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检分级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分析预检分级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价值

陈丹

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孝感,432900

【摘要】目的;讨论与分析预检分级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价值,选取于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患者进行分析与研究,本次研究所纳入急诊患者人数为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急诊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急诊患者给予预检分级标准管理模式,其中常规组54人,研究组54人,,分别观察两组护理模式结果。结果;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常规组的(79.62%)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

结论;综上所述,急诊科室配合预检分级标准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机,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此方案值得应用。

【关键词】预检分级标准;急诊护理管理;护理满意度;分诊准确性;诊疗时间;救治及时性

急诊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对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知识有着更严格的要求,主要是因为急诊的患者病情更加错综复杂,病情发展特别快,如果医护人员缺乏对患者风险事件的评估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就不能很好的给予处理,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1]。一般情况下,急诊给予的护理模式通常为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属于被动护理模式并且存在很多漏洞,患者在分诊和诊断病情时会耽误大量时间,有时还会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所以,急诊科的护理需要更优质及合理的管理,据统计,科学的预检分级标准管理,可以弥补常规护理中的不足,缩短患者就诊时间,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为抢救重症急诊患者做出了重要贡献[2]。为研究这两种护理模式实施的效果,进行了以下阐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来我院急诊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所纳入急诊患者人数为108例,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54人,常规组急诊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急诊患者给予预检分级标准管理模式。常规组;男患者(26)例,女患者(28)例,年龄在(20-67)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3.5)岁。研究组;男患者(27)例,女患者(27)例,年龄在(21-6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实施预检分级标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医护人员培训;定期对急诊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化及综合素养培训,并对其实施考核给予奖罚制度,特别是面对患者时要主动对其进行服务,积极主动了解患者病情,并作出正确潜在风险评估,及时制定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2)心理护理;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并且愿意对医护人员敞开心扉,改善患者因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使患者更加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3)实际操作;医护人员接到患者后,快速询问患者及家属病情,耐心倾听患者及家属描述病情,并初步做出评估,对疾病进行分级,协助患者做好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做出最终分级,协助患者就诊。急诊患者病情发展特别快,医护人员要加强巡视,以免发生意外。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表述,护理满意度=(患者满意人数+比较满意人数)/患者总例数*100%

(2)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如分诊错误,遗漏检查项目,发生意外坠床时间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生意外事件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分诊准确性、诊疗时间、救治及时性、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

常规组;54例急诊患者中有(20)例患者表示满意,有(23)例患者表示比较傲满意,有(11)患者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9.62%)。研究组;54例急诊患者中有(28)例患者表示满意,有(22)例患者表示比较傲满意,有(4)患者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2.59%)。常规组的(79.62%)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

常规组;(54)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发生意外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81%)。研究组;(54)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意外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5%)。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急诊科室是突发急症、危重症及抢救等最主要的治疗科室,该科室具有病人集中,病情复杂及病程发展速度快等特点,是医院最重要的科室之一。急诊患者病情都比较危及,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便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综合素养具有极高的要求,医护人员在接到患者后,面对危重症患者必须立马做出相应评估,经过检查后马上制定出相应治疗措施,用最快最专业的服务及管理挽救患者生命。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因就诊及检查耽误时间,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从而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等。因此急诊科的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管理模式才能缩短患者就诊及检查时间,使患者在最短之间内得到最有效治疗,据资料显示,急诊科室配合预检分级标准管理模式,可以及时对患者疾病做出评估,为患者争取到及时有效地治疗时机,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3-4]

综上所述,急诊科室配合预检分级标准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机,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此方案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海涛.分析预检分级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价值[J].健康必读,2021(1):195.

[2]孟庆贺.急诊预检分级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5):56,58.

[3]曹俊爽.分析预检分级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价值[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11):126-127.DOI:10.3969/j.issn.1004-6763.2020.11.070.

[4]陈博.急诊预检分级标准用于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J].家有孕宝,2020,2(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