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运用分析

刘强

371423199501141031

摘要:近几年,我国持续推动土地权属调查工作,对土地权属调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土地测绘是土地权属调查的重要环节,提高土地测绘精确度是土地权属调查质量的保障。将GPS测量技术应用于土地测绘工作,对于土地测绘效率、准确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分析GPS测量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运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测绘技术土地开发整理分析

引言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发展中存在两大问题:土地面积测绘技术不够完善以及土地信息管理模式存在缺陷,以上两个问题均对我国土地规划、生产管理、林地验收等领域的发屐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土地面积测绘技术,测绘结果的精度较低,无法为土地规划与发展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导致土地资源利用不够合理。土地信息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在土地面积信息量较大的情况下,管理模式的效率较低,且信息的准确率较低。

1土地开发强度的概念内涵

学界对土地开发强度概念并未真正的统一,一般是基于相关研究成果间接对其理解,或是借助其评价指标的运用理解。由于研究的侧重点存在差异,不同学者对土地开发强度的理解与概念界定也各不相同。城市规划研究早期是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时期,有学者从经济角度分析,认为土地是一种商品,一种成本要素,开发强度是对单位土地的投入资金与建筑物面积的合集。还有学者认为在城市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级差地租对土地开发强度的影响,区位好、地价贵、设施全就应增大地块开发强度以获取好的经济效益,或是认为应利用地块的属性特征规划土地开发强度,以此来调节地价水平;这大多是字面表述地块开发程度,并无过多的概念界定或内涵延伸,且探索范围也限定于城市市区土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认识到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及掌握土地开发强度概念内涵的重要性,土地开发强度的探索范围逐渐由城区到地方全域。周炳中等在阐述人类与土地关系的基础上,将“开发强度”定义为衡量开发活动的频率、速率、规模大小、资源变化程度及其反馈效应状况的尺度,并认为其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土地开发强度是用建筑面积、人口数量、就业规模、经济产值和物化投入等单项或多项复合指标表达的一定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及其累积承载密度的综合反映。认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反映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和人类活动的频繁程度。更多学者并未对土地开发强度作出内涵阐述,而是借评价指标呈现它。在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开发强度界定为一个区域建设空间占该区域总面积的比例,同样是借指标表达它。土地开发强度的概念内涵是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的:①土地开发强度是一定区域在一定时期及资源禀赋的条件下土地利用现状的综合表达,反映此区域与开发活动相互影响的累积效果;②土地开发强度具有实用性,其作用是为一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管控提供参考依据;③土地开发强度可以由一个或一项复合指标表达,其量度指标多元。

2 GPS测量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优势

在土地测绘中应用GPS测量技术,可以确保土地测绘精度达到厘米级,弥补常规测量法的缺陷,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测绘要求。同时采用GPS测量技术,可在整个区域范围内构建差分基准站系统,结合区域自然地形以及范围内国家四等点,进行坐标转换、严密平差。进而将基准GPS测量仪器架设到基准站,经流动站开展实地数据采集与坐标点放样,弥补土地测绘控制点薄弱缺陷。

3土地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运用

3.1 RS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与开发中的应用

在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推动下,土地测绘工作也随之得到了数字化的发展。数字化以及信息化的土地测绘技术使得当前的土地整理与开发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摄影测绘与RS技术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的缩小。其中摄影测绘技术可以帮助测绘人员对有关测绘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其可以从遥感图像中对土地测绘信息进行提取,并对所提取出的地理信息进行处理。RS测绘信息一般可以分为属性信息、图像信息以及地形信息。借助航空影像可以生成高程模型,测绘人员借助RS测绘技术将其影像中的土地构造信息进行提取,以此来为当前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详实的高程影像信息,切实促进当前土地整理及开发工作的完善与发展。

3.2 GIS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与开发中的应用

第一,在整体测绘工作中,测绘人员对不同的测绘点所使用的精度控制方法是不相同的,测绘人员要切实提升土地测绘的精准度并对土地的权属特征进行详实的分析,便需要在实际的测绘中对GIS测绘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以此来提升测绘网点的测绘精准度。同时,测绘人员需要在GIS测绘系统的帮助下构建地籍测绘网点,并将其在三维坐标差进行体现。虽然这种测绘方式所参考的网形与其余的参考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若是其坐标误差相对小,测绘人员可以对其误差忽略不计。但是其坐标差增大,测绘人员便需要对其初始数据进行精准把握。GIS测绘技术可以对其测绘量网进行全面的优化,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土地测绘数据的精准性以及客观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土地整理与开发工作带来更为精准的测量数据,使得土地整理与开发工作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为切实保证GIS测绘数据的精准性,技术人员可以使用GIS空间数据质量评估法来对其测绘数据进行评估。以空间数据质量评估法中的缺陷扣分法为例,对GIS测绘数据进行权重分析。缺陷扣分法可以将空间数据质量进行分类,分为严重缺陷、重度缺陷以及轻度缺陷。其中严重缺陷是指GIS测绘技术所获取的数据信息无法与实际的产品信息进行匹配。重度缺陷是指GIS测绘技术所获取的数据信息中的一些关键信息,无法与实际产品信息相匹配。

3.3基于GPS采集土地数据

基于GPS遥感技术,采集被测绘土地的相关数据。采集工作人员利用土地面积测绘仪器,沿着被测绘土地的水平边界行走一周,仪器自动获取测绘土地边界各个点的定位信息。土地边界信息采集结束后,将土地面积测绘仪器安装在农业机械设备上,测绘仪器内的GPS模块自动运行,随着机械设备的运行,自动采集设备运行轨迹的土地面积数据。测绘仪器采集到数据后,将数据信息实时发送到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储存,为后续的土地面积信息管理提供依据。提取采集数据的定位信息,转换后输入到地心直角坐标系中,进行数据的平滑处理,减少测绘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偏差,得出土地面积测绘的轨迹数据与位置信息。

结束语

GPS测量技术因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操作效率高的优良特点在土地测绘中呈现出极大的优势。因此,测绘人员应根据GPS测量特点,选择适宜的基站,科学设置流动站。在外业数据获得后,规范处理数据,最终获得精确度较高的地籍图,为土地权属调查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充足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利.现代测绘技术在农村土地确权中的运用[J].乡村科技,2021,12(20):123-126.

[2]潘莉.小型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140-142.

[3]张发平.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21,7(11):61-62.

[4]黄尔双.乡镇农村土地确权工作中运用现代化土地测绘技术的思考[J].山西农经,2021(07):179-180.

[5]陈思航.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与建设,2021,35(02):32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