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鸡球虫病的诊疗案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3

1例鸡球虫病的诊疗案例分析

郭滢

景东彝族自治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云南普洱676200

摘要: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是养鸡过程中极其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文章通过1例无量山乌骨鸡发生球虫病进行诊疗,并总结出经验和体会;对无量山乌骨鸡球虫病防控提出了加强种质提纯扶壮工作、规范养殖技术和标准、加大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是减少疫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的可行手段。

关键词:无量山乌骨鸡;球虫病;案例;分析

一、前言

鸡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是养鸡过程中极其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易感鸡群为10—30日龄的雏鸡和35—60日龄的青年鸡,其感染率可达80—100%,死亡率一般在20—50%,如果饲养条件较差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致死率可达80%,甚致更高。即使治愈,病愈的雏鸡生长受阻,增重缓慢,饲养周期延长,增加饲养成本和养殖风险,严重影响养殖效益;成年鸡一般不发病,机体带虫混在鸡群中成为“隐形的定时炸弹”,是引发球虫病的重要传染源,严重威胁着养鸡业发展。所以有人说:凡是有养鸡的地方,就有鸡球虫病的发生。

二、1例无量山乌骨鸡发生球虫病的诊疗及体会

发病地点: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林街乡陈某某无量山乌骨鸡养殖场。

求诊时间:2021年8月13日9:00。

发病经过:陈某某无量山乌骨鸡养殖场于2021年7月30日向本县境内的无量山乌骨鸡种鸡场购鸡苗3000羽进行脱温饲养。种鸡场所供鸡苗于7月30日8:00扫盘,12:00使用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CV1988株)进行颈背部皮下注射;17:00到达陈某某养殖场。

8月5日,陈某某使用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La Sota株+H120株)对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进行饮水首免。

8月9日,陈某某使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株)对传染性法氏囊病进行饮水首免。

8月11日,陈某某发现鸡群的饲料采食量减少,但饮水量增加现象,怀疑是脱温室温度过高引起,采取了调整供热设备和加强通风换气措施。

8月12日上午发现死亡13只,下午死亡18只。

8月13日7:30发现死亡78只。

故求诊。

)检查情况

1.脱温室检查

脱温室面积50m2,使用2500W电力供热器一台,水、料桶15套,地面铺垫2cm厚锯沫,通风换气不畅,有刺鼻的氨气味,同时伴有血腥味,水、料桶边缘有污物和血迹,水料匀被粪便污染。

2.鸡群检查

鸡群的整体状态较差,精神萎靡,羽毛松乱,头颈卷缩,数个拥在一起,闭目呆立;有的两翅下垂,运动失调或瘫坐地上,不时发出尖叫;捉在手中松软无力,无挣扎力感,且嗉囊里充满液体;粪便稀而混有血丝,有的甚致是全血。

3.剖检

对13只鸡进行解剖,可见盲肠显著肿大,为正常的3~5倍,上皮变厚,腔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糜烂严重;小肠表面有白色斑点,粘膜有弥漫性出血点,肠腔中有血液或淡红色胶冻状内容物,肠壁扩张、增厚。

)初诊

通过养殖环境、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诊为鸡急性球虫病。

)处理措施

1. 养殖环境的处理

(1)清理干净脱温室里的垫料,重新换入干净卫生垫料;

(2)水、料桶全部清洗干净并消毒;

(3)把脱温室温度提高2℃,并加强通风。

2.鸡群处理

禁水禁料2h。

3.投喂药物处理

(1)饮水投药

鸡群禁水2h后,按每只鸡15ml的一次饮水量并加入地克珠利溶液混饮45min;结束后禁水1h,用常量的水加入硫酸庆大霉素混饮一次;此方法每天1次,连投2d。

(2)饲料投药

使用磺胺氯吡嗪钠可溶性粉,按0.01%混入饲料投喂,连用3d。

)治疗效果

8月13日下午出现死亡63只。

8月14日上午出现死亡24只,观察粪便拉稀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少部分粪便还带有微量血丝,未发现全血现象。

8月15日,鸡群没有出现死亡,球虫病症状基本消失,精神状态逐渐恢复。

)总结

1. 此次球虫病造成的损失

陈某某无量山乌骨鸡养殖场此次球虫病发生到有效控制共用时4d时间(8月12日—15日),整个鸡群的球虫感染率达到100%,死亡率达6.6%(发病死亡196只,发病前存栏2983只)。

2.引发此次球虫病原因

(1)脱温室供热系统和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造成室内温度不均匀,换气不畅,空气污浊。

(2)采用地面垫料平脱方式,使粪便与鸡无法分离,给球虫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增加了二次感污机会。

(3)没有进行分区、分群饲养,使球虫病一旦发生,感染速度极快,短时间内就波及整群。

(4)管理粗放,清洁卫生差,给“病从中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5)养殖人员对疫病缺乏科学认识,只是“见病治病、见仔打仔”,没有进行有效的提前预防。

)体会

1.养殖设施设备的科学设计和合理配置,是减少疫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的前提

(1)在供热系统方面,如果当地有充足燃料资源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地垅式或地热式供热,这样既可以保证脱温室温度均匀,又可以保持地面比较干燥,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同时通过鸡苗的腹部给温,可以大大减少消化道疾病发生,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

(2)在饲养方式上,尽量避免地面垫料平脱的方式,采用网上平脱或加设接粪板立体脱温方式,使鸡的粪便与鸡体分离,方便鸡粪的清除和消毒,降低球虫病的发生机率,特别是减少球虫病的二次感染机会。

(3)采取分区饲养、分群管理,每个区不超过2m2,可饲养100只左右,控制合理饲养密度,方便投料喂水和治疗药物控制。

(4)科学设置通风换气窗(孔)和合理配置设备,特别要注意顶部换气孔的布局,确保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有效排出,随时能够保持空气清新。

2.加强管理,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养殖环境,是减少鸡群发病的关键

(1)定期清除室内鸡粪或垫料,保证室内干净卫生和空气清新,并把清理出来的鸡粪和垫料作堆积发酵处理,达到杀灭卵囊,减少甚致消灭传染源,净化养殖环境。

(2)随时保持料桶水桶的干净卫生。特别是水桶,每次换水都必须进行清洗、消毒。

3.饲养操作规范,减少应激

(1)合理安排清理鸡粪和垫料时间,重点在夜间进行,并避免造成突发性声响。

(2)投料喂水时,做到轻拿轻放,防止鸡群受惊。

(3)做疫苗的前一天,应在水中投喂电解多维,减少应激。

(4)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应渐进调整,不应变化太大。

4.用心用情做好“看状态、察粪便、听声音、重解剖”等细微基础工作,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把其消灭在萌芽阶段

(1)“看状态”:是时时观看鸡群的精神、行为等状态,是否出现挤堆、闭眼呆立、拉叉、异食等。

(2)“察粪便”:是早晚查看鸡粪软硬、颜色、气味等性状,是否有拉稀、带红、带白、异味等。

(3)“听声音”:是在夜晚鸡群休息时,静听声响,是否有喷嚏声、呼噜声、怪叫声等。

(4)“重解剖”:是重视死亡鸡只的解剖,查看内脏的变化,是否有肿胀、出血、坏死等,让死亡鸡只体现最后的价值。

5.用“整体意识”和“全局理念”来综合分析疫病发生的前、中、后关系,辩证、对症采取治疗措施

(1)疫病发生前就是疫病发生的条件、根源、介质、诱因或者是传染源等,诸如饲养环境、温度、光照、空气流通等必须查清、查明,进行消灭或改善,切断发病前端源头输入。

(2)疫病发生中就是根据疫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合理判断,作出初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措施。

(3)疫病发生后就是疫病所造成或者是带来的后续影响和并发症,如鸡球虫病时常伴发肠炎情况等,需要采取相应的辅助性治疗,才能对疫病进行有效控制和治愈。

6.用药做到“快、准、狠”,有效提高疫病治疗效果

(1)“快”:采取的方法、措施要快速。

(2)“准”:病情判断、用药种类、用药剂量、投药方式等要准确。

(3)“狠”:因病因势采取科学的禁水禁料措施,进行短时间集中给药,使鸡体血液内药物浓度快速达到峰值,提高疫病治疗效果。

7.树立养殖中的“防未病”理念

强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疫病防控原则,认真研究养殖过程中的常发病、主发病的规律和特性,诸如致病日龄、易感动物、发病季节、影响的温度和湿度等,提前使用疫苗或药物进行预防,真正做到养殖中“防未病”理念。

三、球虫对景东县内无量山乌骨鸡养殖的影响与对策

(一)无量山乌骨鸡的养殖环境及现状

景东县位于云南省西南中部,隶属著名“普洱茶”故乡—普洱市,国土面积为4465.85km2,山区面积占95.5%。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候垂直变化明显,雨热同季、干凉同步、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平均气温为18.5℃,年降雨量1218mm,无霜期355天。境内所饲养的无量山乌骨鸡,曾用名“哀牢山大种毛脚鸡”、“普洱哀牢山毛脚鸡”、“思景鸡”、“景东乌骨鸡”等,该品种驯养时间悠久,遗传性能稳定,具有黑皮、黑肉、黑骨等特征,个体大、耐粗饲、适应性强、觅食力强、抗病力强、生产性能良好,是一个肉蛋兼用的地方鸡种资源。2009年9月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通过,2010年1月15日正式定名为“无量山乌骨鸡”,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库》名录,是云南省“六大名鸡”之一。存栏在250万只以上,年出栏达400万只以上,可实现产值近3亿元,是景东县重要产业之一。

(二)球虫对景东县内无量山乌骨鸡养殖的影响

2021年2—5月,对127户农户进行乌骨鸡养殖调查:现在存栏8241只,上年(2020年)自家食用2540只,市场销售6733只;通过市场购入或者自然孵化等渠道共养殖雏鸡21819羽,死亡4305羽,其中出现屙血症状(球虫)死亡1845羽,致死率8.45%。据此推算出:球虫每年造成全县鸡苗死亡120万羽以上,现市场雏鸡价格为5元/羽,损失600万元以上;病愈鸡生产力下降和生长受阻,延长养殖期,增加养殖成本,降低无量山乌骨鸡的养殖效益,每年造成隐性损失在1800万元以上。

(三)对策

1.加强无量山乌骨鸡种质提纯扶壮工作,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抵抗力,从源头减少病源感染机会。

2.规范无量山乌骨鸡养殖技术和标准,推行种鸡上笼立体饲养、人工采精输精、种蛋集中孵化、雏鸡规模网上脱温、商品鸡林下适度规模饲养,不断提高规模化程度和科学化程度,减少疫病发生机会。

3.加大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全县“小、散”户养殖技术,增加科技含量,做到“积极主动、科学有效”的疫病防控,达到“治未病、防未病”意识,减少损失。

四、结论

球虫感染和发病在景东境内无量山乌骨鸡养殖中普遍存在,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严重阻碍着景东无量山乌骨鸡产业发展。所以,加强无量山乌骨鸡种质提纯扶壮工作、规范无量山乌骨鸡养殖技术和标准、加大科学养殖技术培训是减少疫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的可行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国兽医协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上、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普洱市畜牧兽医局.兽医实用技术手册.云南科技出版社.2019.

[3]景东彝族自治县农业志编纂委员会.景东农业志.云南省人大办公厅印刷厂.1999.3.

[4]云南省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景东无量山乌骨鸡养殖综合技术规范.2015.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