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9
/ 2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谢刚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518100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收治的1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在关节镜下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恢复,术后 7d 复诊关节无肿胀,活动自如,范围如右膝,无屈膝疼痛,达到完全治愈。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对关节内结构的进一步侵蚀,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优势。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治疗效果

前言

  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属于腱鞘囊肿,主要发病部位位于膝关节部腱鞘内,是一种因关节囊结缔组织退变所诱发的疾患,在临床中发病率较低,在发病以后患者主要会出现膝关节胀痛、乏力不适、膝关节伸屈受限等症状,且伴随着疼痛感,是因关节活动时囊肿与交叉韧带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进而引发疼痛感。囊肿通常是呈现出粘性较高、果冻状的液体状态,多为良性囊肿病变,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选取2023年本院收治的1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患者的效果,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本研究纳入2023年本院收治的1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具体分析。

典型病例:患者付XX,女,33岁,因左膝酸胀、活动受限、反复发作渐加重1年余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疼痛,酸胀不适,每于深蹲时伴发疼痛加剧.伸膝后缓解,正常生活及活动无影响,1年来逐渐加重。患者自发病以来,食欲正常,睡眠正常,大小便正常,精神正常,体重无减轻。

入院时查体:左膝关节无畸形及肿胀、MeMurray 征阴性.前、后抽屉实验阴性.Lachman试验阴性,右膝伸00.屈 1300:左膝伸 00,屈 1150.即出现疼痛.加大屈曲后疼痛加剧.影响进一步屈膝功能。

专科检查:左膝X线片检查未见骨关节异常.MRI提示左前交叉韧带旁见囊状水样信号影。

初步诊断:左膝前交叉韧带囊肿。

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行择期手术,在术前开展MRI检查,MRI作为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式,能够对前交叉韧带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显示,在术前检查前交叉韧带呈T2W1高信号、T1WI低信号,韧带增粗、膨胀,囊肿位于前交叉韧带偏后方,其内可见纤维分隔,具有腱鞘囊肿的特征性改变。在开展手术前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在静脉复合麻醉下,大腿上段上气囊止血带,常规消毒,防水铺巾,常规膝关节入路行前交叉韧带囊肿切除术。在关节镜下可见前交叉韧带囊肿,术中见膝关节腔内无粘连、滑膜无增生肥厚及充血水肿,关节液无浑浊,股骨髁及胫骨平台软骨光滑无缺损,内、外侧半月板形态大小正常,表面光滑无撕裂,前交叉韧带表面被一囊肿包统,肿覆盖其上前及内后方向,囊肿长轴与前交叉韧带长轴一致,无分隔,囊液清亮透明呈淡红色。探针探查囊肿壁,伸膝位张力低,随屈膝张力亦逐渐增,前后交叉韧带张力及完整性好。以电动刨削刀切除囊壁,囊肿随即消失,可见淡红色囊液,囊液释入关节腔,等离子射频止血,冲洗干净关节腔,完成手术,历时 15min。术后 6h,患者即可下地行走,术后 7d 复诊关节无肿胀,活动自如,范围如右膝,无屈膝疼痛,达到完全治愈。

术前MRI检查T2W1       术前MRI检查T1W1

    

关节镜下所见前交叉韧带囊肿          术中戳开囊壁可见淡红色囊液

3 小结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囊肿在临床中又被称之为膝关节交叉韧带腱鞘囊肿,临床中发病率不高,通常在临床中并未显示出特异性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难度,通过术前MRI检查能够明确囊肿所在的部位、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同时还能够对膝关节病变开展全面观察,进而为手术开展提供重要参考。临床中目前尚未形成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囊肿发病机制的统一结论,通常有以下几种说法:滑膜组织疝入:滑液组织经腱鞘缺损部位疝入;滑液组织异位:滑膜组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进入腱鞘;黏液样变性:在持续的压迫下,胶原组织周围形成了黏液样变性;生化和结缔组织增生:因韧带组织退变诱发原始干细胞不断分化增殖,促进组织细胞质分泌粘蛋白,不断在结缔组织细胞质内积聚;外伤所引起:在外伤后能够促进细胞生成粘蛋白,逐渐在韧带纤维束中扩散,易诱导纤维束呈梭形扩张状态,伴随关节的运动,粘蛋白所分解的部分纤维束会逐渐进入韧带附着处[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囊肿在发病初期,囊肿较小时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在日常生活注意休息,可以实现自愈。本次研究的病例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有左膝疼痛,酸胀不适症状,每于深蹲时伴发疼痛加剧,说明患者囊肿较大,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症状,已经对患者的膝关节产生了一定的压迫性,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了一定阻碍,难以实现自愈,需及时开展手术切除囊肿,以降低疾病对患者产生的危害性。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更新,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已经成为临床广泛认可的方式,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的主要优势如下:①关节镜对于病灶区域能够进行全面的探查,有助于明确手术部位;②能够对关节腔进行充分清洗,以实现对关节内炎性介质的清除,进而降低关节积液再生的几率;③有助于对关节内软骨与交叉韧带表面沉积的尿酸盐结晶进行清除,以减少对关节内结构的侵蚀,促进关节功能逐渐恢复正常;④不耐受口服药物副作用的患者可以通过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清除病灶,以降低不良反应;⑤关节镜下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感染低、术后副作用较低的优势,能够促进患者缩短治疗时间,早日出院。在实施关节镜下手术期间,需注意在使用电动刨削刀切除囊壁时,需保持在关节镜的监视下进行,对腓肠肌内侧头外膜及血管神经鞘外黄色的脂肪组织进行充分的保护,避免向外侧过度刨削,以免对胫神经、腓总神经与关节内结构产生损伤

[3]。桑鹏、何卫忠、刘毅、孙鹏鹏、熊华章、仲鹤鹤等在研究中对1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囊肿的患者进行了探讨,其中包括膝关节外伤史3例,其余15例均无明显的诱因,大多数患者症状为患膝酸软无力,间歇性有肿痛症状,且患肢屈伸活动受限,与本次研究病例具有相似症状,位于前交叉韧带的囊肿主要是伸膝受限,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是因囊肿增加了韧带内的体积与张力,在与髁间窝发生机械性撞击时,会诱导前交叉韧带伤害性感觉信号出现异常传导,可以推测出,随着交叉韧带的变化,会对囊肿产生一定的压迫,进而对神经末梢产生刺激,诱发滑膜疼痛与感觉异常情况的发生[4]。Tsai 等研究中对15例交叉韧带囊肿患者实施关节镜下切除,于术后随访3年,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与伸屈受限均获得改善,且膝关节功能逐渐恢复正常[5],Li等报道对25例韧带囊肿患者行关节镜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随访 26.7个月未出现复发[6],在本次研究中应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患者,手术时间较短,仅15min,且对患者产生的创伤较小,术后6h患者即可下地行走,术后恢复速度较快,术后7d患肢即活动自如,说明关节镜下切除术效果较为显著。

通过对本研究所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巨大囊肿病例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优势,有助于实现对病情的有效控制,减少对关节结构的侵蚀,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早日恢复健康状态,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姚文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临床价值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22):68-69.

[2]申晟,尚延春,柴巍巍等.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的临床效果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10):1146-1147.

[3]赵允,李冬超,胡文晋.关节镜下治疗交叉韧带囊肿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8,24(05):448-451.

[4]桑鹏,何卫忠,刘毅等.关节镜下囊肿减压切除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囊肿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8,24(12):1138-1141.

[5] Tsai T Y, Yang Y S, Tseng F J, et al. Arthroscopic excision of gan-glion cysts of the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s using posterior TransSeptal portal[J]. Arthrosc J Arthrosc Related Surg, 2012, 28(1): 95

[6]Li J, Li Z L, Liao W X, et al. Clinical research on arthroscopic treat-ment for cruciate ligament cysts of the knee[J]. Zhongguo Gu Shang,2016, 29(3):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