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工程审计模式转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大数据背景下工程审计模式转型分析

江柯

身份证:510106199012250029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社会各界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审计领域也是必然的。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工程审计模式还必须从传统的投资审计转向现代投资审计,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审计业务和被审计企业的运营中,探索构建具有全球视野和高实用性的审计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工程审计转型分析

引言

当前,我国的基础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发展速度较为迅速,但是不可避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如何将审计关口前移,采取事前、事中控制,积极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意义不言而喻。

1工程审计的特点

整体而言,工程审计表现出以下特点:专业性。工程审计工作既需要拥有专业的财务审计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工程理论和实践知识,熟悉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掌握工程物资的使用量、其造价如何计算、市场价格如何变化等,同时还要了解可能存在的舞弊操作空间,并关注招投标、合同审计等重点风险点。强制性。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工程案件被爆出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等,国家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工程审计作为一种特殊的监督工具在工程建设当中得到广泛应用,严格做好工程审计监督工作,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工程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由此可见其强制性较强。周期长。一般情况下,较大的建设工程并非一蹴而就,审计监督必须贯穿其始末,往往稍不留神就会出现漏洞,一旦出现漏洞往往会引发巨大损失。因此,工程建设在决策、立项、设计、施工、竣工与结算等全过程都必须开展审计监督,其环节众多且复杂,需要的周期比较长。

2当前阶段我国建设工程审计现状

2.1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

当前,我国从事工程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审计人员作为整个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中的核心,对于整个工程的造价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在当下,我国从事工程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一些工作人员没有非常好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知识,工程审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对建设项目的分部划分、费用组成、建设程序、建设财务、施工现场、工程造价等所有科目都要有所了解,而部分审计人员对于工程审计工作也没有一个非常积极的认知,不能够对于审计过程中的一些专业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最终导致造价出现偏差;另一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一些审计的工作人员没有足够强大责任意识和综合道德素养,大部分审计人员无证上岗,真正有证人员不从事审计工作,仅仅领取挂靠费,部分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存在吃完甲方吃乙方的现象。

2.2审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当中也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一般情况下,送审单位会严格把关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结算,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往往会相信送审工作人员及送审机构的认证,而忽视现场实际测量与调查取证等,进而引发审计风险。另外,审计工作人员大都与基建、后勤、维修等工作人员相处时间比较长,综合考虑人际关系、人情等,往往会在审计时进行让步,进而导致审计风险大大增加。另外,审计外包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般情况下,学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比较少,大都采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外聘专业人员等方式以充实审计工作队伍,因此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部分工作人员会由于专业技能不强、综合素质不佳等无法胜任此项工作。

2.3事后审计弊端

我国建设工程的审计大部分仍为事后审计,事后进行审计存在着非常大的弊端。一是资料搜集难,信息碎片化严重。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审计监督涉及部门较多、手续繁琐、资料复杂。不同部门掌握的资料彼此孤立,难以在信息上及时互联互通,目前依靠人工整合汇总,资料搜集面广、量大、难度高。同时,项目资料形式多样,有纸面文字、电子表格、影像资料等,各类资料呈现碎片化特点,难以高效整合归集,无法系统化检索相关信息。二是审计溯源难,信息实时性不足。现行工程审计工作大部分项目在工程竣工后进行,许多类似隐蔽工程、土方、患工处理等建设期的情况难以准确核实;有的过程决策已经发生,事后监督审核无法溯源材料真实性;特别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制止、质量隐患问题无法及时得到排除,最终只能扣减造价的方式予以体现。

3大数据背景下的工程审计转型展望

3.1科学处理数据,合理规避审计风险

行业审计的特点决定了这项工作风险的不可避免性,为了控制风险,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选择正确的方法来避免大数据技术带来诸多好处,但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员工的远见和谦虚,客观地面对问题,调整个人心理,按照科学严格的工作方法,找出可疑的问题, 应密切关注的问题包括:如何确保源渠道和内部结构的真正效率、不断专注于行业变革、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以及不断提高公司的工作水平;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需要进行更彻底的审查,并发现其与标准值有很大差异;及时发现风险因素;解决资源风险;防止对项目整体质量的影响;以及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3.2从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投资审计转变

增强工程审计的科技支撑,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效果。“科技强审”是审计界共同的发展方向,现有的关于智能审计的研究都认为,计算机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对于审计方法和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大数据技术在其中的应用研究集中在智能审计平台构建上,期望在指明审计重点、分析数据、提供证据上发挥作用。要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围绕工程审计的重点内容做好数据规划,审时度势,积极运用智能化技术,推广智能化审计。智能审计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减轻审计人员处理纷繁数据的压力,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更有价值的工作上,可以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3.3创新审计技术,提升审计技能

云审计是新一代的审计技术,代表it改善的重要方面,更优异的稽核功能,以及更精确的云端运算结果,可为网际网路提供更优异的实际价值,并提供优异的效率及舒适度,大幅提升资源共用的准确性及效率,并可利用云端运算技术快速调整营运成本,让内部管理系统具备完整功能。 此外,云技术可降低员工的工作人力,并降低人工作业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同时满足各种内容的稽核需求,降低营运成本,并有效运用云端运算资源,提供远端资料操控功能,这是一种不影响稽核结果公平性的跨国稽核工作方式,也是提升生产力的最佳方式。

3.4强化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其综合素质

首先,应当积极引进审计专业相关的优秀毕业生,并定期组织新老审计工作人员参加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以提升其综合素质。其次,还要配备专门的办公设施设备,提供充沛的办公经费,以确保高效开展审计工作。另外,一个专业的审计工作人员既要具备工程建设基础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进而与当前审计工作的信息化需求相适应。

结束语

在建设项目内部管理中,审计水平直接影响企业利润,随着科技进步,审计整合和大数据技术是我国审计技术优化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更有意义的参考依据,是整个项目质量、现场安全和建设进度的基础,有利于提高我国审计水平和控制项目成本。

参考文献

[1]孙忠莲.大数据背景下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8):269-270.

[2]张楚.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工程审计模式创新品牌探究[J].品牌研究,2020(3):15-16.

[3]卿文洁,卿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思考[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9,35(1):102-110.

[4]刘星,牛艳芳,唐志豪.关于推进大数据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J].审计研究,2016(5):3-7.

[5]马军.大数据时代下工程审计模式的创新探讨[J].科技风,2018(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