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0
/ 2

浅谈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

彭国辉

身份证号:440811197504130017  广东湛江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化持续推进,对各种建筑工程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对建筑工程建设品质要求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事业持续发展,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落实到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建立更加完善的工程评价体系。为此,笔者将要在本文中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分析,希望对促进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发展,可以起到有利的作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工程;管理分析

1前言

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需要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在建筑工程发展过程中,应该严格落实各种管理政策,从而持续不断拉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下,需要对开展资源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工程管理与工程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足够健全的工程管理理念,避免在工程施工作业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提升各种资源使用效率。

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各种政策完善程度。为了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效果,就需要认真完善各种法律政策。在当前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建筑法律政策还相对较少。虽然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节约能源法》和《建筑法》,对建筑节能问题规定还相对较少,工程施工工艺和施工设计方案等方面要求还相对较少,很多法律规定相对模糊,缺少各种实效性法律责任和管理依据。在当前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如果相关法律条款处于缺失的状态,就会给建筑单位留下很多可趁之机,甚至将建筑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作为借口,工程建设中造成大量建筑资源浪费,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但并不会承担任何法律责任【1】。由于建筑工程验收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各种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不达标的现象比较突出。

2.2可持续管理意识相对淡薄。由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工程建设领域出现较晚,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对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缺乏清醒的认识,在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方面该现象更加突出。在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工作过程中,其希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到建筑工程管理中,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工程建设品质,为工程建设单位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为了达到该目标,经常会选择使用各种低价工程建设材料,直接导致了很多矛盾问题的发生。很多工程管理人员、建筑人员和施工人员可持续发展观念落后,过于看重工程施工经济效益。虽然部分单位已经开始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形成具体的工作方法和制度,各种宣传工作宣传不到位,导致工程施工中破坏环境的现象比较严重。

2.3泛化的工程施工管理目标。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目标更加偏向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经济目标和工程进度目标,对工程施工管理质量造成了非常直接不良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下,不仅需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工程施工质量,还需要将社会和自然和谐有效统一起来。在实际开展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采用传统的工程施工管理目标,就会对工程建设管理效果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2.4管理模式相对单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逐渐得到了普及,工程施工管理越来越追求开放性和准确性。在实际采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过程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往往不能摆脱传统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以有效满足工程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工程管理方法难以持续保证一致性【2】

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分析

  3.1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思想。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中,应该严格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筑工程企业施工管理及其他一系列活动中应该充分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将人的地方放在最前面,充分对人的本能进行挖掘。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实过程中,不应该脱离各种人为因素,一旦人员无法充分、合理参与其中,可持续发展很容易沦为空话。人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各种具体工作的落脚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人的思想认识:一、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因该认真做好人员培养、发现人、塑造人工作,并将其渗透到企业运行各种环节当中。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是工作人员竞争。人才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运行效率和创新能力,队伍越强大、越稳定,企业发展就越有活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根据发展要求不同采用不同的人员招收要求。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开展人才招聘过程中,应该做好人才考量工作,保证其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意识。在企业开展培训工作中,应该充分做好各种技能培训工作,培训安排应该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3.2塑造可持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人格魅力。管理层是企业发展领头羊,是企业发展决策制定人员。管理人员直接掌控企业发展方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发展高度。管理人员在开展工程管理工作中,应该严格按照企业相关规整制度开展管理工作,将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管理人员性格度企业各方面工作开展,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管理人员素质对企业发展有着微妙而深远的影响。管理人员与企业之间关系非常紧密,属于相辅相成的正关系。为了能够保证工程管理效果,就需要保证管人员管理能力和观察能力。

3.3建立更加完善的工程管理法规。为了能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充分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就需要认真做好相关法律和法规完善工作,保证各种管理工作开展有法可依、有理可据、有迹可循。在我国传统开展工程管理工作中,纬度设置预目标设置存在较大的信息不对称性,尤其在开展大型建筑工程建设中,各种参与人员、单位和机构非常多,其工作考核重点和利益需求差别较大,直接导致管理工作开展容易失去客观而实际的衡量标杆。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法规,能够为建筑工程企业长期、安全、健康运行提供有效的环境。通过在法律框架体系内开展工作,可以省去各种影响因素尤其是各种消极因素,最大程度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与当前建筑工程企业发展现状有效结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合理有效借鉴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企业运行过程中,各种优惠机制与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非常紧密【3】。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该充分做好各种环保和创新工作,政府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奖励。在政府有意识参与下,建筑工程企业开展管理工作,可以更加主动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靠拢,并能够在开展管理工作中可以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与企业自身情况有效结合起来,与可持续发展思想相互对齐。二、实行合理的问责制度。为了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就需要明确相关人员管理职责,严格落实划分相关人员责任,建立更加规范的建筑市场。在该基础上,应该建立完善的理赔体制,不断在建筑市场发展中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引导建筑市场实现科学发展和消费。

3.4构建更加科学的工程管理评估体系。为了能够更加科学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工程管理评估体系。在建立工程管理评估体系过程中,应该立足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估体系,可以为建筑工程企业开展管理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这对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环保效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首先,应该建立科学的准入机制,如果企业不具备相应资质,应该采取坚决拒绝的态度。在开展工程审批工作中,应该严格落实各种工程审批流程,避免出现疏忽大意的问题,对评估体系的源头进行评估。其次,应该保证评估管理全覆盖,能够囊括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设计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先驱,设计质量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过程中,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得到凸显,需要充分做好设计优化工作,合理对相关因素进行考虑,保证评估工作开展深入效果。

3.5项目使用人员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其作为项目使用人员应该更进一步体现出项目可持续发展性。项目使用人员在项目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产生较多的废弃物。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少消耗资源已经成为衡量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3.6加强做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绿色管理效果,离不开相关人才,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通过高效引进或者社会招聘的方式来引进人才,并认真做好施工和管理人才的评价工作,保证其符合建筑工程人才管理工作开展要求,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建筑工程人才缺乏的问题。为了提升人才的管理水平,还需要认真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其能够充分意识到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掌握绿色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在培训工作结束后,应该及时开展考核工作,考核通过人员才允许上岗,否则就需要接受培训,直到通过培训为止。

3.7做好建筑工程环境保护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难免对环境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甚至给民众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困扰,需要认真做好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认真做好周围环境噪音的抑制工作,对各种施工垃圾及时进行处理,还应该认真做好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工作。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都应该严格贯彻绿色、文明施工理念,加强对各种绿色施工材料的应用,避免施工材料使用给环境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4 结语

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应该首先引起足够的重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贯彻落实到具体工程管理工作中,提升各种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工程施工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参考文献】

[1]刘颖.工程建设施工精细化管理研究[J].   四川建材. 2021(12):22-23.

[2]张明天.房屋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对策分析[J].   大陆桥视野. 2022(07):37-38.

[3]杨刚.探究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项目管理[J].   居舍. 2021(0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