析肺结核疾病的慢性传染源特点及有效防控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18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