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单元整体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单元整体设计研究

彭涛

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湖南省娄底市 417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单元整体设计是高质量作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内涵和价值,形成单元实践性作业设计模型。精心设计,循环改进,进而实现数学学科育人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作业;单元整体设计;策略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要在巩固和强化学生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作业数量,确保作业质量,通过确定单元知识目标来设计作业,并且丰富数学作业内容和类型。

1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单元整体设计的内涵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是小学数学作业常见类型之一,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基于自身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做、画、说及其融合的实践行为方式,经历探究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性学习过程,塑造知行合一、科学理性精神,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作业形式。作业设计是根据学习内容设定作业目标,对作业内容、长度、宽度、难度以及频率等统筹思考的过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单元整体角度进行教学设计,那么作业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进行单元整体设计也契合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作业的单元整体设计是以单元为基本单位,从单元整体视角进行作业规划、统筹的一种整体作业安排,是较过去独立的课时作业设计的改进。综上,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单元整体设计是指以小学数学主题单元内容为依据,以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为基础,参考作业资源库,综合考虑作业四要素(频率、长度、宽度和难度),以及完成作业的主要实践行为方式(做、画、说及其融合的实践行为)、实施时机、作业评价而进行的作业整体规划和设定。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单元整体设计努力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实现数学学科育人目标。

2当前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性作业难度把控不准确

通常情况下,教师很难准确地把控作业的布置难度,这就导致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更多是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或者借鉴网络上的有关素材,导致实践作业的实际难度过高,不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小学生容易对实践类作业产生畏惧心理。鉴于此,数学教师在进行实践性作业设计时,需要准确把控作业难度,如果作业难度过大,学生常常需要家长帮助才可以完成,甚至会出现家长帮助也无法有效完成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对于作业就会产生抗拒心理。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常常会在作业中增加很多任务。在教师眼中,这都是小学生学习与接触过的内容,但在小学生眼中,这些任务都是极其抽象、难懂的,最终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应用。

2.2实践性作业层次性不足

数学教师在进行实践性作业设计时,通常会关注到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能力,这表明大部分教师都知道设计层次性作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具体设计时,许多教师的作业设计没有充分体现层次性,而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也找不到与自身学习水平相适的作业。只有很少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依据作业的难度,设置了必做题与选做题,但在实际安排作业时,还是让学生全部都完成,如果没有完成的,则请教家长,共同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层次性不足,缺乏针对性,最终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3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单元整体设计策略

3.1合理布置实践性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必须进行综合评价,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为此,教师应主动适应新课标精神,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合理安排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学会方法、提升能力、体验成功。其次,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自主、自愿、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性作业活动中来。例如,在实践作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节课具体知识内容合理设置问题,要求每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探索知识,锻炼合作互助精神,培养实践创新等能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2设计生活化作业

在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活化情境,既能避免作业难度过大,又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全过程。同时,数学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运用情景模拟法,让其在完成作业时,能够立足于生活常识或者相关事物,对作业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实现数学作业的高效完成,并达到知识巩固的效果。例如,在完成《圆》的内容教学后,想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圆的相关知识点,学习与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具体计算方法,教师可立足于现实生活进行作业设计:“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都有什么物体是圆形的?”此时,学生经过思考,说道:“圆桌、硬币、车轮、瓶盖、呼啦圈、手镯……”当学生对圆的相关知识有了相应的认识和掌握以后,教师可设计生活化实践作业:学校要使用50米长的栏杆,在教学楼的前面设计一个圆形的花圃,请同学们帮忙设计一下,并计算出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在看到这个作业后,学生都表现出很感兴趣,跃跃欲试。通过该作业,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层次地掌握圆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联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3把握作业要素,科学设计实践性作业内容

数学实践性作业内容可以来源于例题和课时练习的改编、动手做栏目的开发、整理与复习的探索与实践的再设计,并形成数学实践性作业资源库,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四要素:频率、长度、宽度及难度。首先,合理考虑数学实践性作业的频率。数学实践性作业频率是指该作业出现的次数或频次。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的每个主题内容都安排或渗透相应的实践性学习内容,特别强调学生要经历学习过程,获取知识。在课时内容学习方面,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结合新课标,通过尺规作图画三角形的实验方式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设计一次作业可以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并发现总结规律。有的内容如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认识则根据需要设计为两个频次的实践性作业。其次,合理考虑数学实践性作业的长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长度就是指完成该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不能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而这种负担首先就体现在每次作业的时长上。作为前置性和后置性数学实践性作业,虽然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但是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础,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设计高质量的数学实践性作业。因本单元学习内容在做数学和画数学方面都有所涉及,所以教师应适当控制时长,设计内容约为几分钟的短周期作业即可,以减轻学生负担。

结语

基于小学数学学科的现状,可以将实践性作业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而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要将各学科进行融合,同时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现实环境,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科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栾颖颖.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8(12):4-6.

[2]魏克明.探析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策略[J].学周刊,2019(34):27.

[3]陈玉闪.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突出实践性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6):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