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问题与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浅谈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问题与措施

李时梅

身份证号码513427197109182423

摘要:电力工程的质量决定着工程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因此,应严格把控电力工程的质量,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有序、合理,进而提高电力工程所具备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电力工程的建设任务和建设规模正在逐年递增,其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基于此,相关施工单位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问题与措施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决策缺乏合理性

在对电力工程进行施工管理时,施工管理人员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施工管理人员应从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决策,进而有效保证电力工程的完成质量与安全。但当前情况下,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不具备全局性思维。因此,在制定施工管理决策时不能从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多凭借其施工经验自主进行管理决策的制定。施工管理决策的脱离实际,使得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进而限制了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二)电力工程现存的施工管理体系难以在现场落实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因此,作为建筑工程之一的电力工程也随之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建设规模逐年增大。电力工程建设规模的增大使得施工管理的复杂程度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建设规模增大以后,电力工程的施工环节也随之增多。基于此,相关施工单位只有做好各个施工环节以及施工细节的施工管理,才能有效确保电力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一旦某一环节管理不当,电力工程就会出现施工安全隐患。因此,电力工程建设规模的增大,使得现存的施工管理体系难以适应当前的施工管理要求,施工管理难度比较大。

二、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培训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提高其综合素质

基于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决策的制定现状,应对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既体现在决策制定依据上,也体现在施工安全意识上。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应从培养施工管理人员正确的决策理念以及安全施工意识出发,做好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促使其在制定施工管理决策时摒弃以往主观经验为主的理念,切实从客观依据出发,制定符合电力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的施工管理决策。同时,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应具有安全施工的意识,进而在制定施工管理决策时,将施工安全摆在第一位,促进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除此以外,还应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上岗审核。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在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考核以后才能正式上岗,进而有效把控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使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用,切实保障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

(二)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规范施工流程

针对电力工程当前的施工管理现状,相关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规范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流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相关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管理时应严格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贯彻落实国家出具的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和工程质量评定标准。第二,各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应从自身的具体情况出发,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相比于国家方面出具的各类规章制度,施工单位自行建立的施工管理制度要更加灵活、更符合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实际。与此同时,相关施工单位还应不断完善、优化施工管理制度的内容,加强各施工环节、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使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流程更规范、更合理。

三、电力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现场缺乏有力的监督

电力工程的施工现场缺乏有力的监督,进而使得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隐患。有一部分的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脱离相关设计人员所设计的施工方案,进而使得电力工程施工完成后存在程度各异的质量隐患以及安全隐患。更有甚者,有一部分的施工单位会将电力工程的一些子工程外包给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建设单位,进而使得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建设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以外,有一部分的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会最大限度地压缩施工成本,在选择工程材料时遵循“价格为先,质量为后”的原则,盲目选择那些价格低廉但质量却不符合标准的工程材料,进而为电力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埋下了隐患。

(二)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存在缺漏

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电力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施工材料在电力工程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却常会出现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到电力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施工材料质量管理上的缺漏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施工材料采购人员的失误。采购人员没有做好市场调研、对供应商了解程度低,都会导致采购回来的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第二,施工材料的供应商过于集中。供应商集中会使得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且波及面较广。第三,运输工具不恰当。若选择运输工具时没有从施工材料的特性出发,运输工具就会不恰当;施工材料就会在运输过程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进而影响到施工材料的质量。

四、加强电力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制定清晰的质量控制目标,实施目标责任管理

制定清晰的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实施质量目标责任管理是控制好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基于此,相关的质量控制人员应制定好电力工程各个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并明确该质量目标的责任人,确立质量目标责任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制定并推行符合施工实际的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人员应从质量控制相关的政策以及法规出发,在电力工程施工单位的内部推行与质量控制相关的措施,进而对电力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把关。如设立专门的施工现场监理人,充分发挥监理人的监督作用。相关施工单位应赋予监理人员较大的监督权力,进而使得监理人在监督施工现场时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第二,相关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控制制度。重视质量控制在电力工程中的关键作用,不断完善和优化质量控制制度,用制度约束施工人员,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而使电力工程的施工始终处于规范、标准的秩序中,确保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第三,相关的施工单位应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如在施工过程中设立劳动立功竞赛、完善施工质量的检查和考核流程、强化奖罚机制。施工质量高的施工人员可获得相应的薪资奖励,施工质量低的施工人员则要接受相应的扣罚。

(二)做好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是电力工程中涉及施工环节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基于此,必须补齐在施工材料质量管理上的漏洞,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采购人员加大市场调研力度。采购人员在采购施工材料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比对各个施工材料供应商的商业信誉,从根源上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除此以外,采购人员还要反复询问施工材料的价格,进而选择价廉质优的施工材料。第二,要增加材料供应商的数量。采购人员要从不同的供应商里购买不同种类的施工材料,以免供应商太过集中,增加质量风险。第三,选择恰当的运输工具。选择运输工具时,要从施工材料的特性出发,选择最为恰当的运输工具,减少施工材料的损耗,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昊.浅谈电力工程安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22,(11):256-258.

[2]张延东.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新型工业化,2021,11(12):161-16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