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精神科心理护理中言语沟通技巧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探讨精神科心理护理中言语沟通技巧的应用

张翠翠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精神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及语言沟通。对比两组患者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评分、护理满意度、冲动行为发生率。正态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IDA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IDA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观察组患者冲动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心理干预及语言沟通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不良精神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冲动行为发生率。

关键词心理干预及语言沟通;精神科护理;激惹;冲动行为

前言

精神科内主要接收患有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患者,上述疾病均为神经系统疾病,病症的发生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患者心理与神经系统等因素有关。精神科患者主要接受心理疏导、药物配合等保守治疗,以调节及控制其情绪。但是精神病学治疗当中,多数患者缺乏疾病治疗的信心,影响患者疾病治疗的积极性和病情控制效果[2]。近年来,精神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伴随社会压力提升而增加,临床有研究表明[3],为精神科患者开展科学合理治疗工作的基础之上积极落实护理管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病情控制效果提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情绪状态恢复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精神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年龄为22~46岁,平均年龄为32.72±7.25岁。对照组年龄为21~45岁,平均年龄为32.32±7.43岁。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此次研究患者本人及家属均已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在家均有暴力行为发生史。排除标准: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有其他基础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及语言沟通,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干预。①建立护理人员与精神科患者的友好关系。护士对待精神科患者一定要有专业护理技能和良好的服务态度,要以充满关爱、平和的方式进行沟通。保证针对精神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得以充分执行。②护理人员要对精神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准确分析与评价,以便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所有精神科疾病患者的症状、个性特点及情绪变化,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对不同情况的精神科患者予以不同且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缓解其不良症状。精神科患者的各种冲动行为,如袭击、伤害、破坏等,严重影响了其他精神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健康,护理人员需要采用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进行防治。③精神科患者入院要确保环境宁静舒适,减少外界有害刺激,加强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分析精神科患者的个人特点,有效转移其日常生活注意力。④强化精神科患者健康教育,对冲动、暴力行为进行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己及他人的伤害。⑤强化患者家庭教育,使患者家属掌握正确的纠纷行为处理方法,提高精神科患者护理整体效果。⑥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同时给予精神科患者适当的心理干预,缓解相关症状。(2)语言沟通。医护人员在与精神科患者交谈前需要与精神科患者建立一种可靠、友好的关系,在与精神科患者交流时,保持声音轻柔、语气温和,为精神科患者提供高效服务,促进精神科患者更好地康复。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包括易生气、情绪烦躁、易被激怒等,分为安静无暴力倾向(<10分)、轻度激惹低暴力倾向(11~25分)、中度激惹中暴力倾向(26~39分)及高度激惹高暴力倾向(≥40分)。②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80~100分)、比较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例数×100%。③根据神经精神症状问卷中文版对患者的冲动行为进行评定,包括妄想、幻觉、攻击等,病情严重程度评为轻度、中度、重度3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IDA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IDA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IDA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患者冲动行为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冲动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精神科所接收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控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障碍存在,导致其在住院治疗期间极易出现意外事件。精神科患者的疾病诱因各不相同,为此无法应用公式化和套路化的预防方案,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持续性的学习、累计工作经验等方式。因精神科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认识,受疾病相关症状的影响,常无法积极配合医疗活动,提升临床治疗难度。临床有研究表明,完善精神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对病情控制、减少安全事件发生率而言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应用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攻击行为,降低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与病情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岳洪飞.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探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5):58-59.

[2]庄丽.精神病护理中语言沟通与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