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护理模式在疗养院老年慢性病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连续护理模式在疗养院老年慢性病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张怡潇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  疗养十一科  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疗养院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采取连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疗养院慢性病老年患者50例入组,为患者进行双盲法分组,连续组采用连续护理模式,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两组均25例;针对两组护理前后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前,连续组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连续组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评分对比参照组,有一定差异,连续组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评分较高(P<0.05)。结论:疗养院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健康认知,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连续护理;自护能力;慢性病;疗养院

近几年,我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增长速度相比于其他国家更快,慢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1]。同时,中老年人慢性病相对常见的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伴随年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脏器逐步老化,针对外界各类刺激的耐受度较差。同时,由于慢性病对于身体长期损害,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使患者生活质量逐步降低[2]。因此,老年患者在进行相关护理知识以及医学服务过程中至关重要。连续护理模式应注重将护理模式与患者日常生活有效联系,使其在疗养院中获得针对性以及个体化的护理服务,积极有效控制慢性病,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因此,本次将对于我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应用连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2-2021.5阶段疗养院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选取病例,共50例,入组后为患者双盲法分组,分为连续组、参照组。纳入标准:患者确诊存在慢性病,年龄60岁以上,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多器官障碍者。连续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65-87岁,平均为72.92±1.25岁;参照组,男11例,女14例,年龄66-88岁,平均为72.89±1.33岁,对于患者资料通过软件统计分析,指标对比差异为P>0.05,则存在对比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疗养方法,依据保健,体检,治疗等实现相关护理对应分工,针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工作。连续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对性连续护理:①根据疗养院当中家属及患者的文化差异及护理人员组成不同的宣讲小组,针对其实施连续护理模式意义及过程进一步讲解。②向患者讲述相关慢性病的医学知识,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内容。③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以及生活需求,同时,依据信息实施护理方式调整,确保患者能够积极面对自身的疾病,降低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护理及治疗。④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针对运动、饮食、日常作息等相关措施实施调整。⑤护理人员应对于连续护理模式充分理解,严格掌握其中的精髓,准确应用在不同的慢性病患者当中,并针对专业知识随时进行储备,扩充医务人员内部管理,每个疗程均为2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护理指标:护理前后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评分。对于患者发放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调查表,满分100分,分数高为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好。

1.4统计学方法

连续护理模式应用效果采取SPSS22.0系统检验,t实施护理前后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评分检验,()表示指标,结果为P<0.05,则有对比意义。

2.结果

护理前,评估两组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性小(P>0.05),护理后,连续组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分数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所示:

1连续组、参照组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评分对比;分

组别

健康认知分数

自护能力分数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连续组(n=25)

70.35±2.22

87.25±2.47

71.62±6.54

88.14±2.45

参照组(n=25)

70.42±2.17

78.51±2.35

72.13±6.55

79.12±2.64

t值

0.1127

12.8178

0.2755

12.5219

P值

0.9107

0.0000

0.7841

0.0000

  1. 讨论

连续护理模式一般为患者由一个环境转移到另一个环境当中的主要护理过程,一般由家属、患者、社会人员、医务人员的全面构成,针对患者实施连续护理要求进一步评估,能够使患者积极走向最佳的预后,为其制定理想的护理方案。由于护理人员需要扎实护理基础,对于此类护理专业人员较少,会导致慢性病的各个疾病阶段护理方式产生脱节状态,因此,需要注重加强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临床护理[3]

近几年,临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相关活动,其连续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用广泛,连续护理模式可使老年慢性病获得有效控制,积极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使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减轻,更有利于促进疾病康复。同时,连续护理模式能够使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认真,针对于专业知识更加深入了解,不断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将连续护理模式应用在疗养院的慢性病护理当中可发现,所有患者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其明显提高自身的健康认知以及自理能力,使其在住院降低。因此,疗养院实施老年慢性病护理过程中应用连续护理可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并提高自身的健康认知及自理能力。在实施过程中,连续护理模式对于护理人员的干预存在一定帮助,同样具备一定缺陷。本文研究显示,护理前,评估两组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评分,两组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连续组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健康认知及自护能力评分(P<0.05)。

综上,疗养院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连续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提升患者健康认知,使患者能够获得良好预后。

参考文献:

[1]朱振娜,刘春艳,刘宁,等. 疗养院高龄疗养员突发事件的管理与护理体会[J]. 中国疗养医学,2020,29(12):1310-1312.

[2]彭丽清. 基于双心医学的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在疗养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10(29):84-87.

[3]冯艳宁,王雪. 连续护理模式在疗养院老年慢性病中的应用价值[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09):93-94.

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张怡潇 性别:女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91.09 籍贯:山东 学历:本科

现有职称:护师 邮编:266071医院: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