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视角下新手老师行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多模态教学视角下新手老师行为分析

胡甜甜

  安庆师范大学

一、概念界定

()模态

顾曰国(2007)将模态定义为“感官跟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黄立鹤和张德禄(2019)从三个角度阐释模态定义,认为模态可视为“感官及其相应的神经系统”“符号资源”以及“信息呈现方式”。Kress和Van Leeuwen(2001)认为,模态实际是意义潜势的一种,是由于物质媒体长时间浸润在社会环境中而被赋予了文化元素和情感价值,是一种用来表达思想和交流意义的社会性质的文化资源。

()多模态教学

综上,多模态教学是指通过图像、视频、音频等媒介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与之进行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情境性、全息性、多元性、动态性、具身性等特征,可以消解传统口语教学的单一性、枯燥性、静态性等问题,进而有效缓解口语焦虑状态。

二、背景介绍

随着多模态话语传播与使用的逐渐普及,自二十世纪末以来,对它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需要领域的重点。在目前的高中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不是全靠讲解示范让学生理解某一知识点,一节课中如果教师只是通过用语言和学生沟通,那么这样很难让全部学生都高度集中的听讲。因此,研究和分析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现状是十分必要的,这会帮助高中教师理解多模态语篇和语言学习策略对高中生的语言习得同样重要。同样,它也会为教学改进和评估,及教师培训提供一种重要的基础和理论。

三、教学描写

本报告基于观察三组新手老师的无生授课,三组教师的授课类型都为阅读课,遵循PWP教学模式,采取的都是任务型教学方法。它们的课堂都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语言训练为主线、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和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特点。三节阅读课均围绕文章标题设置了大量阅读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形式对文章主题意义进行探究。

四、课堂观察

整个观察可分为课前准备、课中观察和课后分析三个环节。

()课前准备

经过小组讨论我们确定观察主题为新手老师多模态教学行为对比观察,观察目的是解决新手教师课堂缺少变通起伏,探究新手教师多模态课堂行为差距对学生学习情感接受度的影响。主要通过记录新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多模态教学行为来分析她们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教学建议。

()课中观察

本报告基于观摩三节阅读课,授课老师为三组新手老师,是观察者的同班同学。三节课均为课堂中的无生授课展示,观察者直接进入现场观察,并进行录像。

()课后分析

本报告借助ELAN视频分析软件整理量性数据,所涉及到的数据均采取百分比的形式进行分析。

、分析与讨论

()课堂观察量表数据分析与讨论

本小节将通过课堂观察量表对课堂的多模态教学进行量性分析,主要从听觉与视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

(1) 听觉模态数据分析与讨论

课堂观察所采用的量表主要从音调、语速以及PPT三个方面来记录教师的听觉模态的使用情况。数据结果如表5.1所示:

表5.1

一级

二级

三级

频数

百分比

听觉

音调

升调

64

12.8%

降调

382

76.5%

升降、降升

59

11.7%

语速

快速

227

45.5%

正常

211

42.1%

慢速

62

12.4%

PPT

音频

0

0%

()视觉模态数据分析与讨论

视觉模态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高频使用的模态,本次课堂观察所采用的量表主要从教学工具、动作和PPT三个方面来呈现教师视觉模态的使用情况。如下表5.2所示

表5.2

一级

二级

三级

频数

百分比

视觉

工具

粉笔

15

100%

实物

0

0%

动作

手势

42

33.1%

距离

13

10.2%

表情

25

19.7%

互动

30

23.6%

走动

17

13.4%

PPT

视频

0

0%

六、总结与反思

(一)优势劣势分析

授课教师都下意识地关注了多种模态的使用,例如视觉上采用新颖的PPT、丰富的表情与手势,听觉上主要以讲解和降调为主; 授课教师都比较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提问对象多元化、教学步骤与方法都体现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依靠声音依然是上课的主流方式,教师们在多模态的使用中,绝大部分靠语言的讲解为主,视觉模态相对匮乏;教师都比较偏向于降调的使用,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节。

(二)多模态教学建议

    教师应关注多种模态的使用,音视频、语调语速,课堂话语的使用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手势、面部表情等辅助性教学技能的使用,合理的进行升降调,才能有效的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突出重难点,使课堂更生动,从而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教师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能动性,通过多种语言训练形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语用技能和实际交际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凸显教学目标的清晰性,根据教学目标、一步步的实施教学步骤;请学生回答时可适当增加非正式距离频率、多给予鼓励、多留些时间与耐心、反馈多元化;教师要擅于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应以多模态理论为指导,为学生构建融视、听、动、触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而开辟英语教学“多感官联动”、“多模态交融”“多维度思考”的新思路,促进课堂英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Kress,G.&Van Leeuwen,T.Multimodal Discourse: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London:Arnold,2001,p7-p14.

[2] Royce,T.(2002).Multimodality in the TESOL classroom:Exploring visual-verbal synergy.TESOL Quarterly 36(2),191-205.

[3] 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4] 黄立鹤,张德禄.多核并行架构:多模态研究的范式、路径 及领域问题之辨[J].外语教学,2019,40(1)

[5] 金艳妮.大学英语词汇多模态教学现状调查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36(02):193-196.

[6] 刘忠才.(2015).多模态理论指导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7] 吕美嘉,牟为姣.(2014).多模态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影响的研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