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和信息化的哲学问题研究综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5
/ 2

信息和信息化的哲学问题研究综述

李英宏

武警警官学院政治工作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  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信息”的哲学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未引起哲学界真正重视。最近西方哲学界提出“信息哲学”研究纲领,把“信息”作为哲学基本概念列入研究范畴。正是信息哲学问题研究的不断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新的论证,对其发展也提出了新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信息生产力;本体论;认识论;唯物史观

一、“信息”的哲学本体论研究

信息,最早是指日常生活层面中的“消息”。从上世纪20年代初,“信息”被逐渐演变成全新的科学概念:申农指出“信息是消除了的不确定性”维纳提出“信息即是负熵”。但这只是从实用信息科学的角度提出的信息概念,很难揭示出信息的普遍本质。随着信息概念向具体科学的渗透,信息也开始被纳入到哲学视野。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这实质上强调了一种新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注意到了信息的特殊意义。维纳之后,学术界对信息的本质观点各异: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是以物质实体或以“场”的形态存在的物质——“信息场”;西德的珠瓦斯摹特认为,“信息是非物质的精神实体的特性,是纯粹精神的活动”;西德的另一位哲学家M.斯托克深化了维纳的观点,明确指出“信息是与物质、能量并列的第三种东西”;东德的克劳斯提出,“信息是物质成份与意识成份按着完全特殊的方式融合起来的产物,它是‘客观而不实在的东西’”;前苏联的许多学者更是坚定“信息是一切物质的普遍属性,信息概念是哲学范畴”的观点。我国信息学专家钟义信认为信息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之分:本体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显示”;认识论的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该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变化方式可见,对于信息的本质,理论界远远没有达成共识。在对信息问题进行哲学探讨的浪潮中,西安交通大学的邬教授对信息的哲学本质做了精确的表述:“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这样,信息就作为物质的存在方式与属性出现在了哲学物质观的理论研究中。

二、“信息化”的哲学认识论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对物质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广泛介入,信息化所带来的人类认识活动的新变化,已经引起国内外哲学界的高度重视。

1、关于认识主体。在计算机能否成为认识主体的哲学讨论中,英国人凯文·渥维克在《机器的征途》中提出“10至50年内,机器人将拥有高于人类的智能”,并认为计算机能够进行相对独立的认识活动,已经成为认识的主体。姚炜在《人工智能的认识论思考》中则提出“人工智能尽管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过人,但它终究不能达到人类思维的高级层次,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智能机器始终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不可能成为认识主体。”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胡心智在《论信息技术对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影响》中提出“在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认识活动的参与者,已成为认识主体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时代的人类认识能力之所以得以极大地提高,正是由于计算机和网络实际地进入认识主体系统并且现实地发挥认识的功能主体的作用所造成的。”杨富斌在《信息化认识系统导论》明确:计算机本身不能单独成为认识主体,但它与人类主体相结合,则可构成人—机—网主体系统,这是对传统认识主体丰富与扩展。

2、关于认识客体。哲学史上的认识论大都立足在现实性哲学的立场探讨认识对象、认识过程和认识本质等认识问题的。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信息技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为人类的认识开辟了另一个世界——虚拟现实世界。关于“虚拟现实”的本质,张青兰,刘秦民在《虚拟现实:辩证唯物主义的新视野——关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哲学思考》中给予了清晰表述“虚拟现实,它既不是真实的物理世界,也不是虚无,更不是虚假,但也不是意识。它是一种电子场,是以声音、图象、文字和符号等信息形式再现的现实。”陈志良、李超元、胡小安、杨富斌等人也分别讨论虚拟实在的哲学意义、虚拟实在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虚拟技术对认识的主客体的丰富和发展等哲学认识论问题。

3、关于认识中介。对于认识中介,肖前《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明确“认识的中介系统包括工具系统和操作工具的方法系统。”随着信息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仅有主客体间以物质和精神手段为中介的相互作用,认识实际上还不会发生,只有主客体信息的双向流动,才能使认识现实地发生和进行。”杨富斌提出:人类认识的中介系统,除了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是基本的“硬件”外,信息要素也是联系主客体的中介系统之中必不可少的“软件”。

三、“信息生产力”的唯物史观研究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探讨,孕育了“信息生产力”的萌芽。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作出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论断,从而将科学技术纳入到生产力的范畴;恩格斯深化了马克思的观点调“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毛泽东

明确,“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邓小平更是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江泽民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胡锦涛则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加快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习近平多次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并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具体部署。这充分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对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变革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2、西方未来主义学者有关“信息社会”的理论研究,廓清了信息生产力的研究背景。1972年,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中指出,信息社会的生产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1980年,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也对信息社会的特征、标志进行了描述。他认为,人类迄今己经历了两次浪潮,第三次浪潮将是信息文明。1982年,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新方向》中指出,在信息社会的经济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和知识,信息已成为生产力。三位的角度虽各不同,但却得出了大体相同的判断,即:人类社会己经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这必然需要有反映信息社会特点的生产力概念的产

3、关注信息化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对信息生产力的研究。对信息生产力的研究,国内外学术界是最先从关注信息化的发展开始的。曼纽尔·卡斯特以《信息化城市》为开始,以《信息时代三部曲》为标志,全面深入地研究了信息化对发展的影响。汪向东和黄顺基也从宏观上探讨了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变,人们开始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透视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力的发展。于维栋在《信息与生产力》中指出“信息不仅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提醒人们要重视信息的作用。孙海芳在《信息生产力的特征及意义分析》中明确提出信息生产力的概念特征。胡心智也全面阐述提出信息生产力的原因。周延云、李琪更是在《生产力的新质态:信息生产力》对信息生产力进行静态理解与动态分析。可见,理论界对信息生产力的研究待于进一步深化和系统综合。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不仅仅体现在本体论、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三个方面,其他的一系列原理、范畴都能从信息化的实践中总结出新的规律性的认识,本文尝试做一些理论上的总结与概括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