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镇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助力地方经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3

提升乡镇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助力地方经济

黄欢

 浙江省德清县新安镇人民政府 浙江省湖州市 313200

摘要: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纷纷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并且确实在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果,而乡镇地区的基层公务员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其工作积极性直接与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相挂钩,只有不断提升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让地方经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新的腾飞。本文就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在简单介绍乡镇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提升乡镇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以助力地方经济的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乡镇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地方经济

引言

乡镇公务员是我国政府行使公共职权的基层代表,其在日常工作中的态度、在处理政务工作过程中的能力等,都会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工作水准,自然也会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产生深远影响[1]。但是从目前来看,部分地区的乡镇公务员因为激励因素缺乏、思想意识不到位、晋升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失去了参与工作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工作效果,给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本课题进行研究,显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乡镇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与地方经济发展

地方经济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不断推动基层地区的经济建设,才能达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优化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的目标,而乡镇公务员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其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策落实、群众服务工作中去,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具体建设情况,因此必须要确保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责任感参与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去[2]。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地区的乡镇公务员普遍存在工作积极性不足的问题,这限制了当地经济的稳步前进。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看,乡镇公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第一,思想意识不到位。乡镇公务员同样是政府部门行使职权的代表,因此必须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工作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乡镇公务员出现了思想意识不到位的问题,无视国家目标和群众的需求,忽略了自身承担的责任和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工作积极性相对比较低。第二,监督管理不到位。公务员岗位作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素来有铁饭碗的称呼,这导致一部分乡镇公务员产生了错误认知,认为进入了公务员队伍就可以思想麻痹、敷衍了事。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地区的基层公务员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给这部分乡镇公务员的懈怠提供了机会,这也是部分乡镇公务员缺乏工作积极性的原因之一。第三,激励不到位。从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完善工作人员激励机制,是保证其工作积极性的必然选择,在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工作量和薪酬待遇不对等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很容易失去工作热情。但是目前很多地区并没有建成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完全按职务、级别及岗位来划定薪酬待遇,这导致一部分乡镇公务员缺乏工作动力并失去了工作积极性[3]

2提升乡镇公务员工作积极性助力地方经济的具体举措

2.1健全岗位轮换机制

岗位轮换机制是提升乡镇公务员工作能力、使之适应不同工作需求的有效举措,同时还能拉近不同部门的公务员之间的距离,使之对整个工作流程有充分了解,从长远角度来看,乡镇公务员在对其他岗位的工作模式有所了解以后,将会更加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肩负的职责,进而生发出更可观的工作积极性。在建立健全岗位轮换机制的过程中,基层单位应结合政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各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等,确定岗位轮换的原则和方法等,为乡镇公务员提供进步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来,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经验将会更加丰富,在后续的工作中将会更加妥善地处理问题,这对于提升乡镇地区政府工作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2.2建立日常关怀机制

乡镇公务员的工作具有内容繁杂、信息琐碎等特点,看似难度比较低但实际上非常消耗精力和时间,这也是一部分乡镇公务员逐渐失去了工作积极性的原因之一,而基层单位方面必须要认识到乡镇工作的特点,尽快建立健全日常关怀机制,从生活上、精神上、经济上为乡镇公务员提供有力支持,使之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激发其努力参与工作的热情。比如在生活方面,基层单位的领导干部应定期与公务员进行沟通,打破过去上下级之间的严格界限,以更加深入的交谈了解乡镇公务员的思想情况和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在其确实有需要的情况下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降低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之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当中去。再比如,基层单位的领导干部还需要在精神层面为乡镇公务员提供支持,在工作压力大、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尽量避免过于严厉的批评和指责,通过鼓励引导的方式,确保乡镇基层政务工作顺利完成,打消乡镇公务员的抵触情绪,使之更加认真负责地完成工作任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4]

2.3加强能力培训

从实际情况来看,乡镇公务员失去工作积极性的原因非常多,而培训不到位无疑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基层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进行能力培训,从而提升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生力军。第一,要尽可能优化培训内容。要将党的理论知识、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其所需要拥有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都纳入到培训方案当中去,确保培训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还需要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乡镇公务员的实际工作内容等确定其需要的农业农村知识、财务审计知识、督查考核技巧、党建廉政建设素养等,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公务员因自身能力不足而失去工作热情的问题。第二,要着力丰富培训方式。回顾过去的乡镇公务员培训模式可以发现,“网络授课”和“课堂授课”基本上最常用的培训方式,但是在地方经济建设任务越来越重、乡镇公务员工作内容越来越多的今天,这种需要占用大量时间且只能偏重于理论教育的培训模式已脱离实际,显然不再具有合理性,基层政府部门可利用“实践活动”“挂职锻炼”“业务能力大比武”等方法丰富培训形式,从而达到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的目标[5]

2.4合理设计工资制度

工资是人们付出劳动后应得的奖励,在工资制度不合理的情况下,劳动量与劳动所得不对等,其工作积极性必定会大打折扣,因此想要提升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要从工资制度入手,尽最大努力提升工资制度的合理性。第一,要尽快建立工资水平增长机制。根据本地区消费水平和工资中位数确定基本工资标准,使乡镇公务员的工资增长率和增长幅度能够与本地区的消费水平持平。另外,要以现代企业的工资增长标准为参考,根据国有企业同职级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确定乡镇公务员的工资水平,避免因工资过低影响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第二,规范津补贴发放制度。①要做好调研工作,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等确定合理的乡镇补贴标准,确保乡镇补贴能够成为弥补乡镇公务员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多、工作条件艰苦等问题的有力手段,还需要定期对乡镇补贴标准进行调整,使之有效提升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②要根据乡镇公务员的实际生活情况等,在报请上级财政部门批准后适当发放通勤补贴、加班补贴、伙食补贴和住房补贴等,消除乡镇公务员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够在后续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提升地方经济发展质量做出努力[6]

2.5健全晋升机制

乡镇公务员的工作内容非常繁琐,但是其晋升空间相对狭窄,晋升机会也十分有限,这使得一部分乡镇公务员失去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工作动力和热情不足,产生了努力工作也无法晋升的错误认知,其最终的工作积极性可想而知。为了解决晋升机制不合理导致的工作积极性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构建公平公开的选拔机制。乡镇公务员的工作效果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尽快建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对拥有突出工作能力、高涨工作热情的乡镇公务员进行提拔重用,为其创造更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使之在公平公开的前提下进行竞争,保证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②执行公开透明的提拔晋升程序,对干部选拔和任用流程进行公开,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确定乡镇公务员的晋升条件,并对晋升结果进行公开公示,确保整个晋升程序的合理性。③要尽快畅通问题反馈机制。在乡镇公务员通过竞争考核以后,应对本次拟提拔人员、提拔岗位等进行公示,允许和鼓励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检举,以便于及时发现乡镇公务员不能正常履职、不符合党风党纪等方面的问题,在为乡镇公务员提供晋升机会、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保证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清正廉洁和工作能力[7]

2.6调整激励方式,完善考核机制

除了上文已经提到过的一系列要点之外,想要提升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基层政府部门还需要尽快对过去的激励方式进行调整、对考核机制进行完善。第一,要保证考核方法的科学性。目前有一部分地区的乡镇政府部门建立了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考核方法不科学的问题,为了确保考核的有效性,应根据乡镇公务员的工作内容确定其应掌握的能力、应有的工作责任感等,建立主观绩效和客观绩效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方法,从而让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考核结果挂钩。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基层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的方式进行考核,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度和参考价值。第二,要坚持考核过程的公平性。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而对其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其工作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则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应始终保证考核的公平性,坚决杜绝拉帮结派和暗箱操作等行为,对乡镇公务员的“德、能、勤、绩、诚”进行细致考核。第三,要坚持考核结果的导向性,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作用,以考核结果对乡镇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进行优化,并在参考考核结果的同时对乡镇公务员的奖金、转岗、晋升进行调整,从而让真正付出了努力、总有突出工作积极性的乡镇公务员得到最优的待遇,带动其他乡镇公务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中去。

结语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它不仅是财富和经济机体的量的增加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经济发展是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今天,乡镇公务员作为基层政务工作的主要处理人,必须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策落实、群众服务等一系列工作中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乡镇公务员出现工作积极性不足的问题,不愿意投身其中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努力。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乡镇政府部门务必要加强能力培训、合理设计工资制度、健全晋升机制、调整激励方式,激发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提升地方经济建设质量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凯丽,李国波. 激励视角下的乡镇公务员薪酬机制问题研究[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4):14-17. DOI:10.3969/j.issn.1671-9565.2022.04.003.

[2] 巴桑确拉. 乡镇基层公务员人才隐性流失问题与对策研究[J]. 国际公关,2022(11):45-47.

[3] 张洁云. 提升乡镇公务员素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J]. 当代县域经济,2023(3):18-21. DOI:10.16625/j.cnki.51-1752/f.2023.03.010.

[4] 何梦. 用激励理论优化人才队伍建设[J]. 人力资源,2023(6):134-135. DOI:10.3969/j.issn.1672-1632.2023.06.058.

[5] 廖亚宁. 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J]. 办公室业务,2022(18):68-70. DOI:10.3969/j.issn.1004-647X.2022.18.026.

[6] 胡晓东. 基层"减负"与治理:根源性因素探讨[J]. 治理研究,2022(2):32-43. DOI:10.3969/j.issn.1007-9092.2022.02.005.

[7] 王兰兰. 乡镇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分析[J]. 管理学家,2022(4):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