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施工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探讨水利施工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

伍仕祥

金湖县水务局   江苏淮安   211600

摘要:本文探讨了水利施工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水利施工可以通过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加固河岸湖边,防止水土流失等一系列措施,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同时,水利施工和生态修复技术的结合也有许多应用场景,如湖泊、水库、河流等。要实现有效应用,需要充分了解水利施工的技术特点和作业要点,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建立一体化工程管理体系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关键词:水利施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运用方法

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利施工已成为建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水利施工不仅可以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提高水域水质,还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泥沙淤积等。因此,水利施工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本文将探讨水利施工对生态修复技术的作用和应用,以及如何实现有效运用。

一、水利施工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具体概述

水利施工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一)水利施工对生态修复的作用

水利施工可以通过改善河道、湖泊和水库等水域的生态环境,减少水域中杂草、有害水生生物等,提高水域水质,同时,加固河岸、湖边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泥沙淤积。这些措施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作为生态修复技术的一部分,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二)水利施工在生态修复技术中的应用

实践证明,水利施工技术可以与生态修复技术完美结合,共同促进环境保护。在针对不同的生态修复对象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水利施工措施。比如,在湖泊和水库的生态修复中,可以尝试对原有的水库、湖泊进行改造,减小水库、湖泊的面积,但同时也要考虑保护生态系统。

对于河流的生态修复,可以实施生态岸线建设、清淤、绿化等,确保空气品质和水质的提高。在实施这些工程中,必须要从多方面考虑,合理地设计施工方案,保证生态修复的效果。

(三)如何实现有效应用

要实现水利施工对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充分了解水利施工的技术特点和作业要点,了解不同水域的生态环境特点,及时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在制定水利施工方案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生态环境评估,包括水域的水文水资源特征、河道形态和地形特征、水域植被分布、岸线类型和土壤质地等。这可以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施工区域的生态情况,有针对性地拟定施工方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损害。在了解生态环境特点的基础上,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案。

2.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探索新型技术与水利施工的组合应用方式。

3.建立一体化工程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质量控制,组织开展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实现施工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水利施工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不仅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还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因此,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生态修复技术与水利施工技术的结合和应用,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优势及技术操作原则

(一)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优势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旨在重建损坏的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对于传统的土壤保持技术,生态修复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系统性优势

生态修复技术采用系统性的修复方法,在改善生态系统的同时,还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修复效果。生态修复技术可以整合植物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壤学、地形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采取多种综合性措施,对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修复,使其得到完全恢复。

2.灵活性优势

生态修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实施。其灵活性优势体现在灵活选用生态修复技术的类型、范围、强度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这种灵活性保证了生态修复技术的不同环境下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以实现更好的修复效果。

3.可持续性优势

生态修复技术通过重建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相对于传统的土壤保持技术,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更好地保障人类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4.经济效益优势

生态修复技术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拓展绿色经济的发展空间,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扩大,增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它能够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得生态修复技术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优势。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是一种具有应用优势的修复方式,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重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发挥其优势和潜力,积极推广生态修复技术,以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技术操作原则

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操作时,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和要点:

1.恢复原状态原则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目标是恢复已经遭受过人为或自然破坏的生态系统,使其重回健康稳定的状态,因此操作时需要尽可能地考虑如何恢复原状态。需要科学评价受损程度,确定修复目标和方案,并采取科学的修复方法和措施,以实现修复效果的最大化。

2.自然化原则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协调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自然过程,来实现生态系统修复的最佳效果。操作时要尊重自然原则,建立生态系统内部稳定的平衡点,采用不干扰或最小干扰的方式进行生态系统修复,营造自然生态环境。需要优先考虑生态复原的生态过程及作用,并在生态环境恢复的过程中引入和利用自然工具。

3.微地形化原则

在进行生态修复还需要遵循微地形化原则,即采用微地形化工程手段,通过形成以微型恢复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复杂地形结构,达到拓展景观透视度、促进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提高水土保持能力等效果,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微地形的自然保护功能和水土保持效果。

4.综合性原则

生态修复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需要在具体实践中采用综合性方法和措施,来达到修复的效果。应该用多种不同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包括植物、土壤、水、岩石和灰泥等,来进行综合性的修复工作。不仅要注重单项措施的效果,还需要考虑多项措施的综合作用,以达到整体修复效果的最大化。

5.可持续性原则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必须遵循可持续性原则,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可持续性目标。在设计修复方案时,需要采用经济公益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技术手段,以实现可持续性目标。修复结束后,还需要通过长效管理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操作需要遵循多方面的原则和要点,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具体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和修复目标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操作原则和方法。

三、总结

水利施工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运用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有效的生态修复能够减缓环境恶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因此水利施工和生态修复技术的结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未来,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需要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创新发展模式,以更好地发挥水利施工的作用,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闫斌周.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有效运用研究——以某河流综合整治工程为例[J].水能经济,2016(3):154.

[2]张飞.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36(16):83.

[3]韩学莲,袁会.生态修复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探究[J].大科技,2017(32).