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线损与降损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配电网线损与降损策略分析

高浩

天津市电力公司路灯处 天津市 300151

摘要: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配电网线损成为影响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电网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的指标之一。文章分析了配电网线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降低配电网线损的策略,希望能促进我国配电线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降损

引言

经济的发展带动着各个行业都在进行着变革和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电力电能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为了保证供电的足量和稳定,供电企业必须对电力系统进行扩容增量,同时供电企业在扩容增量的同时还要提高对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近年来线损问题是电力企业一直关注的问题,随着电网系统的不断发展,配电网在线损管理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就配电网线损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

1配电网线损分析

1.1线损类型

在配电网的线路损耗中,其线损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的线损,一种是技术问题导致的,另一种是线路本身导致的线损。技术问题的线损分为固定线损和可变线损。这两种线损问题均不同,固定线损是由于固定连接电力设备在连接过程中产生的电力电容、电缆或者是变压器内部的线芯导致的电能的消耗。可变线损与线路中的开关电阻有关系,并且其在数值上是成正比关系的。还有一种线损是电力在输电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遵守用电规范的用电用户对线路进行偷电、窃电产生的,并且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由于线路自身的电阻,运维过程中的电能泄露还有就是电能计量装置在电力的计量中有着一定的误差,这都是线损管理中的内容。

1.2线损产生的原因

线损产生的原因与线损的类型是直接对应的,线损产生的原因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另一种是管理方面的原因。通过对线损问题中的相关进行了解和认识,线损作为目前比较关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线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与供电系统中的所有电气元件产生的总能量消耗有着非常大的关系的,并且通过试验验证电子元器件与变导损耗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并且其数值与时间、线路中的电流成正比。还有就是在实际的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电气设备与线路之间需要进行连接,连接点的损耗也是线损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变压器内部的线芯在与电缆线路进行连接时,由于连接的不紧密或者是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连接,这就会导致线损问题的出现。在管理方面,由于部分地区的电力使用情况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情况,因此针对部分地区的管理就存在着一定的漏洞,这就会导致出现偷电、窃电现象的产生。还有另一部分是由于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由于电能计量装置在长期工作后,没有进行合理的维护和保养,导致电能计量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误差,使得电力企业在电力总量的分析上有着一定的误差,造成了线损问题。

2配电网降损策略

2.1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长效管理机制,进行配电网和电网运行管理,能够促进供电所内部的标准化建设,对供电所人员及设备实施监督,使其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电力企业应重视台区经理的管理,在人员配置上给予一定的倾斜。通过实施配电网运行值班制度,完善配电线路运行记录,能够促进线路管理的规范化和抢修操作流程的科学化。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巡视检查等工作不足导致故障抢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从而提升配电网线损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长效管理机制,可以避免管理不善带来的线损问题。例如,调整电网规模,减少线路与电网的连接点,可以减少电源和负荷的损耗,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对变电站和线路实行综合管理和维护,将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融入整体线路规划中,可以减少线路投资和设备投入。此外,需要对电网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人口情况等进行调查与分析。

2.2合理配置配电线路

在配置配电线路时,应该根据负荷率、配电线路的长度等合理优化配电网和配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可以将配电型电缆设置在配电线路附近,将低压电缆设置在供电线路附近,以此降低电缆对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使线路具有良好的回路电流控制能力,降低供电系统跳闸的概率。此外,电力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接地装置,以降低配电线路负荷率、接触率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如果用电负荷率较低,可以选择不接地的设计方式,以降低配电线路与分支机构之间的线路损耗。

2.3优化配电设备管理

电力企业应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配电设备的管理,需要加强对配电设备的定期检查,重视配电设备维护工作,及时更换破损或老化的配电设备,做好配电设备的定期检修工作,防止配电设备受损或发生故障,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电力企业应该建立电力设备的日常检查记录制度,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记录检查结果并及时处理。在检修过程中,要按照规定对有关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并及时将检修结果反馈给电力部门,便于相关人员及时对线路进行更换和维护。对于故障设备,要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检测、分析及处理,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还可以在设备检修期间进行实时监测工作,防止设备发生事故或者故障导致无法正常运行而对电力系统造成更大的影响。

2.4进行无功补偿

若有功保持不变,可通过增大负荷来减少无功。无功补偿通常分为分布和集中两种方法,其中,集中补偿方法是在变电所母线上设置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并将其与电源、电压转换相结合,通过调节变压器和电压的输出,可以减少由变压器与上部电网的电力消耗引起的损失。同时,增加无功补偿装置,可以减小无功,从而减少线路损耗,提高供电能力,一方面可以优化输电线路的容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压的初始品质。

2.5采用变压器降损技术

变压器是配电网中重要的电力设备之一,对变压器进行降损能够有效地降低配电网中的线损。供电企业需要将电网系统中原有的高能变压器进行替换,减少高能变压器的使用从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例如供电企业可以利用晶体合金制造的变压器进行代替原有的变压器。晶体合金变压器不仅在能耗上有着低能耗的作用,并且其在实际的运行中,还可以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来达到对配电网负荷的控制,利用改变配电网的负荷密度实现对配电网的线损的减少,还能够保证电网的运行稳定性。在继续配电网的线路建设时,供电企业不仅可以利用单一的敷设形式,还可以采用多种敷设形式相混合的方式来进行施工,这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中的成本,还能够减低电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线路损耗,从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确保电力的持续、稳定供应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十分重要。但伴随着电力生产与消费的迅速增长,电力供应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逐渐复杂化,电力消耗快速增长,配电网对电力生产与消耗的影响越来越大,导致电力需求与电网负荷的不平衡发展、电流波动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对配电网中电力设备的管理,减少电能消耗,是维护配电网正常运行,减少事故发生概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梁常聪.配电网线损分析和降损策略分析[J].电子测试,2020(08):103-104+106.

[2]罗才金.配电网线损分析和降损策略分析[J].电工技术,2019(23):112-113+115.

[3]郑小鹏. 区域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策略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

[4]严保英.配电网线损分析和降损策略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8(S1):237.

[5]孙一帆. 低压配电网线损影响因素与降损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