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二次污染与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二次污染与防治

1.宋燕 2.王介然

2.   山东标谱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253000

摘 要:本文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时,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并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确定了修复方案后,在选用修复药剂时,要仔细斟酌,坚持对环境进行保护,避免二次污染,并做好修复现场的施工和监督,尽量避免二次污。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二次污染;防治措施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都会产生某些污染物,它们会对水质造成影响,对土壤造成破坏。虽然土壤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如果超过了自身的净化能力,那么土壤的肥力就会受到影响。在土壤里生长的农作物也会生长缓慢,甚至导致种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植物受到污染。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另外,重金属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江河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

1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概述

1.1 生物修复技术

所谓的生物修复技术,就是利用相关技术,对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收,由动植物进行分解,从而实现对土壤的修复。修复后的土壤可以再循环使用,而被吸收的重金属也可以再循环使用。

(1)植物修复。植物修复土壤法是指通过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来修复受污染的土地。在受污染的土壤中种植植物,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重金属。利用植物吸收和消化的作用,妥善地消化和处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对修复土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利用植物的吸收和消化作用,可以降低土壤中有毒物质的毒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从而保障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微生物修复。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能在一定程度上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进行土壤污染治理,能有效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能改善土壤的总体性质。

(3)菌根修复。成熟的菌根非常的复杂,不同种类的菌类能够很好的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1.2 淋洗法

重金属形成可溶和游离的状态,进行浸出。在此基础上,对洗脱液中的重金属进行收集,从而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

化学淋洗法是利用重力或外界的压力,将化学溶剂添加到受污染的土壤中。它能有效地溶解重金属,并使其从固化转化成液化状态。然后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提取,再处理溶液中的重金属。在使用化学淋洗法进行土壤修复时,可以采用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原位化学淋洗修复的整个过程,必须在受污染的地方进行,其中包括加入清洗液、土壤渗滤液收集、渗滤液处理。

1.3 物理修复

(1)客土、换土和翻土

客土法是将一定量洁净的土壤融入污染土壤中,将其与受污染的土壤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毒性,并能有效地减少受污染土壤对人体的危害。客土法是一种有效的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当土壤得到有效的修复后,可以进行再利用,而且修复后土壤的有害性也会降低。

换土法是将被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置换,改用洁净的土壤来替代。该技术仅适合于某些面积较小的受污染区域,并可迅速解决问题,避免污染范围的扩散。该工艺要求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适当的处理,避免二次污染。

翻土法是将土壤深层翻转,将土壤表层中的重金属污染物通过置换分散到深层土壤中,从而达到降低土壤污染的目的。客土法无法完全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而翻土法则会使土壤中的重金属残留。因此,这两种方法仅适合于某些的重金属污染移动性较小的区域。

(2)电动修复

电动修复技术是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研究的一种现场修复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较快。适合于对低渗黏土及淤泥进行修复,对污染物的流向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在电动修复过程中,通过自然传导土壤的电流产生的电场梯度,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以及电渗电极,并将其聚焦到电极部位。通过对土壤中的铅、铬等重金属离子的脱除率达到了90%,且无需对土体进行搅拌、改造,恢复周期短,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2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二次污染防治技术手段分析

2.1 水污染防治技术手段分析

在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要科学、合理地选用修复剂。在进行土壤修复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固化剂,以减少重金属的移动性能,减少毒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现场分析,提出了目前治理二次污染的基本原则:1)在相同的修复等级下,选用可持续使用的固化剂。2)在选用和使用固化剂时,应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不能对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3)在处理重金属离子时,应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4)在使用固化剂时,要严格控制用量,使用硫化物时,以 pH为主要指标,避免过量使用,对土壤水分造成二次污染。

在雨季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时,应采取地面防渗措施,对取样的土壤、筛分过程中的半成品、添加药剂后的混合物等进行防渗处理。在土体周围进行排水处理,把污水排放到专用的管道中,对地面的水采用专用的排水管,把雨水排放到城市的管网中。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雨水混在一起,对城市供水系统产生污染。对已有重金属污染的地基,应建立合理的排水体系,使其达到合理、规范的要求。在重金属污染的区域,应设置一套沉降、过滤设施,污水经处理合格后,才能进入城市污水管网,或在道路、土堆喷洒,以减少扬尘。

2.2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手段分析

通过现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的调研和分析,可将其技术控制方法划分为四类:1)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作业区域,应加强开挖施工的管理。并在运输期间进行喷洒、降尘等措施,及时将垃圾车和车辆中的渣土全部覆盖。在卸货后,要在专门的洗车区进行车辆的清洁,并及时清理被污染的泥土,以避免其扩散到空气中。2)在开挖具有高挥发性、受污染的土壤时,应选用适当的开挖方法。尽可能选择适当的装载机,采取小方量开挖方式,最大限度地控制开挖深度,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在开挖现场周围,应配备足够的喷洒设备,以避免易燃物质的扩散。3)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区域,应安装大量的式 VOC检测器和汽车尾气检测装置,并在适当的时机对周围车辆排放的废气进行监测。一旦发现 VOC含量超标,应立即进行处置,并对其进行后续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在汽车排放测试中,必须对排放物的监测浓度进行严格的监控,一旦发现超标,应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置。4)建筑机械和运输车应采用国家规定的燃油,并配备废气净化装置,并定期进行废气排放测试。

2.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在重金属土壤污染领域,当发现有建筑垃圾时,应对其表面的金属离子进行清除,使其符合城市管理的要求。2)对废弃活性炭、处理水污染的残渣、处理后的残渣,要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处理,不可随意丢弃,以免产生二次污染。3)对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废物进行分类,并及时向环境保护单位进行处置。4)对植物根、茎、叶等进行焚烧、堆肥和压缩填埋处理,防止植物的组织回到土壤中。

2.4 噪声污染防治

针对修复期间的噪音问题,应从三个方面着手:1)选用适当的低噪音设备,选用适当的机械设备降噪措施,定期维护机器设备。2)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场地进行合理的布置,防止多台机器同时工作,引起场地噪声共振。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不能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

3.结束语

总之,要想使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使之得到更好的保护,就必须对其产生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管制,以确保土壤的安全性,有效地解决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应重视控制措施的科学化,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保证控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袁博.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二次污染与防治[J].科技风,2019(08):132-133.

[2] 曹兴涛,谷广锋,王新,刘涛.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二次污染与防治[J].应用化工,2019,48(02):49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