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管理控制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6
/ 3

高支模施工管理控制要点

杜庆焰

(广东凯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800)

[摘 要] 文章旨在探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管理的控制要点,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实际案例分析,总结出高支模施工管理中的重要要素和关键控制点,旨在提升施工过程中,管理效率、安全施工和工程质量。

[关键词] 高支模施工 管理控制 要点

1.引言

高支模施工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高支模施工管理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和挑战。为了提升施工效率、工程安全及质量,因此,有效控制高支模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关键要点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支模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控制要点,深入分析该过程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一套全面有效的高支模施工管理控制体系。

本研究旨在总结高支模施工管理中的重要要素和关键控制点,并通过实例验证其实用性和可行性。通过研究,将有效提升高支模施工效率、工程安全及质量,为建筑行业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通过探讨高支模施工管理的控制要点,可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本研究所提出的高支模施工管理控制体系将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为提高工程效益和减少施工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以上的研究目的和解决问题,本文将按照以下章节结构展开:第二章将介绍高支模施工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和特点、基本原理;第三章将关注高支模施工管理要点,包括施工方案的编制、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要求;第四章将重点讨论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包括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材料质量和防护措施;最后,第五章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和分析,相信高支模施工管理控制要点的研究成果将为高支模施工管理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进一步推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高支模施工的基本概念

2.1 高支模施工的定义和特点

    高支模施工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因此,高支模板和支撑都选择具有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更高的稳定性,且能够满足高层、大跨度等特殊要求的材料。高支模板及支撑材料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好的可重复利用性,可以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和成本的消耗。高支模板可根据施工需要进行灵活组合和调整,配件尺寸比较多,适用于各种不规则结构和特殊要求。

2.2 高支模施工的基本原理

高支模施工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模板本身和支撑结构的双重作用来实现建筑物的支撑和保护。在施工中,首先根据施工方案要求搭建支撑结构,然后将高支模板安装在支撑结构上,形成稳定的建筑支撑体系。

高支模施工的基本原理之一是支模系统的选用和安装。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施工方案,选用适合的支模系统,并按照施工顺序进行组装。支模系统的选用和组装直接关系到施工的顺利进行。

其次,高支模施工的基本原理还包括施工工艺的控制。高支模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科学的施工工艺来实现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工艺的控制包括支模的定位、装拆、调整、监测等方面,需要施工人员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操作方法,确保施工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此外,高支模施工的基本原理还涉及到材料的选择和使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建筑材料,如套扣、盘扣、钢管等。选择合适的材料,并按照方案及计算书要求进行使用,是实现高支模施工的关键之一。同时,要对材料进行见证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的基本原理是支模系统的选用和组装、施工工艺的控制以及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这些基本原理的合理应用和控制,可以保证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高效性和质量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础保障。高支模施工的基本原理对施工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实现施工目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高支模施工管理要点

3.1 施工方案的编制

高支模作为一个技术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及专业技术显得特别重要。他们需要对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通过专家论证对方案的梁板支模计算受力情况、平面布置、施工流程及工艺、施工保证措施、验收要求、处置措施的论证,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一线工人的安全施工作保障,也为施工过程消除安全隐患。

梁板支模的承载力计算是高支模施工方案的重要内容,是检验选用的施工方案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重要指标,它通常包括选用支撑材料的参数及具体计算对象的尺寸、模板面板的计算、梁底支撑龙骨计算、立杆稳定性计算、模板支架整体抗倾覆计算、楼板强度计算。

平面布置图是按照施工图纸在需要实施高支模施工的工程部位进行的布局安排,是合理安排高支模施工搭设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也是施工现场验收的依据之一,我们通过平面、立面、剖面来了解各个部位的搭设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实际排架间距与设计要求不一致,这主要是支架定位线弹好后没有复核,从而导致的偏差,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对现场的平面布置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有一个全局安排和严谨的验收要求。

针对施工现场及施工方案的具体情况,要同步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的实施是高支模施工中,安全工作的保障,也是施工人员判断高支模的安全状态最直观的一个手段。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关键部位或薄弱部位的水平位移、模板沉降、轴力和杆件倾角的监测,将现场参数与预警、报警值的对比,透过数据分析来监控高支模的工作状态,从而及时发现高支模的参数异常变化,防止高支模坍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3.2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要求

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要求是高支模施工管理中的关键要点之一。在高支模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首先,主要施工人员需要参与施工方案的编制及接受相关专业培训,为项目顺利开展做贡献。只有对高支模施工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和控制。

其次,主要施工人员对方案选用的高支模施工材料应具备良好的技术和操作技能。高支模施工是一项繁琐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施工人员熟悉和掌握选用的高支模施工材料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例如,他们需要了解高支模的组装和拆除技术,掌握支撑系统的搭建和调整方法,熟悉各种高支模的使用规范等。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和安全。

另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和沟通能力。在高支模施工中,一个项目通常需要多个施工人员协同作业,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非常重要。他们需要相互配合,协调各个环节,共同完成项目。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要求是高支模施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只有通过培训和技能的提升,施工人员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支模施工任务,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同时,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也是施工人员必备的素质,只有通过良好的协作和沟通,才能使整个施工过程更加顺利和高效。

4.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

4.1 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

高支模施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根据项目的不同,选用的支撑材料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是高支模施工管理的首要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施工方案必须建立明确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这些规范和规程应该包括对施工区域内的各种危险因素的评估和识别,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控制,针对每个项目的特殊性,要进行危险性较大工程项目公示,将危险源公示张贴在显眼的地方。例如,在项目出入口设置危险源公示牌,在高支模施工现场的周围设置护栏和警示标志等,以确保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危险源的认识和交叉作业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其次,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应涵盖施工人员的行为和操作要求。施工人员在进场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及技术交底,了解高支模施工的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熟练掌握高支模施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要求,并遵守施工方案的操作规程及搭设要求,拒绝违章作业,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此外,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还应涵盖高支模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安全使用和管理。这包括对高支模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定期检查及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同时,施工现场应设有相应的安全设施,如警示带、灭火设备等,以应对突发情况并降低风险。

在实施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时,应严格执行领导带班检查制度,并进行定期的巡视和检查。如果发现违章作业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此外,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和安全控制措施,也是确保高支模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在高支模施工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的基础,也是预防事故和降低风险的关键。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以确保高支模施工的顺利进行。只有在安全的施工环境下,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施工和工程的顺利完成。

4.2 材料质量和防护措施

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是保障工程安全性和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在高支模施工中,材料质量和防护措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段将着重从材料质量和防护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作为承载主要施工任务的支撑材料在进场前需要进行材料检验,确认符合使用要求,并进行材料见证送检,确保使用材料的安全可靠。除了主要施工材料的安全性,高支模施工还需要加入安全设施的支持。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和警示牌,以提醒施工人员及来往人员注意施工区域的危险性。针对高支模施工而设计合理的安全通道和临时工作平台,可以保证施工人员的通行安全。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支撑材料的使用质量都会比较严格,往往扣配件的磨损会被人忽略。例如作为剪刀撑和水平杆的钢管、可调托撑、木枋、步步紧。在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疏忽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其次,施工人员的防护措施对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控制不可或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求工人统一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滑鞋、手套、安全带等,以减少对人身伤害的风险。同时,还需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工具,如安全网、安全操作平台等,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高空施工时有备无患。在特殊施工环境下,如强光、高温、高噪音等,还要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保证工人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高温、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施工。

总的来说,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离不开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的支持。只有通过合理设置安全设施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人员的伤害风险,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因此,在实施高支模施工时,施工方应高度重视材料质量和防护措施的配置,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只有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高支模施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实现工程目标的顺利完成。

5.结语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支模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控制要点,并通过综合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出了高支模施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实例验证,我们构建了一个全面有效的高支模施工管理控制体系,旨在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安全。同时,我们还发现高支模施工管理对提升工程效益和减少施工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以本研究结论为基础,需要注意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研究中我们主要依靠文献和案例分析,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的可信度和实用性,可以考虑增加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其次,本研究在控制体系的建立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以适应不同施工环境和需求的变化。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可以继续深入研究高支模施工管理控制体系的优化与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施工需求。其次,可以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对高支模施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另外,还可以探索高支模施工管理与其他施工管理方法的结合,进一步提升工程效率和工程质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围绕高支模施工管理控制要点展开研究,提出了一套全面有效的控制体系,为高支模施工管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研究,并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和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更好地推动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栋梁.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要点与施工管理[J].,2021

[2] 王汝彬.简析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要点及其管理[J].安防科技,2021

[3] 程先文.浅议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

[4] 俞传达.浅谈高支模施工的相关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