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朱晓蕾 王芳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奎屯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研究人员选择我院在岗的护理人员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60名作为总人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30名为两组平均人数,对于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而言,传统管理及护士分层级管理为两组护理人员需要接受的管理方式,观察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各评分指标均明显较优,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作用。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护理管理质量作用

    作为医疗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护理对于疾病的康复起到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1]。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们的护理需求,需要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为有效的实现该目标,需要对护理人员予以良好的管理。对于过去采取的传统管理模式而言,未能够获得理想的提升效果[2]。当前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受到诸多管理人员的青睐与重视,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后,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从而能够更好的对患者提供护理服务[3]。本研究将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作用予以以下的分析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选择我院在岗的护理人员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60名作为总人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30名为两组平均人数,且所有入选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在确定两组的平均年龄时,将(34.2±0.3)岁、(34.5±1.3)岁作为规定平均值。纳入标准:所有护理人员均存在正常的听力与表达能力。排除标准:存在认知功能异常情况及中途退出人员。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管理,按照院内现有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包括规范护理操作,进行弹性的排班制度。

试验组接受护士分层级管理:(1)建立分层级管理的框架。选择1名主任护师与5名副主任护师,使其担任培训导师的角色,通过对实际工作要求的全面了解,结合护理人员的不同年资,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与考核方式;除此之外,导师还需要分层考察护理人员的实际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按照考察结果结合护理人员的日常表现,对其实施层级选拔;(2)对岗位进行合理设置,明确各自职责。首先,依据护理人员的实际能力进行如下的分级:护士长、护士组长、高级护理人员、初级护理人员;其次,依据上述分级情况将所有护理人员安排至具体的岗位中,需要使所有护理人员均能够明确自身职责,并且能够使其坚定的履行职责,建立完善的“权”“责”“利”统一的制度,不仅需要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还需要加强各级护理人员之间的合作;(3)做好分层管理。护士长需要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不仅需要向下传达上级要求,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进展安排,定期进行护理会诊,明确工作现状,为护理人员提供帮助,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对于高级护理人员而言,需要辅助护士组长,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而初级护理人员则主要对护理计划中的各项措施进行落实;(4)对排班制度进行改进:通过对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护理人员的数量较少,使得护理人员每日需要面临较大的工作强度,承担繁重工作量,因而极易导致护理人员处于疲劳状态,从而对护理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对此管理人员需要对现有的排班制度进行改进,采取“三班倒”制度,以确保护理人员能够获得充足的休息,进而能够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1.3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导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分别使用t与x2方式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试验组各评分指标均明显较优,P<0.05,见表1。

表 1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护理文件

健康教育

优质护理

病室护理

基础护理

对照组(n=30)

87.13±3.21

85.09±2.54

90.23±1.32

83.07±2.81

86.21±3.15

试验组(n=30)

95.63±3.31

96.53±2.21

96.85±2.24

96.31±1.85

96.81±1.62

t

10.097

18.611

13.946

21.555

16.39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作为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良好的护理管理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有效的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与安排,始终将护理质量最优化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原则

[4]。对于过去所运用的常规管理模式而言,因其管理效用较低,从而无法获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当前诸多医院均纷纷开始运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该种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运用该种模式,能够使医院内所有护理人员均获得有效的安排与利用,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显著提升,避免发生人力资源浪费的不良情况[5]。在该种管理模式中,导师能够对护理人员进行完善的考核,之后通过构建完善的框架,针对护理人员的层级,为其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岗位,使其明确自身的职责,使原有的常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该种管理模式能够按照护理人员的实际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文化程度高低、年资的高低分配工作,不仅能够使其对自身的职责完全明确,同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防止出现人力资源浪费的不良情况,使得有限的护理资源获得了充分利用[6];除此之外,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考核与培训,可在较大程度上对护理人员的缺陷与不足进行弥补,并将绩效与奖金挂钩,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激发,进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其工作主动性,为患者提供更佳的护理服务。而改进排班制度,则能够确保对人力资源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防止护理人员过度疲劳工作的不良情况,从而能够使其保持更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出现护理差错,加强对患者的保护。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知,采取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试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高,提示该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效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作用,被视为首选的护理模式,但依然需要对方案内容进行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3):206-207.

[2]郭文靖,姚栋,李冬利等.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实际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7):132+134.

[3]高波.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3):76-77. 

[4]吴红红,胡敏华,周志金.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5):187-189.

[5]钱华芬.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2):71-73.

[6]林海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6-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